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14岁的少年强奸了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他才刚上初一,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了一笔不光彩的颜色。我们在为这个少年深深扼腕的同时,不能不想到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还存在着大片空白。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对对青春期孩子(10-19岁)的性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实际上我们的学校性教育却比较滞后与保守,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本文结合我区学校的实际,探讨了我区学校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小学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索了学校落实青春期性教育的关键点和一线教师的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指的是10-19岁期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性教育从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广泛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我们对衡水市部分中学的青春期教育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各学校开展普及率并不很低,但开展效果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开展力度不够、缺少专职人员、经验不足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搞好青春期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尤为重要。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可是社会和家庭在青春期教育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社会推卸责任,家长难以启齿,于是这一责任便由学校来担任。学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课程、统一的教材和专职教师,青春期教育只能在学科教育中渗透,通过学科进行青春期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广泛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我们对衡水市部分中学的青春期教育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整。调查发现各学校开展普及率并不很低,但开展效果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开展力度不够、缺少专职人员、经验不足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搞好青春期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自然地面对青春期在相对开放的学校教育中,新加坡的学生对待青春期问题,大多表现得自然、纯真、无拘无束,甚至对个人的感情问题也不掩饰、不避讳。在新加坡工作期间,笔者曾为执教的某班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7.
何龙华 《文教资料》2014,(14):117-118
青春期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青春期教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青春期教育理应成为教育的重点,但事与愿违,青春期教育却作为一个点缀出现在课后环节中,而且全国小学都没有专职教师,青春期教育课程不成系统,没有体系。另外,青春期学生正处在“性”的朦胧状态,对两“性”的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增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时刻发生变化,如果得不到适当的青春期教育并且对其进行恰当的疏导,他们就会从一些不良途径获取错误的青春期知识,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危害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中职新生处在青春期阶段,这是一个由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时期,期间他们的身心状况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当他们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极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进而引发厌学、自我封闭、网瘾、学习障碍、价值观偏差等问题,如果不防患于未然,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新生了解中职教育的特点,了解学校的特色,了解专业课程设计,从而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9.
“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的十个主题之一。早在1963年周总理就提出要重视学生的青春期教育。40多年过去了,青春期教育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青少年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迅速发展。与之相比,青春期健康教育水平却跟不上时代的节拍,青春期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孩子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农村学校青春期教育现状分析及相应措施目前我国已有90%的城市中小学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农村地区达到50%。在这些开设青春期教…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许多内容中的一个方面,对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发挥学校教育系统性、科学性、组织性的优势,使青少年在学校里接受全面、科学、正确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1.
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能等同于青春期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也并非包罗万象,其内容是人生阶段性任务与学科性区分相结合的产物。从类型上看学校青春期教育是由学校针对在校学生所进行的青春期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知识模块。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青春期特征凸现,求新、个性化是他们的时代特征,但其心理健康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其适时地开展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新生处在青春期阶段,这是一个由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时期,期间他们的身心状况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当他们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极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进而引发厌学、自我封闭、网瘾、学习障碍、价值观偏差等问题,如果不防患于未然,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新生了解中职教育的特点,了解学校的特色,了解专业课程设计,从而适应环境,确立奋斗目标。精心安排、组织内容贴切、感情深厚的入学教育会让新生对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他们的中职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青春期恋情就是青少年各种心理危机浇灌出的一株早开的玫瑰,少年们既禁不住她纯美的诱惑,又经不起她利刺的伤害。青少年在青春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个性特点等因素,部分青少年无法妥善处理这种情绪或想法。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就可能会造成情伤,危及一生的幸福。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青春期恋情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半成熟的少年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关头,是能否成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心理问题最多、最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格即将定型,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步地形成与发展。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会适应自身的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保持身心平衡与健康顺利地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的重要课题。又因为一个人的青春期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育好广大青少年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的责任就落在每个教师的肩上。1青春期教育应有鲜明的时代性由于几千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学校、家庭对青春期教育,实行了性封闭、性禁锢式的教育。青少年能在课堂上学到各种知识,而惟独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性知识青少年却很难在课堂上学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原因,当代中小学生青春期发育呈提前趋势。(比70年代提前了2—3年)青少年自身性生理的急剧发育和性心理的不断变化,他们对青春期有关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知识渴求非常强烈,对有关性的知识非常感兴趣。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们不加分辨地猎取和了解.如不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腐朽淫秽信息的影响,从而毒害他们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刘岳启  杜萍 《教育探索》2006,(11):42-43
江苏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随着农村地区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出现了“留守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留守少年”的身心发展、教育现状等问题备受关注。以江苏省北部五城市所辖农村地区为调查点,通过调查访问,发现父母监管的缺失、代养人无力起到教育作用、学校和社会关爱不够,是导致“留守少年”的心理性格不能健全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面必须共同努力与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留守少年”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更是争论的焦点,仅从名称上就反映出这类教育的敏感性:我们的性教育过去一概叫做青春期教育.其实,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包含很多,不仅仅在性的方面,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叫做"性教育"呢?就在人们还在为这些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的中学生却不断表现出对性知识的渴求.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和获取性信息,已经变得空前的容易.毫不夸张地说,性信息正在如洪水一样冲击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而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却显得相当困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开展青春斯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青春期教育要讲哪些内容?依据什么确定内容?如何才能把青春期教育搞好?对此,我们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关心青春期教育的同志共同探讨。 一、青春期教育的目的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身体的发展变化,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适时地开展青春期教育,使他们了解自身身体的变化,懂得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0-14岁残疾儿童少年800万人,其中学龄残疾儿童少年600万人。 1990年我国已有盲、聋、弱智儿童特殊教育学校746所,在普通学校附设的弱智儿童教育班1054个,在校生72000人。这样,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已有50%以上。尽管如此,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根据规划,到2000年要力争使全国多数盲、聋和弱智学龄儿童能够入学。 198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少年》教育课程实验目的《现代少年》教育课程,是以青春期初中学生为对象,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需求出发,从他们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入手,进行专门的青春期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变化,接受这些变化并形成正确的态度,掌握有助于他们顺利渡过青春期并有助于今后生活的各种技能,为进入青年期、成年期作好准备。实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