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特别精采 ,生动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讨论问题时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循循善诱 ,传神地表达出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那种和谐融洽畅说欲言的氛围 ,令人为之击掌叫绝。但令人遗憾的是 ,当子路发表自己的见解后 ,作为老师的孔子有意或无意地那一“哂之” ,却让人感到有些残忍和不平。这温柔的一“哂” ,“哂”掉了孔子作为“圣人”应有的大度和宽容 ,“哂”出了古代教育思想存在的弊端和缺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正陪孔子坐着 ,孔子很自然地问起各位弟子的志向 ,孔子说 :“你们平…  相似文献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生动地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讨论政治、学术、志向等问题的情景,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也传神地展示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含而不露的教育风格。 但是,作为老师的孔子对子路的那一“哂”,却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依今天的眼光来看,那是对富有豪侠个性的学生的温柔的扼杀。 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正陪孔子坐着,孔子很随意地问起他们各自的志向:“你们平常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想干什么事情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子路就“率尔(轻…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选有苏教版教材初中第四册的阅读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五个小句(这一段文字为:"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要求考生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有一句"弗  相似文献   

5.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的家乡,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相似文献   

6.
翻开《鲁迅选集》,映入眼帘、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竟然是那不痛不痒的“据说”。擅长冷嘲热讽的鲁迅反复使用“据说”,不确定的模糊的语言包孕着确定,确定之中似乎又蕴含模糊,因此先生的作品具有内涵丰富、意蕴深邃、诙谐而又峭拔的风格。有的单独使用,有的拆开使用,有的放在段首,有的夹在句中,虽用法不同,但隐含的讽喻,流露出的调侃却惟妙惟肖。“据说”一词单独使用最初发表于《猛进》周刊的《十四年的“读经”》,对章士钊等人“读经可以救国”的谬论,鲁迅写文章批评道:“衰老的国度大概就免不了这类现象。……俄国有名的医学者梅契尼珂夫…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把“所有格”分为代词所有格和名词所有格,用来表示所有或所属关系的代词,叫做物主代词,也称作代词所有格.名词所有格是用来表示某物属于某人或某物的所有关系,它可以分为表示有生命的东西名词所有格和表示无生命的东西的名词所有格.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老师常大声地训斥学生:“不许交头接耳!”考试上,老师一声“不许交头接耳!”打破了考场的宁静。过去,没有人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今天再听起来,却有些不妥。  相似文献   

9.
丑小鸭的坎坷经历让孩子们唏嘘,丑小鸭最后变成天鹅让孩子们欢欣鼓舞.丑小鸭的坚强感动了班上所有的孩子.解读这篇童话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往深处进行一番研讨了,我对同学们说:"在人们眼中出生低贱,在成长过程中饱受身体和心理折磨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天鹅,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小天鹅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的两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0.
《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身世“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课本对此句中“教坊”的注解是:“教坊,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此注解很不详备;当讲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学生又生疑问,堂堂一位大诗人,为何与歌女同命相怜呢等等,这里有必要对“教坊”一词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1.
赖敏 《中国教师》2005,(4):57-58
有一次,我去参加小孩的家长座谈会,班主任老师重点向家长汇报了学生近一段时间的学校表现,其间说到纪律,称赞班上女孩子很听话,老师对他们非常满意和放心,而对男生则责备其诸多不是:上课耍小动作,喜欢接老师的话;下课疯玩,有时让不得人,管不住自己,以至打架惹事……最后班主任恳请家长与老师配合多费心管教。我的小孩是女生,听完老师的话似乎应该庆幸才是,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说起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模式化,缺乏个性,驯服而无创造性,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过去以“是否听话”为好学生标准的观念也普遍遭到否定。但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但是。我们是否就可以由此得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差生”的结论呢?  相似文献   

13.
崔言 《考试周刊》2011,(13):32-33
本文对《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夫子哂由"的释义分歧进行分析;提出扩大语境的阅读方法,结合《论语》全书的大语境来理解"夫子哂由"之前因后果;得出结论:孔夫子此"哂",乃意料之中的一笑。  相似文献   

14.
《阿Q正传》中语言的运用出神入化,读之每每令人拍案叫绝。这主要是由于鲁迅先生用了具有不精确和不确定性的模糊语言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起到了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作用。因此,整篇小说的语言具有含蓄,凝练,婉而多讽的喜剧风格。一部《阿Q正传》,只有两万多字,可是“似乎”这个模糊词语的反复使用却不下二十次。有的单独使用,有的连续使用,有的同其他副词互用,虽用法不同,但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个模糊词语,便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阿Q浑浑噩噩的思想性格特征、行为状态,以至人物形象形神毕肖。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当阿Q被王胡扭住辫子,…  相似文献   

15.
时下,“三好”取消与否的话题常见于报端,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本文对以“三好”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学生评价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鲜明地指出,“三好”的取消不应该停留在讨论争执的阶段,而是应该放开手脚,立即付诸行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并且,本文对我国学生评价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很有趣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有些词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不仅不符合全文的语境,也不学语符合作者的情感。例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一首诗,其颈联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如果我们单从字面理解就难以相信了:鲁迅怎么忍心看“朋辈成新鬼”?鲁迅开始用的不是“忍”而是“眼”。原来作者改“眼”为“忍”字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自己对因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青年而产生的难以抑止的悲愤之情。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忍”是“不忍”之意,全句理解为“哪里忍心看着朋友们一个个被反动派所杀害”。…  相似文献   

17.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我们在教学楱前树立了一座名为“谐”的雕塑。雕塑是一个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矗立着的立方体,由其中的一个顶角支撑着整个立方体。驻足审视,雕塑给人一种结构的和谐、力的和谐、形的和谐之美的享受。以一个字“谐”为名,即寓意我们雨花台中学的办学理念一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萌发是雨中教师意识上的升华和飞跃:这一办学理念的表述是全体雨中人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思索、创业、实践的一项初步成果:这一办学理念的确立在于它已经越来越深入地体现在学校的教学、教育和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这一办学理念的实践见之于雨中学子的茁壮成长和风采无限.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两年有数学菲尔兹奖得主到南京参观,随行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将一道小学奥数习题递给他,请他作出解答,这位数学大师看了许久,尴尬地笑了笑说:"对不起,答不出来。"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大奖,评选条件比诺贝尔奖更为苛刻,然而,这种天才的数学家居然不能顺利地解答中国小学奥数的试题,这说明什么,又能引起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呢?无独有偶,中国当代最有造诣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当有中学生慕名找来向他请教奥数题时,他一概回答:"我不懂,我不会做。"而他给中学少年数学论坛的题词是"数学好  相似文献   

19.
下面几个句子,均使用了成语“呼之欲出”,它们或来自新闻标题,或节选自新闻内容。 ①手机电视国标呼之欲出,期待为2008科技奥运添彩。 ②定调住房新国策,全国住宅工作会议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每每处在大功即将告成但“功亏一篑”的境地。比如,学生因画不好猴子的尾巴而沮丧,因折叠不出小帆船的桅杆而急躁,因列不出数学算式而抓耳挠腮,因写不出作文而泪流满面,或者困犯了错误而茫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学生是不屑一顾.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是侮辱学生“蠢货”、“笨蛋”,还是代替学生去做,越俎代庖?显然,这些做法均不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