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晶晶 《新闻世界》2011,(6):270-271
媒介素养的发展与媒介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着重从媒介史的角度,追溯媒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混合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此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变化和前景进行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2.
崔丹 《新闻知识》2007,(9):70-71
曾经沸沸扬扬的杨丽娟事件告一段落了,媒体在赚取了大量的注意力经济之后,终于停止了对此事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般的追踪报道。事件结束后,人们在反思之时,无不把指责的矛头指向了媒体——缺乏职业道德,疯狂炒作,滥用话语权等等。在这场新闻闹剧中,媒体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媒介素养的特点和英国小学媒介素养的特色,比较中英小学生媒介素养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对于我国小学生媒介素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华南虎”事件与媒介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主要在于媒介——政府——社会公众之间一种和谐共栖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稳定,而且对于政府公信力、权威性的树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政府很好地引导控制社会舆论。“华南虎”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舆论多元化表达的典型案例,映照出政府利用媒介化解矛盾、显示政府执政能力的水平,从传播学角度总结其教训,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良性媒介生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3月某报一篇题为《不见刘德华今生不嫁人》的报道始,“疯狂粉丝”杨丽娟和她的家庭跃人大众的视野。2007年3月26日,杨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遗书要求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这一事件再度把这个家庭推到媒体的聚光镜前,引起万众瞩目。从3月26日到4月5日,杨丽娟成了各级、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各种内幕不断爆出,一些明显的借题炒作者也纷纷亮相,相关新闻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充斥着报刊版面、电视屏幕和网页。一干媒体硬是把杨丽娟当做“新闻富矿”穷追不舍,某网站更以每日400元的价格买断了相关新闻的独家报道权。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现实社会非理性舆论构筑了新的传媒环境,谣言和非理性的舆论逐渐形成了媒介审判。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网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对某些网络事件所起的作用和网民的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对外宣布,2006年立项的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在环评完成后动工开建,番禺市民遂表示强烈反对,通过各种签名行动、宣传单、口罩秀等,联系当地及外地新闻媒体,对相关部门进行了为期近3个月的干涉,最后达成了该项目的选址再议、建设日程延迟的结果。此次事件是一次政府与市民之间顺利对话的成功案例,体现了高度的公民媒介素养,改变着决策部门隔绝公众单方面决策的政治习惯。  相似文献   

8.
杨柳 《新闻世界》2011,(7):263-264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人们必须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其来提升自己。由于"网络打手"误导舆论现象的存在,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萍 《新闻世界》2014,(8):419-420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网络"谣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宁产生了严重危害。媒介素养的培育有利于规避"谣言惑众"事件的产生。青少年是网民中规模较大的群体,其媒介素养的培育具有紧迫性。建构青少年的先进价值观,运用传统文化树立网络伦理规范可提升青少年的内在素质;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选择人性化关怀路径,社会合力营造良好氛围是创造优良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龙璐 《新闻窗》2008,(4):100-101
“媒介事件”是指“在一定新闻事实基础上,由传媒组织策划,并与当事人等一道推动和促进事实向前发展的过程^①。”在传播学研究中,“媒介事件”包括两种理论范式:一是社会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经过媒介的聚焦、放大、删减、扭曲等媒介化处理,形成一个奇观化的媒介景象;二是某些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媒介单位乃至公众人物出于某种宣传需要,  相似文献   

12.
媒介技术的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环境由此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以后,政府要塑造和保持负责、诚信、务实、亲民的外在形象不仅需要面对突发事件本身的处置,更要及时利用新媒体应对事件引发的相关舆论。本文从政府信息披露、事件处理、舆论应对等方面对河南永城发生的两起典型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对比后发现,社会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官员应对媒体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及利用能力,凸显出提升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必要,同时就如何提升官员媒介素养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靳凯  任庆军 《新闻世界》2013,(7):334-335
【摘要】2013年3月29日上午,发生在武汉地铁上的女子“泼热干面”事件被网友通过微博曝光后,引发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在大家纷纷谴责“泼面姐”不文明行为的同时,网友私自发布别人照片的行为,也因涉嫌侵犯他人隐私而引发了争议。本文通过剖析该事件的原委,从中揭示提高网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类似事件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一张由陕西省林业厅发布的,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对于照片的真假产生了普遍的争论。直到现在.政府部门依然没有给公众一个权威的结论。虽然华南虎事件已经淡去.但是它将政府信息公开提到了公众的视线中,不仅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缺陷暴露在了我们眼前,而且为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新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5.
张立芬 《新闻世界》2011,(7):270-27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平民化的推进,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媒介素养问题。本文从媒体的公共性出发,通过研究我国媒体在产业化进程中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受众媒介素养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媒体应在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媒介素养与媒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媒介素养越来越被关注,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及其未来发展的走向正在面临着一种潜在的困惑和危机。本文将根据英国电影学院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魏则西事件是2016年5月份的焦点事件,该事件一方面反映了新兴技术公司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尤其是网络空间的公共性考量已迫在眉睫,但从魏则西本身角度考察,则存在网络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若魏则西能质疑百度和主任医师李某所提供的信息、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或许能走的不那么仓促.“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出现窄化危机,若不及时提高网络素养,魏则西的悲剧将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时代受众的典型心理特征,说明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需要和推动作用.并建议处在网络时代的传媒和新闻发布机构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审查,以尽量减少或消除受众对媒体传播活动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实现从技能型向素养型教育的转化。[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避免单纯的技术至上的取向,将技能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与媒介素养结合是趋势所向,媒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20.
杨晓霞 《新闻知识》2001,(10):17-19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10,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大厅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北京赢了”“2008属于北京”“神州大地竟夜无眠”。当晚,电视实况转播了这一盛事,屏幕上不断闪出的四个字“我们赢了”最直接地表达出中国人获胜后的狂喜:北京赢了,中国赢了。按照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的界定“北京申奥”这一事件已经成为了“媒介事件”。所谓媒介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界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