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连铮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是我国大豆育种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从1957年开始作物育种研究,先后从事小麦、马铃薯和大豆的育种研究,其中育成大豆品种30个,其中国审大豆品种9个。  相似文献   

2.
大豆孢囊线虫的育种研究及其生理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1年开始进行大豆抗孢囊线虫的育种研究,并利用一些抗源,进行了大量杂交工作,通过连续单株选拔,加大抗性好的组合群体数量、南繁北育、旱代鉴定等措施,筛选出一些高抗、中抗的品种和品系,如中黄12及中黄17等品种已正式审定推广,后两个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有一批品系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的大豆区域试验。这些品种将对推动大豆生产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油菜育种专家。他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四十多年来,领导和主持的油菜科研共育成14个油菜品种,育成品种推广面积2.2亿亩,增产油菜籽53.5亿公斤,新增产值136.4亿元。在建立杂交油菜品种选育、亲本繁殖、杂交制种、种子纯度鉴定、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以及产业化开发的科学体系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学     
烤烟“种烤分离”生产模式研究与探讨;福建省48个大麦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引入美国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大豆泛变应原profilin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位预测;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配合力分析;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的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一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并从事作物品种资源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清海教授就多次赴云南省进行小麦加代育种工作,总结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在昆明夏繁加代的育种理论和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范濂教授一起先后选育出三个小麦品种:半冬性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豫麦1号、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号和弱春性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豫麦9号,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同时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育种技术主要以常规育种为主,大豆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已经鉴定到若干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解析了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模块耦合效应,创制了一批大豆优异种质材料,成功培育多个高产、优质的初级模块大豆新品种,初步建立了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体系。未来,应继续加强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挖掘利用和创制,推动自主性整合公共数据库构建,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大力开展大豆高产稳产突破性技术和豆粕替代饲料的研究,加快分子设计育种和人工智能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突破性的大豆新品种,创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增强我国大豆自产能力,缓解大豆需求缺口。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9,(2):2
由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李艳华等精心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东生3号”,日前通过了国家大豆审定委员会的正式审定。这是继今年2月“东生2号”大豆高产品种育成后,该所在大豆育种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大豆原种是大豆的原始种子品种,是通过与同品种的原有性状产生的。它是种子繁殖,种子纯度的基本材料的典型,利用纯度高、质量好的原种种子繁育良种,定期更新的种子,是育种过程一个重要环节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豆、棉花、油菜和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和产值已超过粮食作物,是我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主要经济作物育种仍以传统育种为主,与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开展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将会带动我国育种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圣丰试验站大豆育种基地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对大豆育种小区进行遥感监测,并开展了针对大豆育种表现形态的信息解析。试验中,获取无人机载高清数码及多光谱影像覆盖约90亩育种小区,经数据几何处理实现小区高清正射影像及多光谱影像拼接。基于高清数码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大豆叶形、叶色进行监督分类,经目视判读,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6.9%,78.2%。基于多光谱影像,开展大豆长势遥感监测分级。研究表明,利用基于无人机的低空遥感技术能够实现辅助作物育种表型信息获取的需求,解决作物育种田间调查标准不统一、时效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抗除草剂大豆属于转基因大豆品种,我国已大量进口,但没有开放种植。本文结合我国除草剂大豆种植现状,对该品种大豆种植决策的因素做出研究分析,主要从大豆市场的分类选择、消费者购买意愿、国产与进口种类自由选择、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保证及生产者的自由选择几个方面为切入点,讨论抗除草剂大豆种植决策问题。在对该品种大豆种植和食用危险性没有明确证实的情况下,抗除草剂大豆种植的推广是我国大豆产业提高发展的尝试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大豆还是绿色、低碳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对保证食品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黑土地肥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大豆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创制高产、优质、抗逆大豆新种质,培育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措施,进行示范推广,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孙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农作物栽培、育种研究,造诣颇深且在业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他是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惟一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大豆及生产大豆杂交种方法"科研成果的获得者,也是在中国和美国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专利权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基金》1988,2(1):47-47
由南京农业大学马育华教授申请资助和主持的“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在大豆地方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与遗传变异、大豆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抗大豆花叶病毒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在新品种选育方面,1983~1985三年内先后育成四个高蛋白质、高脂肪的大豆新品种,并已在南京、南通地区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已达上百万亩,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一成以上。有的品种还促成了长江下游地区小麦-玉米-秋豆和小麦-水稻-秋豆复种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全年综合增产。几年来育成新品种增加的经济效益达528.6万元。  相似文献   

15.
朱惠兰 《今日科苑》2009,(13):73-73
金黄色的油菜花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花海中有一位身板硬朗的七旬老人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四川省绵阳市老科协会员袁代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袁代斌就开始从事油菜育种工作,仅退休后就选育出6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应用2004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全国166个参试品系的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对同一生态区的品系进行主成份分析.对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与纬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可分为6个特性不同的组群.组群间各性状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生态区之间育种目标的差异:不同生态区主成份个数和主成份因子不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与纬度均存在一元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1和0.2868.回归模型分别为Y=46.4183-0.1357×1和Y=18.1613+0.05014×2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及为国家区试点分布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是从事动物农业方面的研究和教学的一位老师.动物农业具体说就是畜牧业,畜牧业里研究的范围是很广的,我比较侧重在遗传育种方面,所以我想谈一下关于二十一世纪动物农业在遗传育种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7):744-745
正成果简介针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国家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葡萄资源收集评价、特异种质挖掘、果实主要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特别在优质早熟鲜食葡萄育种和高抗优质酿酒葡萄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培育出的14个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9个"京"字号系列鲜食葡萄品种早熟和极早熟,改善了我国鲜食葡萄产业的品种结构,填  相似文献   

19.
唐力  陈超  庄道元 《资源科学》2012,34(4):740-748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关于实质性派生品种的规定成为焦点问题.本文基于1999年-2009年中国21个水稻主产区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派生品种豁免制度下原始品种对水稻遗传贡献的时空变化,并运用扩展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原始品种遗传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经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9年-2009年中国原始品种遗传资源对水稻生产平均遗传贡献仅达0.25,原始品种遗传单一性并未呈逐渐增强趋势,并且原始品种遗传资源对水稻改良的遗传贡献每增加1%,水稻单产将提高1.6%.因此重视原始创新的创造与有效运用,有利于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生产水平.在育种角色分配上,公共部门应着重承担基础研究类原始创新活动,在应用基础类原始创新发展策略上,政府应支持有益于新品种不同生产特性改良的育种研究与保护政策,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20.
汪烨 《华夏星火》2020,(3):44-47
1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其中包括两个玉米品种和一个大豆品种。批准清单显示,此次获批的两个玉米品种为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DBN9936、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瑞丰125,适宜生态区域均为北方春玉米区。大豆品种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适宜生态区域为南方大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