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频道合作,实施了一项网络调查(5165人参加),结果显示,55.1%的人反对个人博客上出现广告,认为“广告会使博客变味”,还有37.3%的人表示赞成,他们觉得“有眼球的地方就有商机”。对于这个调查结论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理智地分析,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么在博客上做广告将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地停止或延缓博客商业化的进程。应该看到,广告其实也有可能使博客不乏味,变得更有味,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要求如今在新闻界叫得很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而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新闻的选择、编排、采写等等方面一个一个问题地研究,拿出贴近的办法。只有愿望,没有办法.“三贴近”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本想就非事件性新闻即工作报道的主题如何与人更贴近的方法问题谈点意见。在一定意义上说,非事件性新闻其实就是人的新闻.不能狭隘地只把人物新闻归于人的新闻。既然是人的新闻,又是写给人看的.那就理当有人。此所谓有人,包括:主题要贴近人,为人所关注而非为观念而观念;中要有人。不能从头到尾不见一个人:话要由人说.而不是由件说或把件上的话硬安在人头上。  相似文献   

3.
作为农民报的办报人。怎样使这张报纸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农民在生产与生活中离不了、放不下。让农民心甘情愿地订阅。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体现“三贴近”的原则.要贴近贴近再贴近.并让这句我们办报人时时日日念的“办报经”真正在我们的稿件中反映出来。在报纸的版面上体现出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站在解决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一年     
《新闻世界》2004,(12):6-8
12期杂志厚厚地垒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承接着冬日里暖暖的阳光。2004年.瞬间划过了我们的岁月。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新闻世界》改版创新的日日夜夜。辛苦也罢。疲惫也罢,因为努力,我们有了坚持的力量;成功也好,喜悦也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携手共度的美好见证。悄然回首,原来那些逝去的时光与永存的字都已经刻骨铭心地留存于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九月热帖     
梦幻的舞姿,天籁的呼唤;顽强的诠释,快乐的家园。在黑暗中摸索抗争的人,为世界把光明奉献;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人,把有声的世界震撼。不能用言语表达心声,却告诉人们敞开心扉的关键;失去手臂不能握笔,却呈现给人世间最美的画卷。不能用肢体行走的人,超越毅力极限领跑在前;大脑残障不能表达的人,启迪人们果敢谦逊和淡然.这是奋进的力量,这是人性的彰显;这是你们的精彩,这是我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一记者作风问题,最关紧要的.是个是否深入的问题。老新闻工作者经常告诫我们:当你选择了记者的职业,就必须抱定决心,准备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讲价钱,不能打折扣。其中的道理很浅显;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新闻的本源,不深入本源,何谈新闻?二现在我们一些记者实在是不深入啊,连浅入都说不上。一种情况是:走不出去,沉不下去,像浮萍“札堆”浮在面上。经常的工作方式是跑机关,跑会议,拿现成的材料编发新闻。其中有的人几乎丧失了记者的主动性,整天在办公室“守株待兔”,等候采访对象的…  相似文献   

7.
华音 《现代传播》2001,(5):141-142
一、眼里有受众.播音员被密封在演播室里播音,身边没有听众、观众,没有直接的对象,面对的是一些监听、监录的工作人员和不会说话的设备.这就使播音在贴近观众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很容易出现为播而播,表现自我的现象;或者怕播错受到批评而分散精力,从而忽略观众的存在.有的播音员播完后连自己播的是什么都忘了,没留下太多的印象,由此让受众感到你的播音离他们很远.这就需要播音员在播音的时候眼里有受众,让自己感到听众、观众就在我们的面前、身边,默默地听我们的播音。这样,我们的播音才能牵动受众,深入人心。 眼里有受众…  相似文献   

8.
军区、军兵种报纸如何“定位”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其本质要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更鲜明地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我们在办报实践中经常思考、探索的一个问题。创办了几十年的报纸还存在“定位”问题?这似乎不太好理解.但实际上,一方面,报纸“定位”具有动态性.因时因地因客观条件的转变而改变;另一方面,军区、军兵种报纸从一定意义上具有“同质性”,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几场特大暴风雨接连袭击问勒泰地区。据当地老人讲,这是30年来未遇的特大雪灾。阿勒泰雪灾一时间成了区内外人们关注的热点。2月19日,新疆日报派出四名记者前往雪灾第一线采访。我与马涛、红苇、崔和乘坐小宁驾驶的北京一2020急急向阿勒泰雪原进发。雪海茫茫,到处闪烁着刺眼的强烈反光。一幕幕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一只只牛角从雪堆型露出来;饥饿的丰围啃着白烨树皮;冻饿而死的马匹倒在雪原上~….我们的小车在雪原上趔趄而行,就如汪洋大海中一只下沉着的船。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预感,这将是一次艰险的采访之旅。“闹海风口…  相似文献   

10.
题档案馆     
题档案馆向春贵这是人生的湖,岁月的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湖中的小船,在这里迎着太阳出航,在这里依着夜色停泊;风霜雨雪荡涤着我们的生命,水色中奏响从容平静的乐章......啊,岁月中的档案馆啊,人生的港湾,我们永远不会迷航!题档案馆@向春贵...  相似文献   

11.
李根萍 《军事记者》2004,(10):41-41
我们有的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一个故事或得到一条新闻线索.不深入一线采访,不反复核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只打打电话草草地问一问情况,就立马坐在办公室开始动起笔来,其结果可想而知:一是故事容易失真失实,给报道对象带来麻烦;二是稿件缺少现场感。难以捕捉到人物生动的语言和事件感人的细节;三是空话套话多,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媒体传播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已成为一个热门口号。其实.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易经》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虽与今天所提的“人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人文关怀不乏借鉴与追溯之意义。中国古代的儒家与道家学派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有关人文关怀方面的精辟论  相似文献   

13.
“情感报道”该是近几年来报纸出现的新文种——我找不到什么现成的词来给它归类,只好用“文种”这个词来表示它的不同凡俗。这是一种用各种文体杂交出来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 先说它的内容。它是报道人的.但却并不报道人的事迹、经验、成就,所以你无法将它归到往昔的人物通讯的文本里去。在内容上,你说它是真实报道吧.人名、单位可是子虚乌有。一个真实的人如果顶着个假名,尚且难以把握他的言行;一个文章里的人若再挂着个假名,其人其事就更难免被作者信马由缰地演绎了。对于这类报道,你说肤浅吧,它可是已经深刻人的隐私中;你…  相似文献   

14.
1999年5月23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诞生。当时有一些人兴奋地表示,这是我国内地第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频道,给予了较高的积极评价;还有些人对此则反应冷淡,认为没有电视剧的支撑,纯粹依赖于新闻资讯的地面专业频道,不会维持太久。兴奋也罢,冷淡也罢.有个事实是不争的:五年来.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  相似文献   

15.
人啊人     
美联社的这篇报道自知不应放在佳作之列,但又忍不住要说上几句,实在是因为由人及己,两相比较,颇受刺激,如鲠在喉。 今年春夏,巴基斯坦西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我们湖北遭遇的干旱更是50年未有;巴基斯坦西南部“水井干涸,河流枯竭”,我省西北部也是田地龟裂,禾苗枯焦;巴基斯坦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被渴死,我省不少地方到处找水调水搬水送水,甚至买水度日。这些都是我们共同报道过的,写到过的,但再进一步,干旱给具体的人带来的灾难,干旱对小人物命运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报道中就往往看不出来。这篇报道却让…  相似文献   

16.
徐韵 《新闻世界》2005,(10):50-50
从记事起,所有关于法国的信息就告诉人们.这是一片灯红酒绿的奢华之地其实.当你踏上这片土地并试图融入到这个环境中的时候,你会看到幽静的夜晚和悠闲的白天在这里.清贫开始流行,这是一种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物质享受的懈怠的清贫与清贫相伴的是悠闲。天气晴朗的时候.所有的咖啡馆都爆满;在阳光下.法国人可以从正午聊到黄昏:一到周日或法定节假日,大家都到乡下度假.  相似文献   

17.
多发多写短新闻,新闻界已经倡导多少年了:可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在我们许多报刊上.长而空、令人发怵的所谓“大作”长期占据版面。而精巧、新鲜、活泼的短新闻还是少。早在四十年代,胡乔木同志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短些,再短些”。他认为,这“对读者大有益处,都是大解放”?今年,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提出.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可是,我们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地刹住长风.倡导好短文。  相似文献   

18.
4月20日至24日,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作句适今中国第一位、也是亚洲首位女性,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媒体围桌会议.这使得她再天成为中国亿万双眼请的“焦点”.中国人认识杨澜非且喜欢上杨澜是从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开始的.她与赵忠祥搭档,一者一步,相映成趣.单从长相上著,老实说,杨澜算不了漂亮,更不属于“靓女一族”,在持重睿智的赵忠祥面前,杨澜活拔而机敏,更多地表现出她自身知识上和智慧的内在美;就连她的“抢话把子”,也被观众所定容,甚至成了可爱之处.后来杨澜越来越感到自己“才力”不支,依依不…  相似文献   

19.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曾经有一次和他手下的那些功臣将相一起座谈,刘邦问,请大家说一说,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得到天下的人是我?项羽为什么丢了天下呢?你们大家都要说真话说实话,不要隐瞒朕。这时候就有两位大臣。高起和王陵,出列说实话了:我们认为陛下为人很傲慢。不会尊重人;项羽这个人仁而爱人。很仁厚也很体贴人。但是。为什么像陛下这样又傲慢、又不懂得尊重人的人得了天下,那个仁而爱人的项羽却丢了天下?我们认为原因是陛下您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把这个地方分给那些功臣,得到了什么好处呢也分给我们大家,所以我们都乐意拥护您,您就得了天下。  相似文献   

20.
程晋兰 《新闻世界》2004,(10):78-78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科学人才观.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牢同树立”,即: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其实质就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