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数历史事实表明,一场大的政治革命,必然会有一场大的文化革命为其先行。而文化革命深刻、广泛的程度,又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政治革命成果的大小。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所以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辽阔的地域覆盖面,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胜利,那是与在此之前中国思想界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新文化运动,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文化运动也就成了整个五四运动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虽然新文化运动与孙中山从事的革命活动都是为了反击封建复辟势力,拯救中国,但孙中山并不支持新文化运动.其原因是:新文化派与孙中山对当时的国情认识不同,双方选择了不同的革命方式;孙中山不赞同新文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主张对其继承、改造.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支持,并不表明其支持学生的新思想,而是对学生的政治行动和爱国精神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五四"后,随着"新文化运动"一词的产生,出现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热烈讨论。时人在概括身在其中的新文化运动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的根本出路等重大的问题,并合乎逻辑地引出了关于运动发展趋向的三个不同取向:普及文化、提升学术与转向社会革命。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三者虽不应等量齐观,但无疑都有自己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不仅催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善果;从长时段看,新文化运动依文化发展自身的逻辑,沿着普及与提高两个向度纵深发展,以至成为常态,有力地奠定了现代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广阔的视野看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说,它同样为中国现代文明政治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长期起作用的"非政治的"即文化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及法国大革命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和异同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国启蒙运动相似之处是:(1)两国启蒙运动都发生在世界历史转折时期,(2)都有继承借鉴的纵横关系。(3)都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不同之处:(1)法国启蒙运动规模大、时间长、学术性强;中国新文化运动时间短,规模小、政治实践性强。(2)法国启蒙运动任务单纯,基本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国新文化运动任务复杂,基本思想内容很快从资产阶级思想转为社会主义,启蒙与救亡合流,思想领袖与革命战士合一。两国的革命虽然都是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但由于时代不同,任务不同,领导力量不同,建立的政权性质也不同。由于中法两国,历史上均为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及小农经济国家,革命后现代化过程均十分曲折。  相似文献   

5.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上) [重点难点解析]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华。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企图用孔教来反对革命,为其复辟帝制服务。  相似文献   

6.
1 思想革命的产生 “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7.
1 思想革命的产生“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8.
安徽新式教育第一人、安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刘希平生于官宦世家,身处晚清,早年信奉改良学说,后受孙中山革命学说影响加入同盟会。"二月革命"失败后,同陈独秀等人一起组织发起新文化运动,并致力于办新式教育,试图通过教育唤醒民智。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白话文杂志:《青年杂志》。陈独秀于1915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并担任主编,第二期改为《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第一次真正伟大的革命是五四文学革命。它开始于1917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1 思想革命的产生 “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思想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导致一场文学革命。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正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时期,它既包括1919年的爱国政治运动,又包括从1915年9月至1921年6月的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转换时期的特点。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伟大的五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论述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现实政治斗争的产物;思想启蒙与政治批判相并而行;“批评时政非其旨”并不排斥对时政的抨击等方面内容,来说明不能断定新文化运动有忽略政治斗争的偏向。  相似文献   

13.
后“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落潮,“革命”的逻辑渐渐取代“启蒙”与“复兴”。以胡适、周作人等为中心的新文化诸将在与国民党右翼的对话过程中呈现出“立人”与“立国”的思考。胡适对“个人主义”的坚持、对“实验主义”哲学的尝试和周作人对国民党杀伐的批评、对政治力量的拒绝,构成了对“立人”与“立国”的重要思考,这些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论述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现实政治斗每的产物;思想启蒙与政治批判相并而行;“批评时政非其旨”并不排斥对时政的抨击等方面内容,来说明不能断定新文化运动有忽略政治斗争的偏向。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解析,很多人都采用文字解析,这种解析的弊端是不直观,有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不易讲透,所以我在讲解高中历史选择题时多采用图式解析,这样就可化难为易,一目了然。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间的关系图式解析请看下面例题例1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是()A.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五四运动的促进C.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十月革命的影响例2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的是()①辛亥革命②十月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例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表…  相似文献   

16.
1929年,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发生了“子见南子”案,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国政府参与“子见南子”案的处理,反映出近代中国文化的讨论始终与国家政治诉求分不开,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国民党政治转型的激进迅速与文化转型无法“齐步走”的矛盾.然而,政治诡谲多变,与主流文化倾向有离有合,有同有异.政党政治兴起,新文化运动走向了学术思想与政治上“各种主义”的分野.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的传入,使五四文化革命运动注入了社会主义的因素。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通过《新青年》积极宣传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也大力鼓吹社会主义理论,刹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文化运动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鲜明的政治口号。这些纲领和口号,在那时还只能通过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去影响文化运动朝无产阶级革命的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和胜利,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率先举起十月革命的旗帜,培养革命骨干,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政治、思想和组织条件;始终站在五四运动最前线,以顽强的精神鼓舞革命群众斗志,指明斗争的方向,为五四运动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推动中国共产党创建,捍卫和发展了五四运动的成果。李大钊不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19.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学术界的大事,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然性的认识,只有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视角来分析,才能看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新文化运动兴起准备了“领导力量”、“思想资源”、“政治条件”、“受众群体”等前提,如此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之间具有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并进而科学地、历史地分析和评估新文化运动所达到的水平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和法国启蒙运动的激进性密切相关。中国启蒙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国迷”,这是当时中国盛行的一种“法国崇拜”的结果,而这种“法国崇拜”其实就是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那种激进革命文化的崇拜。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源自法国启蒙的激进性,其根本缘由是法兰西民族对“平等”价值的强烈偏好。中法两个民族都勇敢地选择了激进革命来摧毁不平等的制度,都愿意坦然面对由此产生的一切负面效应。法国革命后的政治文化革新工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法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