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图书出版是整顿的一年,也是发展的一年。整顿是指领导部门大力进行扫黄,取缔非法出版物,严肃批评政治上的错误,同时积极宣传与提倡保护版权,使图书出版走上正确轨道。发展是指图书出版事业在总体上向前迈进了一步。1993年全国出版图书96761种,其中新书66 313种;1994年出版图书的种数还未统计出来,但据权威人士透露,出版种数比1993年略有减少。数量少了,出书的品位有了提高,系列的图书大大增加了,装帧水平也有明显的进步。总的来看,图书质量提高了。对1994年图书出版的特点,试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中国书店1993年图书营销状况的分析研究,展望1994年的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特别是古籍出版及古旧书的发行工作)将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过去年在对出版界在一定范围内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混乱进行整顿以后,今年古籍整理与出版将进一步走向有序,古籍图书的出版在品种上可能有所减少,但书品质量、印刷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二、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竞争将更激烈。出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选题更加新颖,定价趋于合理,书籍装帧向精装化、礼  相似文献   

3.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4.
据韩国出版文化协会发表的94年韩国出版统计资料表明,继93年韩国开展“出版年”活动之后,94年出版业绩依然不凡。 发行种数 94年韩国出版新书29554种,较93年增12.3%,其中,韩国语译本出版种数5358种,比93年增565种,增长率11.7%。 分类种数 文学类新版图书6053种,占新版图  相似文献   

5.
2001年,我国一般图书的销售收入约为230亿,以13亿人口计,人均不到18元。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我们没有把书作为消费品去策划、去设计、去生产、去销售。无论是出书的人还是读书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把书看做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这种观念,既限制了图书消费,也制约了图书生产。如果集团是法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团,而是一个大出版社,是“大船”。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组建一支“舰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图书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精品,打品牌,创名牌”成为每个出版社求发展必练的“真功夫”。出版物的精品是优秀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的高度统一;是时代特征鲜明、选题内容精辟、市场定位准确的综合体现。精品不等于赔钱,出版社更多的努力应放在策划大众精品上。精品也不等于“完美”,需要在发行过程中不断听取读者意见,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进行修订充实。品牌一词,人们并不陌生,而图书品牌近两三年才被醒目地提到各类报刊上。这种品牌意识的觉醒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出版观念…  相似文献   

7.
科普图书出版已成为出版界一个新热点。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多达7 000~8 000种,但除少数已形成品牌规模效应的种类外,大部分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却是不争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针对出版工作方面的原因,通过对科普图书出版的社会价值取向、出版定位及营销方式的分析,与出版界的同仁共同探讨繁荣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途径。一、不同层次科普图书的社会价值取向与出版现状科普图书市场主要是按年龄层次划分的,而这种划分又是针对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阅读心理特征和获取科学知识的一般取向来确定的。这种市场划分是对…  相似文献   

8.
出版纪事──1994年9月1日“BIEP’94国际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行500余人出席。1一6日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中外出版社9万余种各...  相似文献   

9.
“超前意识”:现代编辑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随着现代新文化发展浪潮的滚滚前进,在我们编辑出版工作的。“理论王国”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超前意识”。尽管不少人对这个新的理论命题还比较陌生,对它的内涵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是,那些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编辑工作者,却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运用这个新的理论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这一点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超前意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观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本质是创新的。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与现代人物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出现的“长篇小说热”,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这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出版现象,在此,愿以自己的一管之见,求教于出版界同行。一、三年来长篇小说出版的主要特点笔者对1992年以来的长篇小说出版状况做了一点分析,深感这三年中无论是出版数量的增长速度,还是内容题材的丰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在加强出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作为一种专门面向农民出版发行的“农村版图书”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实践创新。它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不同出版机构协同选编用以服务农村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出版实践,通俗易懂和价格便宜是这类出版物的核心特征,这也充分反映它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农村版图书”的出版实践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读物的出版启示是:加强党的领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新农人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版本再生产,服务乡村社会中的各种场景建设,从而打通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2.
图书编辑思想是指某一图书的编辑、出版过程,用以指导确定选题、组稿、审读加工等编辑实践活动的一种理性观念。它既用以指导编辑的工作实践,又在编辑实践工作中逐步形成以至最终完善。它的形成约经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选题工作是编辑图书的一项先行的奠基性工作,最初的图书编辑思想是伴随着选题的确立而萌发、形成的。通过对图书市场需求的调查,在与读者的交往过程中,编辑隐约感到  相似文献   

13.
图书生产实施精品战略,不仅是广大群众对精神产品质量要求的必然结果,更是出版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广东出版人的切身感悟。广东图书出版业近十年的发展道路,正是对图书精品生产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探索过程,是朝着“繁荣出版,多出好书”...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书商》的有关资料,1994年英国图书出版量仍保持上升势头,达到88718种,比1993年增长7.2%。如果这一势头继续保持下去,到1996年英国出书可达10万种。较之1993年,计算机、工程学和学校教科书类有所下降。在过去4年中,唯一持续增长的是社科类书籍,由1993年的1573种猛增到3319种。下面是各类图书的出版统计,其中不包括英国皇家出版局出版的政府出版物。 小说8748种,儿童读物7080种,历史3858种,经济学3740种,医学3625种,宗教3330种,社科3319种,传记2939种,管理2864种,计算机2846种,学校教科书2730种,文学2646种,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只要突破了“图书”概念的物形束缚,把“图书”一词还原为对图书内容的指称,把屏幕作为图书内容的新的载体,而让图书内容在新载体中由图形、文字自然地扩展为图、文、声、像,从而将“图书出版”由单一的纸本出版扩展为全媒体的“大出版(综合出版)”,则“图书出版”遇到“屏幕”将不是危机而是极大的机遇.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出版,著、编、管、读各方需要相应地调整或者树立各种观念,努力改变在纸本图书时代形成的各种思维定式.一旦观念转变,就能够主动、积极地以更高的眼界看待,以更前瞻的方式解决从人才到组织结构、经管模式等各方面的新问题,使“图书出版”进入一片空前广阔的全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定位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出要“在特定的出版资源配置平台上,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在图书策划、组稿、编辑等方面提供服务。”对于民营书业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有了正式的身份,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李熙 《出版参考》2015,(8):22-23
本文所讲的“移动出版”是指将图书、报纸、杂志等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后,经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传输设备进行传播,并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阅读的行为方式.其中包括手机出版,平板电脑出版和其他移动终端出版.2014-2015年是移动出版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年份.有人说,未来的世界是移动互联的世界.这一阶段移动出版的发展无疑将人们向移动互联网世界更推进了一步.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都为以后的移动出版发展铺平了道路.具体来说,与往年比较呈现出不同特点:政策层面获得利好消息、移动终端不断扩展、各方布局移动阅读、赢利模式成熟、微传播重构出版各环节等.  相似文献   

18.
武斌 《出版参考》2010,(13):25-25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了向祖国母亲的60华诞献上一份自己的心意,中国书籍出版社也决定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出版相关的图书。经过几次选题论证会讨论,最终决定,从出版社自身定位和职能出发,编选一套反映新中国出版业60年来辉煌成就和曲折进程的系列图书“出版60年”。  相似文献   

19.
“精品”的误区与定位孟讲儒“精品”概念的引入及阐释1995年,许多出版社推出了“精品”战略计划,这是出版社经营意识进一步提高的表现,是图书出版由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的有力举措,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但是,人们对于“精品”的理解还存在许多误区:首先表现...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图书馆》2006,(4):76-77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出版社与广大农村读者必将更加注重“三农”图书的内容传达。目前我国出版的“三农”图书在内容上都有哪些新变化?“三农”图书出版热点有哪些?在2006年——“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开局之年,“三农”图书出版又有什么新趋势?本文根据2004-2006年前三季度CIP“三农”图书数据,对近三年来的“三农”新书作一盘点,以便对目前“三农”新书出版内容和方向有一总体了解,更好地服务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