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公布的首批44个国家级风景区,是四川旅游热点,在全国乃至世界久负盛名,1991年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全国重点游区评选,是中选的名胜区之一。峨眉山从1988年建市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构成单列的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那么,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是否已达单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准?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主体部分包括;乐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与凌云大佛——乌尤山景  相似文献   

2.
开凿于盛唐时期的乐山大佛,以其巍峨雄奇著称于世。作为世界第一大佛,慕名前来瞻仰者络绛于途。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佛摆脱封闭,走出国门,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同时,对以大佛为中心的大佛文化的研究,正方兴末艾。因之,对乐山大佛开凿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意义,有加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乐山大佛,远近闻名,已成为乐山的标志.在许多广告、商标、图徽中,大佛就标志着乐山.大佛不仅是世界第一(高度),而且只此一家(高度,姿态,山佛一体等).因此,大佛成了旅游胜地,每年有两百万人次以上的瞻仰者,又给乐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被喻为乐山的“财神”、“万家生佛”.乐山市史学会和乐山大佛乌尤文管局联合召开的“大佛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十二月二日在大佛寺举行.有三十五人出席会议,交送论文十八篇,会上有十七人发言.史学会会长王聿修致开幕词,市政协副主席、市社科联主席张浩,四川省历史学会秘书长贾大泉,以及市文化局、市方志办、市社科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指导.讨论会进行得热烈紧凑.现将主要观点和建议陈述于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乐山麻浩崖墓的病害及现状勘察、岩样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岩样薄片鉴定、矿物成分分析、苔藓植物分离鉴定、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崖墓岩石内部因素和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其风化作用的机理。得出岩石结构特性是决定崖墓石刻风化的内在决定因素,而水害、可溶盐、酸雨及温湿度交替变化等外界因素则是影响崖墓石刻风化的主要外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促使其产生酥碱、粉化、龟裂起翘、表面泛盐、片状剥落及表面溶蚀等风化病害。麻浩崖墓石刻风化机理的研究,为对其科学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乐山城东凌云山两江汇流处的栖鸾峰上,屹立着一座建于唐代,闻名天下的世界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而同时建于唐代,高约九十余米,覆盖乐山大佛及众多佛龛,有十三层楼阁的建筑主体(包括佛亭、碑廊在内),堪称古代佛教寺窟之最的“大像阁”(唐代称大佛阁为“大像阁”)的古建筑群却鲜为人知.它是我国大佛石窟和佛寺建筑发展史上放射着灿烂光辉的文化古迹之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乐山大佛风景旅游区"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山旅游定位不清晰、旅游区域狭小、旅游项目单一,是制约乐山乐山旅游业发展"瓶颈".建立"乐山大佛旅游风景区",对风景区进行正确定位和系统开发,对发展乐山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自唐贞元19年(803年)完工以来,已经有一千多个年头了.有关大佛的宣传做得不少,但较细的研究工作却不多,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笔者梳理近几年来工作学习的积累,草成此文,只图抛砖引玉.一、乐山大佛名称的演变乐山大佛是今人对大佛的称呼,大佛最早的名称并不是这样.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最早的名称产生于大佛尚未完工的贞元十五年之前.清代嘉庆《乐山县志·卷15·金石》载:“唐敕放生碑,县东凌云山足.碑久亡.明人重立石,亦多泐.记其存者  相似文献   

8.
具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乐山是我国一块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风景旅游地域,郭沫若故居等重要风景点多处。旅游资源是市域最具优势的经济资源(参见表1)。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对北江大堤石角段存在争议的堤基管涌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在对实际管涌的堤基环境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堤基的颗粒流模型,通过流固耦合分析,实现了堤基管涌发展以及颗粒流失全过程的模拟。对基岩不透水和透水2种情况分别建模,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基岩透水边界条件下管涌演化的机理,通过FISH语言编程得到了不同基岩条件下颗粒流失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岩透水条件的存在,会加速管涌的演化,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破坏险情。砂土层细颗粒的迅速移出,会引起较大颗粒的流失,在覆盖层下发生接触冲刷,对堤基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且基岩的透水作用对砂土层的影响比卵砾石层更为突出。颗粒流模拟的结果反映了管涌演化的宏观现象和颗粒流失的细观规律,取得现场试验难以测量的颗粒流失规律,证明了颗粒流方法应用于管涌模拟的适用性,为进一步采用颗粒流方法研究管涌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对管涌的抢险加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九寨沟景区和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它们的旅游审美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是难分伯仲的。但是,由于它们各有其不同的地理特征,并因此而采取了不同的旅游经营模式,从而使九寨沟景区的旅游业绩明显强于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这既意味着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的旅游经营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改进,但同时也意味着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还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可以发掘,这正好为其以后赶超九寨沟景区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pH<5.6的酸雨范围相对研究区面积比值由56.73%扩大到73.11%,pH<4.5的严重酸雨区由2.15%扩大到10.41%,2006年增幅最大;不同等级酸雨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酸雨污染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2.
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匀市区2001~2003年酸雨降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都匀市降水 pH 均值<5.6,酸雨出现频率高。降水中化学成分以 SO_4~(2-)为主。酸雨出现的频率季节变化规律为:一、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与 SO_2在不同季节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一致。酸雨主要是局地污染造成。同时,2001~2003年都匀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逐年有了较大改善。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对用煤总量进行控制,采取措施控制 SO_2污染,就能改善都匀市酸雨状况。  相似文献   

13.
酸性土壤中铝的活化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酸雨对酸性土壤性质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酸雨pH值越低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酸化越严重 ,土壤中盐基离子淋失量越大 ,铝的活化量也越大。土壤中盐基离子大量淋失 ,造成植物必要养分缺乏 ;铝的活化能够对植物产生毒害 ,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乐山大佛景区的国内客源市场特征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客源市场问卷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游客的空间结构特征、时间结构特征、旅游动机与重游率以及社会经济特征四个方面对乐山大佛景区的国内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为乐山大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客源市场规划和游客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南太湖地区酸雨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当前南太湖地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通过对该地区酸雨化学成份分析 ,论证了煤烟型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并探讨通过减少大气中酸性物质的排放来防治酸雨 ,改善大气质量 .  相似文献   

16.
根据乐山大佛景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3种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乐山大佛景区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优良率在87%以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在低浓度水平的基础上有上升的变化趋势,达到现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污染总体上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全国性的,与国人关系最密切的主要问题是水体污染,土地危机和酸雨沉降,本文以数据说明这几个环境问题短期内就将影响到国人的生存,若不加大治理力度,我们将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pH为2.0、3.0、4.0、5.6模拟酸雨对小麦幼苗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pH在3.0左右时,小麦幼苗的CAT和SOD活性最高;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的胁迫下,CAT和SOD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可以认为是小麦幼苗对酸雨中毒反应的阈值.结论: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对小麦体幼苗CAT和SOD酶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乐山历代星荟萃,产生了许多驰名巴蜀乃至中国的学名家。这些学名家大都是出自于本地传统士族大姓家族,乐山学名家的涌现普遍具有家族性特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乐山本地的地域特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化特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唐末五代时期,西蜀佛教受到统治者大力支持和当地民众的热情拥护,蜀地禅宗和密宗两派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西蜀社会各阶层有着强烈的崇佛热情,他们的奉佛信念和佞佛行为表现在建造佛寺、刻立寺碑、镌造佛像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