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宇  谢军安 《科教文汇》2010,(14):203-204
生态安全现在已经被广泛重视并纳入国家安全之中,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的生态安全法制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由于中国环境立法的现代化进程比较滞后,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生态培训教育制度等具体的法律制度的规定,很不利于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所以,完善生态安全法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与阶段推进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新章  周海林  张新民 《资源科学》2009,31(8):1349-1354
社会需求、经济允许、科技支撑、法律保障是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四要素,缺一不可.当前,我国已经具有了对生态补偿的强烈社会需求,但是,由于经济形势严峻、相关科技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使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条件.根据过去20年我国在探索生态补偿方面的实践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本文认为,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需要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即大致需要经过初步探索、试点示范和全面完善3个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走过了初步探索阶段,正处于试点示范阶段的关键时期.文章进一步对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及进入全面完善阶段后应采取的发展思路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环境保护体制较为先进的国家,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由动物保护法、区域生态保护法、生态安全保护法和全球生态保护法构成,在管理机构上分为联邦层面的生态保护管理机构和州政府层面的生态保护管理机构。美国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生态工业园、运用生态保护的市场机制和生态补贴政策、自然保护区管理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举措。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借鉴美国生态保护管理经验,应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理清环境监管体制,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排污权交易,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吴鹏 《资源科学》2013,35(2):455-461
生态修复是全新的采煤塌陷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指在人工条件下对原有被破坏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和修整使其更适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生态修复法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公众社会正义、分配正义需求的满足.生态修复不仅仅追求对于生态环境本身的恢复和重建,更体现了它对生态环境影响下人们权利和义务的修正,这一过程也同时反映出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述求,而环境正义的实质就是分配正义.这种正义价值的选择决定了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实现和环境利益的保障这两个基本方面.目前,生态修复实践已经在多个煤炭开发城市里广泛开展,但是理论研究尚局限在技术和管理领域.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制度欠缺等问题.选取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作为典型案例,深入研究生态修复理论,探索其理论的社会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完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实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跟以往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康倩珺 《中国科技纵横》2010,(8):251-251,200
目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面临着挑战,对于西部地区,生态和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切入,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问题探析,从而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讨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内涵、问题与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相关概念,梳理体系化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之路径。[结果/结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具有主体特定性、程序法定性、目的导向性和过程持续性的特点,在主体职责、具体目标、实践方向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构建“主体赋责—细化目标—回归实践”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周毅  刘裕 《情报杂志》2022,(10):112-120
[研究目的]网络服务平台内容生态安全决定着网络空间内容生态安全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能否全面实现。揭示网络服务平台内容生态安全自我规制的基本理论框架,有利于从平台自我规制的视角来构建网络内容生态安全整体环境。[研究方法]在阐释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基于主体行为选择和法律与社会规范内化两个视角,对网络服务平台信息内容生态安全自我规制的理论模型进行建构性分析,从动机、目标、结构和规制体系等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了理论阐释,重点分析平台管理规则、运行机制等规制体系的具体内容。[研究结论]网络服务平台内容生态安全自我规制的核心内容是由平台管理规则、平台运行机制等所构成的规制体系,决定着网络空间信息内容生态安全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龚光明  陈若华 《软科学》2013,27(2):99-103
以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为例,在与英国BP公司漏油事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就我国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建立完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对生态事故进行价值损失估计与报告,是激发企业生态友好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其中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已经从开始建立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对我国法律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中仍存在一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有一定帮助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的法律制度是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又是法制经济,因此法律制度建设对于行政执法的国土资源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们国土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源自于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首先是自上而下的现行法律制度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协调一致的完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江泽慧 《学会》2002,(10):25-26
建立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就是要以恢复森林植被为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建立包括水体安全、土壤安全、大气安全、生物安全在内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9%,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显著下降,水、旱、沙灾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成为国土生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风沙源地治理区以及沿海、平原农田耕作区分别进行大规模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防护林建设,减缓温室效应,治理大气污染,遏制荒漠化蔓延,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赋予新世纪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在陕西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分析了陕西矿山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针对现有的法律制度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号下,国内各项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产业之一,更要重视在建筑设计中生态观念的应用,并且不断结合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逐步制定创新的生态观念体系,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平衡、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云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是:资源过度粗放型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建议采用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合作和生态补偿投入力度,创新利益驱动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推进云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反思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亮 《资源科学》2008,30(4):482-488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效,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然而,现行自然资源法存在立法理念明显滞后、立法体系不够合理、法律规范配置失衡、立法重心失之偏颇四大突出问题。为此,要提升立法理念,把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主义与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作为自然资源立法的灵魂;要完善立法体系,制定《自然资源法通则》、《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资源调控法》以及其他急需的资源单行法;要合理配置规范内容,增加权利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和可操性规定,完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生态系统综合保护能力方面的规范;要建立健全资源调查与评估制度、资源安全影响评价制度、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环境资源综合决策机制以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三同时”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是生态安全的核心要素。正确认识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带来的影响,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是城市土地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以此为视角,文章分析了城市土地管理问题的缘起、理论依据,进而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实践与目标的偏移,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利用2012年以来中央相关部委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和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剖析了代表性创新制度的发展历程,预估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走向。结果表明,从政策维度上看,生态文明制度可归纳为四大领域: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综合类。其中,绿色发展类制度文件数量最多;从政策权能上看,发布单位以中央层面及多部委联合为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生态文明制度大多都历经“探索—试点试验—总结与推广”的发展过程,不同制度间联系紧密,相互支撑,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梳理发现,未来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预期走向为: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强化制度间的高效协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加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评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能源危机横行全球的今天,日本福岛核泄漏给最具潜力的核能带来冲击.核泄漏环境风险极大,其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严重威胁生态安全.我国相关核能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且层次低,应当从立法体系、基本原则、实施机制、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法律制度建构,制定《原子能法》作为核能领域的最高法律防范和处理核泄漏,对于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凯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157-158
遗产税是一个较为特殊也较为复杂的税种,其税制的建立和施行都需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与之配套,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立遗产税制的法律环境,但是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就遗产税能否开征以及开征之后将要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