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冯雪敏 《考试周刊》2010,(47):159-160
本文探讨了“近体原则”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即从时间、空间、心理及情感方面,尽量缩小与学生的差异,寻求与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二期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看,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获取知识、问题意识和协作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教师的角度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强调获取知识的过程,即“经历”“体会”和“感悟”。本文试图以“近体原则”为模式,探索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是各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运用“近体原则”,尽可能地从时间、空间、心理以及情感等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凸显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达到感同身受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它可分为时间、空间、心理及活动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与此相关的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话题;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尽量结合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学生较关注的话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中引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可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多动手、动脑,把语言课变成谈论经验和体会等交流会。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模式,采用了以话题为核心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的舞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8.
9.
“近体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缩小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体原则”作为一种思路和教学探索,它的着眼点是践行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想尽办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近体原则”,会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话题设计让学生产生一些距离感,或者不能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导致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较低,课堂效率低下。近体原则的运用力求改善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金华 《考试周刊》2014,(50):95-96
近些年来,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这一历程中,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创新,教育对象如何变化,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其被重视程度始终不够。本文就近体原则的内涵及其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名智慧的英语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材教学上。笔者在使用英语教材时,运用近体原则的教学理论,在理解和使用教材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高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是空洞地的传授英语语言点和语法点的教学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农村学生的现状,那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农村学生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近体原则,改变教学方式,缩小教与学的距离。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在教学中运用近体原则,将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本文从时间近体原则、活动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要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形成与学法相适应、可操作性强的教法,重视数学学习基本要领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并与创造教育相结合,实现学法指导的层次升华。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灵活运用时间、空间、活动等近体原则,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心智特点切入,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并当作鲜活的教学资源引进课堂,变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使学生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生本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标准》特别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新课程要求改革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换之为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于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的确确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讨论法”教学、  相似文献   

18.
“双减”是基于我国整体教育大背景提出的,主要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为学生带来较大学习难度.“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提质增效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双减”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新课改实施至今,很多教师学习吸收了新课程的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出了大胆的尝试.然而现实的初中数学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种种“低效”的教学现象,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课堂练习被“随意化”、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被“形式化”、情景创设与电教媒体被“泛滥化”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不得不引起我们初中数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它可分为时间、空间、心理及活动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与此相关的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话题;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尽量结合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学生较关注的话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中引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可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多动手、动脑,把语言课变成谈论经验和体会等交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