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雷 《上海教育》2007,(6A):5-5
最近有媒体报道,某学校在综合素质测评时给不少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的学生加了3分的德育素质奖励分。校方认为,这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手段之一.“做好事加分”,短期内对“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应该是有帮助的,但这实质上是一种功利刺激,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功利刺激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纵观各中小学校,很多都存在着“三过”的误区:一是德育过度量化;二是管理过度刚硬;三是智育过度竞争。一、德育过度量化,其表现在:量化考核以分数为标尺,如学生迟到、缺课扣分,穿拖鞋进教室扣分,发现学生抽烟扣分,上课讲话扣分,打架吵架扣分……拾物归公加分,于是不少小学生向家长要钱交公,弄虚作假争得分。做好事每件加若干分,不少学生为了争加分受嘉奖而挖空心思做出好事一件件一桩桩,但这不是自觉主动的,而是受分数这个外力驱使的。学生搞清洁卫生也不自觉为一种光荣的劳动,也是为了加分,待扫除评比过后,室内外又狼藉…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媒体报道,某学校在综合素质测评时给不少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的学生加了3分的德育素质奖励分。校方认为,这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手段之一。"做好事加分",短期内对"鼓励和引导学生参  相似文献   

4.
南溪第二初级中学以《中学生守则》和“五讲四美”内容为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摸索出一套“五讲四美”活动的评分原则和方法。规定:每个学生每期入学都有品德及格分60分,以此为起点,有功绩者酌情加分,有过失者照章减分,功过分数可以相抵。每二周评分一次,实行集体报评或自报公议。班主任当众公布结果,及时记分并小结。一期结束,对优秀者评为“五讲四美”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对减分至一定程度者,则通知家长配合教育,或警告,或由学校给予适当处分。经过一期的评分活动,学校校风、校纪、校容起了相当大的变化。学生品德、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参加评分活动的526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工作之首,在对德育的考核上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品德量化考核。品德量化考核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非常普遍,有时甚至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学校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量化的科学性研究上。考核者认为,从上学到课间活动,从完成作业到做眼保健操……都体现着学生的道德品质。符合规定的可以加分,不合规定的则扣分,期末时进行统计,高分者即是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这种考核形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办法吗芽学生品德能被量化吗芽品德量化考核科学吗芽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冷静去思考的问题。一、品德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6.
王文清  高敏 《中国德育》2012,(16):55-56
教育是人的教育,同时也是心的教育。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二中学从2005年就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形成“高尚品德,健全人格”为目标,走上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最大的亮点当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其别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家长、学生...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14,(18):38-40
“加分优录”,一个广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近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分现象逐渐曝光:先有河南、辽宁等地体育特长生被质疑“分量不足”,部分学生主动放弃加分资格,后有北京、黑龙江等地涌现不少品德优秀的初高中学生,其加分难以服众,鸡西某中学的一个班就有12人获此殊荣,被人称为“雷锋班”。福建闽侯县则被曝给征地农民实施子女高考加分,报考指定高校可降20分,这项“无文件”、不公开的政策默默执行了12年,今年取消时才为社会所知……乱象不独一处。造成中高考加分困局的原因是什么?取消一切加分是否更合理?怎样通过规范管理重拾中高考政策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云南教育》2004,(2):45-45
新加坡注重提高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国教育部将原有的“课外活动”设为“课程辅助活动”是学生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参加校外组织活动的奖励分,都可计算在课程活动成绩里面,但学生必须先参加学校的主要课程辅助活动,才能为校外活动争取奖励分。如果他们在参与了校外活动以后,却不愿意参与校内同样活动的话,也不能获得奖励分。  相似文献   

9.
2014年9月22日,浙江金华浦江网友“骑小轮的大伟”的一条微博引发关注:“为了政策,我也算是拼命了!对将来的儿子说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经帮你拿到加分了!”微博下面附上了三张图,一张是自己献血的照片,一张是自己献血的8本证书,还有一张是《浦江县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实施意见》的网络截图.截图显示的内容是: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其中,献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过8000毫升加3分.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技能开发》2010,(5):110-110
上海市教委近日出台鼓励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报考高校的加分政策:凡获省市级(含省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参加本市5月的三校生高考.享受高考成绩总分加12分的政策:参加6月秋季高考.可加20分。此外,获其他奖项的学生也有可能在参加5月三校生高考享受高考成绩总分加6分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最近,到一所学校采访,看到一份学生行为规范的“打分表”,比如“上课讲废话”扣几分、“下课乱奔跑”扣几分、“广播操缺席”班级集体扣几分,反正有一条规范就有相应的具体“加分”和“扣分”标准。这样“做”到极致,效果如何呢?结果许多学生都有被束缚的感觉,做得好的学生也是为了做而做,有的学生在校内能做到,但一到校外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相似文献   

12.
量化管理是当前学校用来约束和测评学生品德行为的常见手段,其最终表现形式是量化考核的分数。量化管理条例的范围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纪律观念、心理品质等。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使量化管理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以使学生的品德行为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笔者针对量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学校德育评价工作科学化的途径,本文试就中学生品德考查量化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初步设想,望有知者予以指点和斧正。一对中学生品德考查是可以量化的对中学生品德考查能否量化?笔者认为,虽然中学生的思想正处在复杂多变、难以揣摩驾驭的“疾风怒涛期”,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查是可以量化的。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看,对中学生品德考查是可以量化的。根据品德的心理结构分析,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稳固的行为动机和相应的稳固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学生  相似文献   

14.
徐曼曼 《教育》2012,(6):31-32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以学生组成的管乐团拿了无数国内和国际大奖,每年学校招生的时候,那些身背萨克斯、双簧管的孩子在校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但是今年与往年不同,招生老师说:“今年报名的特长生数量减少了,而且质量也不如往年,合格的考生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前两年上海调整了高考艺术特长生的加分政策,原来加10分的,现在只加5分,艺术特长生‘不值钱’了,所以学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及德育大纲的实施,有关学生品德考核评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分数第一,体现德育在升学和招工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对中学生的品德考评量化表示的研究和实践已进入细则化的阶段。一些地区的学校采用量表进行品德考核评定;一些省、市采用统一的量表、测试表进行量化考核;本市有一些学校试行学生品德积分量化表示,即给每个学生一定的基础分,然后依一定标准,用适当的方法逐日、逐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位。为了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深入、科学,真正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近年来,我们努力强化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1988年,我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1991年,我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学院第三期校长岗位培训班。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回顾总结过去的德育工作,又有不少新的启示。其中在完善德育机构,量化考核学生品德行为方面感触尤为深刻。做好量化考核学生品德行为的工作首先要完善德育工作机构。为了协同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我校成立了由党、政、工、团、班主任、政治教师、年级组长、学生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我们要求每项德育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周周有  相似文献   

17.
苑广阔 《广西教育》2014,(44):28-28
正近日,浙江省浦江县网友"骑小轮的大伟"发了一条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为了政策,我也算是拼命了!对将来的儿子说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经帮你拿到加分政策了!"这条微博的背景是,今年7月,浦江县出台政策,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其中,献血4 000毫升加1分,6 000毫升加2分,超过8 000毫升加3分。(9月24日《钱江晚报》)在国内,大凡与孩子升学考试有关的,无论是加分政策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从1980年至今,在四届高初中班级搞德育量化管理试验,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里粗略地谈一点做法和体会.一、采用量化机制开展“功”与“过”的评比1、建立测评量标:根据《中学生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从日常生活规范做起,共定出20多项可直接体现学生德行的具体的考评项目.如:迟到、早退、旷课、不听干部指挥、违犯课堂纪律、辱骂他人、打架、抽烟、病事假、损坏公物、乱吐乱画、考试不及格等扣分;室内卫生、环境卫生、公务劳动、参加各种活动、黑板报评比、创新报(学生手抄报)评比等,劣者扣分,优者加分;得到班干部  相似文献   

19.
“迟到1次扣2分,早退1次扣3分,旷课1次扣5分”,“一学期来,认真完成包干区域值日工作加4分,认真完成学校的管理和检查工作加6分”。当前,在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评价中,在每个学生手上的那张计分卡里,可能多数学校都有这些内容。也难怪,如今什么都讲究个分数:高考要分数,驾驶员违章要计分数,就连地厅级干部选拔也要考个分数,学校又何以能免俗。无疑,学校德育工作引进量化考核机制,可以使德育工作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这里强调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量变而质变。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校学生品德量化管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日常品德表现予以量化处理。在量化管理中,班主任是学生品德量化的责任人,将学期德育量化考评与学生档案相结合,并给予适当表彰和奖励,能够鼓励学生的先进行为、约束消极行为,使学生在日常考评中获得评价自己的标准。但学生品行教育不是简单量化就能一劳永逸,需要各种德育活动的配合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齐抓共管,以及社会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应一步探索关于学生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