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全球收集的多种不同出版时期、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的情况,重点论述了19世纪早期重要的三种版本、20世纪前半叶两种重要的英译本和中国本土首个中文节译本的收藏情况、内容与版本特色等,认为中山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馆藏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共产党宣言》版本收藏,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欧美、在世界和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现通译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在伦敦问世。这是一个德文版本,其书名的英文译名则是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但我们通常称之为The Communist Manifesto。它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贾晓茹 《大观周刊》2012,(51):58-5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和深刻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习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历史文献之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前叫做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历史上《共产党宣言》中译文各版本的特征和传布情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思想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之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全世界广泛翻译出版传播.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从中国最早存世的全译本至今,共有十多个版本流传.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周陈程 《东南传播》2014,(5):136-138
本文试图梳理共产党的成立和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的新闻政策,这一时期是共产党初创并探索阶段,同时,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使得全国的报刊业发展极为迅速,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包括《新青年》、《向导》、《政治周报》等报刊的出现,是共产党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中国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人。本篇主要从其最先向中国人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他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9.
全书可分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要义、《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文化的影响和《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对中国当代现实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籍报告文学作家徐锦庚全新创作的《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共产党宣言》为线索,放眼世界,聚焦中国,生动记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足迹,以文学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化的过程。全书从小角度纵深切入,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呈现出鲜明的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特点,创造性地实现了历史思维、现实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有机统一,在当前诸多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示范意义,可谓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书写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1.
马宁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6-108
创刊于1920年11月的《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主要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共产党》月刊的出版发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2.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文《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第一人,上海早期中国共产党建党元老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党建小知识     
《云南档案》2011,(7):59-59
<正>1.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2.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3.党的第一部章程: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国宝级文物《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她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传奇呢?  相似文献   

15.
胡劼 《大观周刊》2012,(25):44-44,71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的同时。也探索了国家公共性相关的问题。本文将浅析《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国家公共性思想,并结合马恩该内容的再发展进行比较.以此为线索阐释马龙思主义国家公关性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俊华 《大观周刊》2012,(9):135-135
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后感受颇深,文章就《共产党宣言》与中华民族百年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略作浅述。  相似文献   

17.
7月12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东方讲坛”档案馆举办点第34场讲座。邀请上海市档案局副巡视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冯绍霆同志作“《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第一版在上海出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专题报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前一年即1920年的8月就在中国第一次秘密出版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报告会上,冯绍霆同志从《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出版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重要意义等方面结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经过以及对其研究利用的最新成果向与会听众做了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告中国的农民》是第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论述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的重要文章。1921年,国内能看到农民革命性,并提出农民革命运动的人,只有毛泽东、彭湃、瞿秋白等少数几个先进知识分子;文章写作笔法、表达方式与行文语句存在大量海丰方言土话,以及方言思维与表达手法,证明作者不是湖南人或江苏人。彭湃留学日本时与施存统关系密切,施存统与《共产党》主编李达经常书信往来,彭湃有在月刊发表文章的条件。彭湃在党内第一个领导农民革命运动是《告中国的农民》所提出理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过时了吗?永不过时!当年发表之后,马、恩还不断修正、充实.这种宣言生命力最强,寿命最长.因为它第一个讲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岂只纸寿千年?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作,是理论,也是新闻,属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20.
《新青年》、《共产党》月刊、《向导》周报这三份刊物是中国共产党伟大进程中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刊物。1920年改组的《新青年》完成了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化转型;1920年创刊的《共产党》月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1922年创刊的《向导》周报对推动当时国民革命运动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深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三份刊物承前启后,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