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说来,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对人的理解假设有以下几种:(1)把“人”理解成“工具人”,即把人当做机器、容器,这种理解往往忽视人的生命灵性,把人物化了。(2)把“人”理解成“幼稚人”,即把人看成是没有主见、习惯于依赖和顺从,这种理解往往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3)把“人”看作是单纯的“经济人”,即认为人的行为都要受经济利益所驱动,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对人的理解假设有以下几种:(1)把“人”理解成“工具人”,即把人当做机器、容器,这种理解往往忽视人的生命灵性,把人物化了。(2)把“人”理解成“幼稚人”,即把人看成是没有主见、习惯于依赖和顺从,这种理解往往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3)把“人”看作是单纯的“经济人”,即认为人的行为都要受经济利益所驱动,  相似文献   

3.
校长要有学习思想、用人思想、质量思想和革新思想; 校长应有品牌意识,成功的品牌必须不断创新;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高水平学校的关键,也是校长的重要职责; 校长应把学习作为终身的需要,把创新作为持续的选择; 要做“写”校长,同时要当好“做”校长、“研”校长。主持人:回顾学校改革与发展历程,可谓是在变革中实现了学校管理与改革的重大突破,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莫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新要求,面对教育发展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在宏观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对校长根本角色作出新的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01,(4):12-13
回顾学校改革与发展历程,可谓是在变革中实现了学校管理与改革的重大突破,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新要求,面对教育发展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在宏观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对校长根本角色作出新的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由于受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和控制,结果学校一度依赖“权威”,使得学校的发展比较被动。既没有形成学校自己的个性,同时由于上级不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负任何责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权力、责任和义务的不一致。因此,不论是从权力的享受,还是从学校发展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来看,都应该对原有的学校制度进行“改造”,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建立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以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的、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学校制度。在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发了《…  相似文献   

6.
一、对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认识与理解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国内乃至全世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关于学校体育及其目的任务,国内有关论述很多,也有很多建树。就其目的而言,经历了从“技能”一“体质”一“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对于激发人们积极投入体育实践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从宏观上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孙建广 需要大家共同摆正位置,理解分担,给教育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学校积极进行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探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来自社会专业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家长的评价力量越发强势,更多的家长开始将“负担”怪罪于学校责任缺失,如学校要求多、关闭晚托班、没有校车接送、没有开设兴趣班等.家长有这样的评议理应得到理解,但为了不使学校成为“夹心饼干”,需要大家共同摆正位置,理解分担,给教育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理念。随着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使学校管理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回归到对人的尊重、关爱、理解和支持的理性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诉求。然而,由于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理解存在诸多偏差,一些学校在管理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走入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竞争力不仅与学校自身发展有关,而且与学校的宏观环境与外部竞争环境息息相关。运用PEST模型以及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的宏观环境因素与外部竞争环境,提出以“特”“高”“融”三字诀为核心的江苏高职院校发展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0.
谢柏南:浙江省慈溪市技工学校(杭州湾职校)校长。该校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宁波市创业创新教育和书法教育试点学校、宁波市学生德育工作优秀学校。谢校长曾首创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获得了全国大赛八个一等奖,引来专家共聚该校研讨“锦堂现象”。关注谢校长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特点,引人思考的不是简单的、局部的课程改革,而是改革型的校长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除专业素养、人际协调能力、心理素质等要求外,更要具备变革的要素: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动变革的意识、综合发展的实效推进能力和宏观掌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茂山 《宁夏教育》2006,(10):18-19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便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学校,也很难自立于发展中的社会。我们理解:校园文化即是发生在学校中的精神文化现象。这种“精神文化”关系到学校的过去的历史,今天的存在,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特有的精神现象狭义的理解为学校文化的一般存在形式。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学校的校容校貌、标示性的校园建筑、以及自然风光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能见得到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因此,学校建…  相似文献   

12.
“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国务院2001年6月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把学生初步具有环境意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去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又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列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可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环境素养和环保行为是“绿色学校”全体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绿色学校”的环境、生活、文化和有益于环境的方针和管理体系,对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意义。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努力构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措六:教育财政管理上从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向注重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 构筑我国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集中在宏观的管理作用上,将微观决策权还给学校.政府应该努力打造公平的、公正的、公开竞争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秩序,促进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财政管理上,必须从目前对行政手段的依赖向注重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  相似文献   

14.
沈虹 《云南教育》2009,(1):44-45
年级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如何将设立年级组这个“形”,变成推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这个“实”,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高中年级管理,要通过年级组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搞好制度建设和常规管理,增强效益意识,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环境管理,抓好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事校长工作有六年多了,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管理学校单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应按照教育发展规律,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推动学校的制度向人本管理转化,使学校制度建设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1建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系统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定向活动的过程,是学校领导带领师生员工,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共同活动的过程。优化行政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神经中枢”,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共进、相互合作、荣辱与共的人际环境,是实现学校管理以“以人为本”的首要环节。1.1校长要做为人师表的模范。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应该是高贵的、深邃的、博大的,应该对人有深刻的理解,对教育有独特的理念,对办学有准确的把握。一所学校要有生命力,校长是关键。校长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师。因此,作为一校之长要注意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6.
学校应对外部制约的策略选择——基于资源依赖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依赖理论假定组织运行所需资源无法自给自足,因此,必须依赖外部环境提供支持。组织对环境的依赖性制约了组织的发展。这样,组织也须主动地对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本文以资源依赖视角解释学校的外部制约,探讨学校在依赖性和自身独立性之间保持平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做好四个统筹 促进地方高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面临两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一是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和谐、共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不断改善地方高校自身的生存、竞争环境,保持地方高校自身的协调发展。地方高校在探索自身的发展理念方面已经形成了“分类定位原则”和“服务面向原则”。定位有宏观、微观层次之分。宏观层次,主要是要确定学校的基本发展目标;微观层次,则主要是确定发展的具体策略。宏观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微观定位体现学校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手段或方式;宏观定位主要确定学校的层次,微观定位则主要确定学校的类型或特色;宏观定位应相对稳定,微观定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经常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的“三有”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改革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有17位教师先后获得省技能大赛表彰。但在实际办学中还有“四缺”:一是“缺钱”,专业建设均依赖政府资金的投入,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耗材多,设备越来越旧;二是“缺变”,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无法跟上市场和企业的变化,对于企业与市场的变化难以追踪;三是教学环境“缺真”,机电技术教学设备和场地是真实的,但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却是模拟的,这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训练是一种“硬伤”;四是各专业知识之间“缺链”,知识点分散、孤立,没有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量化管理”是学校“科学管理”的一种手段,“量化管理”的初衷,是想通过“量化”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许多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却过分地依赖“量化”,过分地迷信“量化”的作用。有的学校在教师的工作量化中竟然引入了“学科权重系数”、“工作量计算公式”,以体现其量化的科学性。有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要面向世界 ,就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社会 ,融入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汲取一切有益于学校发展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术 ,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学校管理人员 ,努力工作构建学校“高、特、美”的形象 ,即“高”:高质量、高效益、高层次 ;“特”: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美”:心灵美、言行美、环境美。一、宏观统筹 ,树立战略观念我国学校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 ,比较重“战术”,即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 ,打突击战 ,追求短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