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林八音》是福州话韵书,由明代中叶编成的《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和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合订而成。福州话是闽方言的重要代表点之一。闽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戚林八音》的  相似文献   

2.
1980年第3期《中国语文》发表了赵日和先生的《闽音斟疑》,批评李如龙等人把《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下简称戚书)和《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下简称林书)“不加区别地当成差不多同一时代的一本书”。赵先生认为:“戚林相隔一百多年,是代表着两个不同时代语音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两本书。戚书“所记录的可能是十六世纪中叶的福州话”,林书“反映了清初的语音实际。”总之,赵先生认为戚林二书反映的语音系统是不相同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赵先生把戚林二书的韵部划分加以对比: “戚书:之 孤 须 嘉 歌 初 西 林书:箕 姑 车 佳 高 梳 街 开 催 郊 沟 山 缸 东 灯 奇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5,(6):71-76
闽东方言南北片语音差别较大,但闽东方言北片的福鼎方言语音系统却与《戚林八音》语音系统非常接近,呈现了福州话的早期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能够专心听赏音乐。2.聆听经典的民乐独奏片段,感受民乐独奏的韵味和魅力。3.能用简单语言描绘诗、画与音乐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关于《水浒传》作者有施耐庵说、施罗合作说、罗贯中说、山东罗贯中说,明中叶同名小说家说、罗著某续说、非罗非施说、、陆续完成说,综合研究这八种说法、陆续完成说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6.
池挺钦 《文教资料》2007,(19):100-102
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为了准确描写一部韵书的音系并认定其音系性质,往往要先确定韵书的生平和创作年代。《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韵学著作。论文从史料记载出发,确认了《等音》的作者马自援就是吴三桂手下大将马宝的次子,解答了以往研究者的疑问,从而进一步确定《等音》的成书时间为1673年至1681年之间。  相似文献   

7.
八音     
正我国古代乐器分类名称,远在周王时期,乐器种类已丰富多样,并根据其发音原理,制件材料以及性能的不同,分为金(如钟)、石(如磬)、丝(如琴)、竹(如  相似文献   

8.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八音定诀》是一本还没有引起学术界注意的闽南方言韵书。从内容看,它反映的是近百年前的厦门话的语音和词汇,和其他闽南方言韵书有明显的不同;从体例看,它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在闽方言的韵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对于我们了解一百年来厦门话的变化,了解闽方言韵书的演进都有很大的价值。本文试就《八音定诀》的内容、体例和特点作一个概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其真正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从明未到今天,始终存在着争议。吴承恩作为《西游记》的作者被写进文学史,而今天学者们相继提出的质疑,也足以引起学术界的思考。《西游记》作者是谁,古来有三说:一日邱处机,二日吴承恩.三日无名氏。前两者是问题争论的焦点,本文就以前二者为论。《西游记》的创作意图,古来说法有三:一日神怪小说,二日劝善之作,三日金丹证道。本文以后说为是,并详释其真。一、《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说吴承恩者.始于清初学者吴玉措.以后有阮葵生、丁晏、陆以祖等,到了近代亦有一批文人学者…  相似文献   

10.
八音麻花     
天下麻花都一样吗?当然不是!你瞧,雷老五家的麻花不仅好吃,还会发出声音,能演奏乐曲,更能帮你改变心情。除此之外,它更神奇的功能我还没舍得告诉你呢。说真的,要是能在蚂蚁街买到八音麻花,曹湾几个一定会买来一堆"孝敬"给司马老大——八音麻花改变老大的坏脾气!  相似文献   

11.
八音麻花     
听说过八音麻花店的人,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这家店。这家店用耳朵就能找到。好吃的麻花讲究的是酥、脆、甜、香。八音麻花店的麻花不仅具备这些特点.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一般的麻花嚼起来只会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八音麻花店的麻花可不一样,每个到店里来买麻花的人不是尝味道,而是先拿起一根敲一下,再拿起一根敲一下,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再买。所以,离得老远.人们就能听到店里麻花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玉林八音,又称桂南八音,因使用鼓、锣、钹、笛、箫、弦、琴、人声八种乐器演奏而得名,主要用于各种节庆、婚娶、满月、贺新屋、祝寿、迎神、祭祖、丧葬等民间、民俗活动的仪式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爱不释手。本文通过探究玉林八音的历史源流及其艺术特色,以期对玉林八音作较全面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何为古八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音”是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周礼·春官·大师》: “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韩愈《送孟东野序》: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者,物之善鸣者也。”《辞海》.“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管、籥等属竹类。”现略作分述。  相似文献   

14.
《天妃娘妈传》作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州”一词含义的考证,并根据诗词押韵特点、使用的方言语汇以及出现莆仙及众多周边的地名,得出《天妃娘妈传》一书作者“南州散人吴还初”应是莆田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结合韵书内的各种语音标记提示及现代宁德各县市方言,将《安腔八音》老本和抄本的语音系统进行分离比较后发现,与老本的音系相比,抄本的音系具有如下特点:声母系统方面,“边、波”与“曾、出”声母有少数韵字相混,“无”母部分失去摩擦性质变为合口呼声母;韵母系统方面,“辉”韵部分与“须”韵合并,部分与“杯”韵合并;中古三套辅音韵尾出现大规模混并;撮口呼韵目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清新、嫩绿,带着晶莹的露珠,永不老去的,是时间之树上第一片真叶般的语言;它在生命的早春,进发为第一声亮丽的雏音。新开的“十叶集”专栏,是一所中学在语文写作教学上的一次回眸,文学幼树上的硕果,也是我们殷切的期待。希望莘莘学子初涉写作的文字,在这个专栏里成为永不凋谢的花朵。  相似文献   

17.
《礼记音》补校许建平斯2053背唐写本《礼记者》,是南北朝时的一种音义著作。①残卷之音切,有以本字之音切破读经注原文者;有因经本不同,收异音而不列异文,致音与字不相合者;有兼收一字之异音者;有因传抄而致讹者;有为方言音者;等等。若不精加枝勘,难免成为...  相似文献   

18.
“八音”,是指我国古代的乐器,亦即古代乐器的统称。我国古代,依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作“八音”。一、金类:这类乐器用金属制成,如钟、编钟、方响、钲、铙、钹、锣等等。二、石类:这类乐器用石料或玉制成,如磬、玉磬、编磐、鸣、球等等。三、丝类:这类乐器因其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何不避曹雪芹家族之讳?乾隆二十二年秋曹雪芹开始著书。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客观作用--肯定曹雪芹原创了《红楼梦》,否定曹雪芹是《石头记》的作者。脂砚圈子读到的是《石头记》系统的本子,永忠圈子读到的是《红楼梦》系统的本子,“两个圈子”绝缘,这是红学史上令人困惑的不解之谜。应该重新探讨曹雪芹的著作权。曹雪芹仅原创了明义所见的《红楼梦》,脂砚斋组织了《石头记》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上接1999年第4期)通过前文,我们知道百回本《西游记》是古本《西游记》的再创作。那么百回本《西游记》创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很显然,是为了将人体修炼过程寓于小说之中。换言之,是以《西游记》小说为寓言,揭示千载不传的“成仙成佛”的方法。作者何以有如此的构思和想法呢?这就要归功于古本《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作者在阅读这些情节时,产生了奇妙的联想,发觉它非常接近人体修炼过程中的情景,二者之间可谓珠联壁合,恰有景自天成之妙。当然作者丰富的修炼体会,高深的道德修养,渊博的文化学识,使之一拍即合,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