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乡》里有这样的描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个“飞”字使宏儿急切而又活泼可爱的神情跃然纸上,与母亲“迎着出来”的缓慢之态相映成趣。《拿来主义》批判对待大宅子的错误态度:“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昏蛋”不知辨别地全盘接受文化遗产,大肆吸取其中的糟粕。一个“蹩”字,写出了“昏蛋”走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这是鲁迅先生在批判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错误态度(即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时而言的。其论理的深刻精辟,设喻的贴切生动,语言的犀利幽默,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要点领会“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对待外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懂得“拿来主义”的基本精神在当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中的现实意义;弄清先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由奉行“闭关主义”到奉行“送去主义”的演变过程,然后从正面阐述“拿来主义”的这一从批判中立论的论述方法;学习以小见大,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和运用反语、讽刺手法,以增强批判力量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森问:《拿来主义》的层次划分哪种最佳? 《拿来主义》选作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多年,对它的层次划分多种多样。典型的划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人教社教参的划法:一(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二(5-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三(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拿来主义》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蹩进屋,大吸剩下的鸦  相似文献   

7.
赵建晖 《考试周刊》2014,(82):26-26
<正>自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中学语文界几乎都把文本中那个著名的喻体"大宅子"解读成了"文化遗产"。"大宅子"果然比喻的是文化遗产吗?我们一起作分析。一、从喻体"大宅子"来看所指的可能性鲁迅后期杂文所涉大多是严肃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写作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也不例外。但是文本后半部分比喻论证的选择和使用,使阅读者从对社会政治话题的紧张专注,转移到和大众更贴近的日常生活上。让读者在更加可感  相似文献   

8.
“拿来主义”是在我国三十年代文艺界大论战的背景下产生的,是鲁迅先生根据当时文艺思想斗争的需要提出来的。鲁迅署名霍冲发表的《拿来主义》一文,用生动的语言,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同时,批判了对待西方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其中之一就是“接受一切”,即“全盘西化”,鲁迅称这种人是“废物”。当然,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也提出:对待外国文艺“一把火烧光”的“虚无主义”和“不敢走进门”的“避主义”也是错误的。显然,《拿来主义》精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内容是丰富而又深刻的。“拿来主义”的实质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然后,加以“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区别对待。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这些思想,在《拿来主义》中本来是十分清楚的,然而,却被一些人误认是“全盘西化”论。  相似文献   

9.
学习《拿来主义》,由学生们课外阅读状况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课文前半部分,学生们阅读、思考、讨论: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生1: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批判“送去主义”。师:谁能用学过的历史知识阐说“又碰了一串钉子”这个句子的内容?生2:鸦片战争以后,又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又是八国联军不断侵略。生3:清政府和英、法、美、德、日本、俄国、意大利等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所以说“碰了一串钉子”,一个又一个钉子。师:非常概括地说明中…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只是送出去”的卖国主义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批判了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态度,指出只有采取“拿来主义”,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能使无产阶级新文化不断发展。鲁迅先生自己在吸收外国文化、介绍和翻译外国作品方面,就做了大量的工作,是实践“拿来主义”的典范。今天,认真学习《拿来主义》这篇作品,对于我们如何吸收外国文化,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更好地为实现“四化”服务,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对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名篇的解读,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最新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依然沿袭旧说,未作更正。《教师教学用书》在对《拿来主义》作解读的“领悟内容”中的第一句就是:“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一观点来解读《拿来主义》的,只是在针对课本课后练习所作的“解题指导”,感觉到如果把“拿来主义”仅仅解读为针对“文化遗产”来谈,有点不能自圆其说时,才说…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二册上选的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中有这样的语句: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相似文献   

13.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是解读这个文本无法绕过的。根据比喻论证的两大特点(一要"用形象的比喻",二能"加强对观点的证明"),通过对文本相关段落以及字词句的分析,认为"大宅子"是举例论证而非比喻论证。依循全文的逻辑,"大宅子"应是指"外国文化"而非"文化遗产";而单看"大宅子"那段文字,又确实是在说遗产问题。这似乎是一点小小的瑕疵。  相似文献   

15.
咸慧  薛爱英 《职业技术》2006,(14):116-116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批判了在旧社会中国,一部分人盲目崇拜外国文化,采取照抄照搬的模式。本文中“拿来主义”则是用来批判学生英语写作中措辞的随意性。英语写作中措辞一直都是困扰学生的难题之一。在措词这一方面,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场景]运用比喻论证是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一个主要的写作特点。在讲到“还有一些姨太太”的比喻时,课堂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学生A:鲁迅先生在本文阐述了他对文化的态度,人所尽知,态度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使中国青年接受“拿来主义”当然不是态度问题,他还需要冲破一些寄生于腐朽文化的人的阻碍。“姨太太”自然是指这些人。学生B:差矣!“姨太太”所指的应是整个“宅子”,即整个外国文化中那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比如:“五四”运动前期的中国思想界找不到前方的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进步人士的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撞击,可能他…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武器,用具体的事实,贴切的比喻,尖锐的语言,生动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发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作者运用了严密的逻辑推理,使论题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本文中心论题是阐发“拿来主义”。但作者却在第一部分从“闭关主义”谈到“送去主义”,并用大量的篇幅分析和揭露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根源、本质和危害。这似乎有头重脚轻之嫌。其实,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上讲,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送去”与“拿来”是对立的。不彻底批判“送去主义”,就不能真正树立“拿来主义”。所以文章一开头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拿来主义》、《药》二文,先后三处出现“蹩”字,摘录于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或高中语文第一册)。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药》或高中语文第三册,下同)。 “好看!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  相似文献   

19.
对待文化遗产要实行“拿来主义”,是《拿来主义》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在正面论证时,鲁迅先生集中使用比喻进行论证。喻中设喻,前后四步,喻喻勾连,层层深入,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抽象道理,说得十分生动,非常形象。  相似文献   

20.
《拿来主义》中有个名喻:穷青年得了大宅子便‘拿来’。这里的大宅子指什么?一般认为是文化遗产,教学参考书便是这么写的,各种有关考试的答案也是这样定的。但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大宅子的本意跟‘遗产’并无关系。大宅子,文中是指别人原先住过的房子,里面有鱼翅、鸦片、烟枪烟灯、一群姨太太等。这显然是比较富贵的人家。那么,穷青年有机会得到了,怎么办?‘拿来’就是。至于这房子是不是合法继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