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鞅法律思想的刑罚目的是以威慑儆戒为主的一般预防论,即靠对犯罪人实施重刑,来威慑儆戒其他人使其不敢犯罪,达到预防社会犯罪的目的.商鞅的刑罚目的理论,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以重刑、必得、明法为基本内容,这一刑罚理论虽然曾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上,关于人是否存在意志自由的问题,历来有三种没的观点,绝对意志自由论、行为决定论、马克思的相对意志自由论。这三种观点对预防犯罪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绝对意志自由为基础,在预防犯罪上产生了刑罚预防论;以行为决定论为基础,产生了社会预防论;以马克思主义相对意志自由论为基础,产生了刑罚预防与社会预防结合论。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预防犯罪模式存在弊端的同时,提出了变“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为“以社会预防为  相似文献   

4.
商鞅,是战国时代秦国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所主持推行的变法改革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过去凡是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对商鞅及其变法大都并不陌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涉及商鞅其人其事的论文不胜枚举,有关的传记著述也不在少数。那么,在一本新近出版的商鞅评传中,如何超越过去而不抄“冷饭”,怎样独辟蹊径,写出新意,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最近,笔者读到了一本《商鞅:权霸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版),发现该书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这部评传的作者丁毅华教授,是国内研究秦史的知名学者。他专攻秦代政治改革史有年,对商鞅这一历史人物及其相关问题钻研尤多。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成功写作提供了保障。 限于篇幅,这里姑且不对该书进行全面的评介,仅着重谈一下它不同于以前类似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推行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既为秦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典型地体现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于《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这一课题,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据此,本课教学应讲清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人催生了商鞅变法?怎样的措施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6.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它不但对秦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因而,商鞅变法理所当然地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被列为研究的重大课题,尤其对于商鞅变法的性质和作用的探讨,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对于商鞅变法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史学界研究尚少,发表的专题文章不多。因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管见,不当之处,务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我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作法如下:一、以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记忆表象.1.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如讲《商鞅变法》这一课,我就重点地给学生描绘变法以前的落后情况,叙述悬木赏金和处罚太子师傅这两个故事,突出商鞅赏罚分明的个性特点,这样就引起学生对商鞅的崇敬、钦佩之情,从而加深了对商鞅变法的重要作用和变法内容的了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文内  相似文献   

8.
商鞅的法律思想是其变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突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迎合了秦国统治者富国强兵的愿望,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冲破奴隶制羁绊的政治要求,尤其是他的“重罚”思想,对当时推行新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其区别于其他法家学派的特色。文章探讨了商鞅法律思想的内涵、历史根源及其对我们现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商鞅"二字似乎已成为古代中国法治的象征了。但准确说来,商鞅的"法治"思想只是一种"治法",它与现代的法治理念不可同日而语。本文认为,商鞅的"治法"理论是专为君主精心设计的,把法作为治力、治官、治民的工具而已。商鞅的理论适应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需要,使秦由弱变强,为大一统奠定的基础;但他又把此方法推向了极端,为秦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朱子讲到“商鞅变法“,对于《通鉴》未载商鞅见秦孝公时的那一段精彩对话,很不以为然。朱子说:“司马温公的个性过于朴直,不能了解像商鞅这种人,也就不相信这段谈话的真实性。删去了,很可惜。”接着,对于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解释,朱子是这样讲的:  相似文献   

11.
商鞅学派的犯罪学说是那个时代最为成熟的犯罪学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鉴于时代与阶级的双重局限,这一学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其中的法察民情、观俗立法、违法必纠、刑无等级等刑罚原则,都是十分先进的犯罪学思想。特别是对封建监察制度体制性弊端的批判,更具进步意义,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案例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文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学生一:商鞅是成功的。因为一个人的是否成功,要看他在历史上的作为,而不是他最后的结局。商鞅最后遭遇“车裂”而死,但他的新法却得到继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关于预防犯罪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预防犯罪的主要手段。在中国古代,儒家和法家分别提出了利用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来预防犯罪的主张,随后,各朝代的统治更多地是将二结合起来。对中国古代预防犯罪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无疑对治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久辉 《学子》2013,(10):97
在讲授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时,一位学生针对教材对商鞅的介绍"商鞅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提问":中国古代,宗法制盛行,姓名中的姓往往是归宗认祖的重要标识,为什么商鞅的名字鞅没有改,而姓却改了呢?而且出现多个姓呢?"其实商鞅姓名中的商,公孙,卫是商鞅的氏,并不是商鞅的姓"姬"。说明学生对  相似文献   

15.
图说改革史     
请思考: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积极作用? (2)图3是秦国廷议变法与商鞅舌战图,简述其历史影响。 (3)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但商鞅却遭到了车裂以殉的下场,分析其原因。概述“商鞅已死,秦法未亡”的原因。从这一历史事件你能得出什么以沃?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上 ,关于人是否存在意志自由的问题 ,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绝对意志自由论、行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意志自由论。这三种观点对预防犯罪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绝对意志自由为基础 ,在预防犯罪上产生了刑罚预防论 (包括重刑预防和一般预防 ) ;以行为决定论为基础 ,产生了社会预防论 ;以马克思主义相对意志自由论为基础 ,产生了刑罚预防与社会预防结合论。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预防犯罪模式存在弊端的同时 ,提出了变“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为“以社会预防为主 ,刑罚预防为辅”的科学的预防犯罪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重预防犯罪的法律观是儒家思想的闪光点,在先秦诸子之中,可谓独树一帜。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从多方面对犯罪原因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富民、教化、以刑辅德、宽猛相济的预防犯罪对策。其中不乏明显的缺陷,但先秦儒家能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教育甚至于执政的责任等层面考察并谋求建立一种预防犯罪的机制,这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8.
商鞅自古驱民①在信诚,一语为重百金轻②。今人③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注释】①驱民——驱使、治理人民。②这两句有个典故:商鞅相秦孝公,准备变法,怕老百姓不相信,便在国都南门树立一根大木头,声明谁能把它搬到北门,给十金。开始大家感到奇怪,疑惑,不敢搬。于是又声明:能搬者,给五十金。这时有个人把它搬到了北门,商鞅马上给了五十金。由是大家都相信商鞅的话,相信他的变法。③今人——指大地主顽固派和道学家。【说明】宋代的大地主顽固派和道学家为了否定王安石变法,大肆鼓吹孔孟的“德  相似文献   

19.
道不拾遗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受封商地15邑,故称商鞅。为进行国家的改革,秦孝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任他为宰相。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变法令下达后,商鞅将一根3丈长的木头放在国都的南门,贴出告示说:有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赐10两黄金。但人们都以为是骗人的,无人响应。商鞅又将赏金增至50两黄金,  相似文献   

20.
商鞅刚出道的时候,在魏相公叔痤手下打杂。公叔痤了解商鞅的才干,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却一直没逮着机会。后来公叔痤病得快死了,趁魏惠王来探病的机会,赶紧推荐商鞅接替自己的职位。商鞅那时还是个毛头小伙,也没多少名气,所以魏惠王显得很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