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积累 轻松主持——主持人张越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们应约来到了张越的家,与她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谈。(下面即为谈话内容)。主:张越,我想和你聊一聊潇洒的问题。人们都说张越活得特别潇洒,那你说说人怎么样才能活得潇洒?张:我活得潇洒吗?我怎么不觉得呢?我觉得我活得挺累的。如果要说潇洒的话我觉得,其实是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第一,别太爱自己;第二,别把事情看得那么复杂,就是人容易太拿自己当回事了,觉得我怎么着怎么着之后吧,你就会永远地对生活不满,永远地对周围的人不满,永远地都觉得别人薄待了你,对你都是特别不公平,要这样话,你的心态就…  相似文献   

2.
吴静 《新闻世界》2005,(3):17-20
第一次见到张越,是在半边天栏目的机房里,她正在修改将要播出的节目。她的坐姿非常豪迈,一只脚高高地翘起来搭在桌子上。问张越的第一个问题是她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记忆深刻的高兴或是悲伤的事情,张越笑笑,停顿几秒后说:“我是一个没什么新闻和故事的人,也不是什么明星,所以没多少大家爱听的故事,我跟你一样,是一个记。大学学中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东西,毕业理所当然就被分去当了老师,开始不愿意当,不过后来当上了,感觉也不错,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给电视台写剧本,慢慢又开始做上了主持人,基本经历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新出台的妇文节目《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在笔者调查的近20名大学生中,几乎百分之百地喜爱张越的主持风格.受张越的启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笔者想向主持人强调一点:注重“内功”的修炼.张越相貌平平,胖胖的,还戴幅眼镜,又没有华丽的包装——她常以肥肥大大,式样平平的限装款式出镜,但只要好一开口说话,仰就会被她亲切、自信、机敏、幽默的主持风格所吸引,可以说,她讲的每一句话都很真实而清彩,渗透着深深的文化气息.究其内因,作家出身的张越本身对文学有着一定的造诣,…  相似文献   

4.
两次打电话给张越,要求对她进行采访,她却一再推辞,直到“被逼无奈”才与我敲定见面时间,可她仍旧在说:“其实我真没什么可采访的,事儿就是那点事儿,都跟别人说过了,最近也没什么新变化。”鉴于她这种“态度”,我在坐定之后,向她发问的第一句话便是:“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寻书     
1994年初,中央电视台女主持张越来采访我,光阴荏苒,现在我已记不清采访内容,但她借给我的一大堆书中有几本给我印象颇深,如英国作家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本  相似文献   

6.
一天,《半边天》特别节目主持人张越正在采访一个女孩,女孩在谈她的妈妈。  相似文献   

7.
与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张越算是很普通的.但是,她却把广告商从来不会关注的电视节目在有限的电视资源中撑出了半边天.这不能不说是她的不一般.  相似文献   

8.
与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张越算是很普通的。但是,她却把广告商从来不会关注的电视节目在有限的电视资源中撑出了半边天。这不能不说是她的不一般。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的一个周一,北京青年报社中学时事报的副主任杨晓光对我说,有一个女孩子的经历值得你写一写。 初见穆然 北京军区总院,这是张穆然生命的终点,离她的母校北京164中只有200米。 张穆然是小学二年级从陕西转学来北京的,初中在北京164中读书,接到196中中专文秘的录取通知书时,发现得了卵巢胚胎癌。听说,在学校她是一个快人快语的孩子,给很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道她得了那么严重的病,老师们预备了一肚子安慰的话,可见到她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了。她那么乐观,反过来安慰大家。校长说:“我们根本哭不出来,只是心里酸酸的。”  相似文献   

10.
我十九个月大的女儿,对星巴克有一种狂热的向往。每次带她路过星巴克,她就抱紧我的大腿涕泪滂沱,声泪俱下:"棒棒糖,棒棒糖!"星巴克里五块钱一支的棒棒糖是她此举的最终目的。这情形,让我想起了2000年的冬天。那年冬天,她爹也就是我的前夫正在北京混得昏天黑地,每日里伸长脖子期待着风险投资的媚眼会抛到他那张青黄不接  相似文献   

11.
一张明信片在我的面前,是一张刚从美国寄来的明信片。正面是灯火辉煌的旧金山市夜景,背面挤满了纤巧的笔迹。这张明信片是旧金山电视台编辑林·乔纳女士寄来的。她用热情的语言叙述了我们对旧金山和电视台的访问,希望能再次相见在北京。明信片的边缘,还写着几个不熟练的中文字:“我很喜欢你的礼物,谢谢。”看过明信片,我又端详起一张照片来。照片上一个穿着条纹运动衫、梳着短发的印第安女孩,正张开小嘴向我天真地微笑着。我想起了和她妈妈的会见。那是在华盛顿由美国农村妇女协会主办的午餐会上。参加的有美国十几个州的农村妇女,还有一些农村组织、妇女团体、议会和企业的领导人以及新闻界人士等,共二百多人。我们一面吃饭,一面交谈。我注意到在我的对面,坐着一位棕色皮肤的妇女。我看出她是印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中国少年报》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而该报的"知心姐姐"栏目在全国小读者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专栏"里,名列第一姜达雅记得那是1956或1957年,她二十七八岁。在《中国少年报》当编辑的她去南京出差,在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照片上的她,辫子盘起来,微笑着。1960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卢勤也到照相馆照了平生第一张标准像。  相似文献   

13.
何东 《青年记者》2003,(3):13-15
第一次对张越产生深刻印象,是几年前看她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当嘉宾,现场讨论的话题是“减肥”,所以她就以自己咄咄加快乐的特有口气,为天下所有的胖人抱不平:作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一个中国女孩来找我.她在我的办公室里东瞧西看,忽然乐得跳了起来.原来她看见了一张我身着红军军装的彩照.这是去年冬天我去延安采访时,特意站在“中央大礼堂”前留的影.我,身为加拿大《环球邮报》驻北京分社社长,摇身一变,变成为30年代中国的女红军,这种时空交错的念头使我十分激动,当时我忘记了许多规矩、纪律,换了衣服,像模像样地当了一回“革命者”.  相似文献   

15.
“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妻子张淑英虽然已经离开我两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我的脑海浮现。4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始终互敬互爱,患难与共。她对我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工作上的全力支持,使我永远难忘。作为一个军人妻子,淑英她自觉地做出了自己的牺牲和奉献。 我们是1955年5月在北京总后军械部结婚的,新婚的第5天,我受命去大连接收苏军移交武器的任务,她返回自己在山西太原的工作单位去上班。这一年,我和淑英再未见面。1956年我调到武昌高级军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央视主持人张越在一次文化论坛讲到"坚持媒体的善意"问题.她说:"时下,收视率、发行量越来越成为决定媒体生存的标尺.而如果精神的东西能这么简单地量化,这就很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访萧乾     
一位文艺界的前辈,得知我正在研究中国现代女作家,就热诚地建议我为一名已故的杰出妇女立传。据我所知,她生前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萧乾先生。于是,我便向一位同志要来了萧乾先生的住址,这位同志还仔细地为我画了一张路线图。这样,我就在北京城的最南端,一幢贴近火车道的楼房里,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萧乾先生。  相似文献   

18.
“张总编,我又一次流着泪给您写信了。第一次流着泪写信是因为我无法生活下去了,而这次流泪,是因为我太激动了……” 这是我们近日在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孙楼村见到刘洪娟时,她让我们给《沧州日报》总编辑张法治同志捎来的信。而且,她特意请求我们要登在报纸上,以对张总编及所有关心她家的人表  相似文献   

19.
有一张小报,被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妇女报等首都大报相继做过介绍,并被北京公用图书馆存入档案。这张小报,在不少省市的农村、乡镇企业中被传阅,为国内外宾客称赞,它就是中国第一村报《王大郢村报》。 最近,我们来到这家村报编辑部。这是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间,五张整齐的办公桌告诉我们这是支精干的编辑队伍。不一会儿,一个身材娇小,着一袭运动装的姑娘风也似地飘了进来,若不是看到她胸前证件上赫然写着“刘晓岚”三个字,我真不敢相信她就是我们慕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是铺开稿纸,面对原著,伏在案头,斗室之内的一种无声作业。我译过小说,就是在进行一场无声操作。可是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却不同了,耳边会产生“伴音”,如闻其声,以至眼前产生“伴像”,如见其人。正因为有声有色,犹如身历其境,这份临场感,使我对翻译莎剧,情有独钟。你越是投入,越是能体会到虽苦犹甜,乐在其中。莎士比亚笔下的蜜兰达(《暴风雨》中的女主人公),让人只觉得她当真是在那清风明月的大自然怀抱中成长的少女,她那颗晶莹皎洁的心灵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几乎不曾感受到千百年来习惯势力所加于女性身上的束缚;耳边仿佛又同时浮起了她那明净清脆的语音——不加掩饰地把内心深处最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