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本文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而对儿童的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不同侧面的影响,特殊家庭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亲子依恋以及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调适方面,对有关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亲子关系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又是亲子关系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的影响和亲子关系对儿童不同侧面的影响以及特殊家庭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影响等方面,对有关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关注婴幼儿教育和综合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一项重大的教育计划和重要的任务。与西方国家相对比,我国家庭早期亲子关系中权威型父母普遍存在,有的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有的父母没有能力或顾不上照顾孩子,有个别父母还会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等。西方相关研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是,应建立亚平等型亲子关系,定期与孩子沟通;用科学的育儿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对婴幼儿教育的师资培养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萍 《重庆师专学报》2010,(1):134-136,156
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文章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儿童行为对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双向作用的研究等方面对有关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我国本土化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人们往往比较重视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早期影响而忽视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价值,事实上,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其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与亲子关系相互平行的、不可替代的儿童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教育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一方面给特殊儿童提供心理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因此,为特殊需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以构建良好亲子关系为目标的早期干预服务意义重大。亲子关系干预是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关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亲子关系干预,并提出了干预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青少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亲子关系作为“第一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儿童期到青春期的不同阶段,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青少年发展都有不同影响,包括亲子依恋、亲子冲突、亲子亲合等.父母和子女自身的特征均会影响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此外,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其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能减少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而言.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各区幼儿园867名2.5岁~3岁幼儿的主要抚养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主要抚养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抚养的焦虑情绪及家庭结构对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针对调查结果,研究者提出提高主要抚养者对社会性发展的认知度,加强主要抚养者的情绪控制能力及良好行为方式的榜样作用,完善家庭结构并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育儿风格,以促进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心理障碍,很难适应社会。在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中,亲子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本文从不同侧面论述了亲子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他们的工作使亲子关系第一次成为精神分析学家们关注的核心。温尼科特(1896—1971年)运用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观点来解释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其实质是从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角度研究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理论,不同于克莱因和安娜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圜然而,无论在温尼科特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还是在他作为儿科医生与儿童精神分析师的临床工作中,游戏都是其关注与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父母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大量研究也表明,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方面地接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的气质、问题行为及其他心理病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与父母建立的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儿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家、与父母的关系?2007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父母在与子女互动时常会出现因电子设备而分散注意的低头行为。父母低头行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破坏亲子关系的危险因素。为了明晰学前儿童家庭中父母低头行为的危害,考察父母行为与儿童个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618名学前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的联系及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能够负向预测亲子关系,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减少父母的低头行为、提升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在儿童各方面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揭示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说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中父母自身的特征及与孩子的人际互动等等对孩子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其次,揭示家庭因素中诸如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后,阐释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起着中介与调节作用.这充分说明应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6.
气质是个体出生之后就具有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人格特征,对儿童未来的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用神经解剖、电生理、脑成像、神经生化与基因分析等技术,儿童气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日新月异。除了生物学因素外,非生物学因素,如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气质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养育者与教育者应理解并尊重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把握儿童气质发展的关键期,整合基因、脑、个体经验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用关爱促进儿童气质的良性发展,同时重视艺术教育对儿童气质发展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并结合儿童早期教育实践,提出了早期教育应遵循心理发展的理论,以避免儿童形成不良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474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女童的社会能力水平显著高于男童(t=2.08,P<0.05);民主型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r=0.51,P<0.001),与儿童社会能力显著正相关(r=0.60,P<0.001),而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均与亲子关系显著负相关(-0.47相似文献   

19.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般的观点是,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亲社会性的发展。而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儿童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亲子沟通作为实现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在理解与青少年个体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时。研究者们大多考虑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家庭、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亲子交往与儿童人格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人格的早期生成主要取决于父母,是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亲子交往中将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注入了儿童的心灵。因此,发展儿童人格中的自主性向度必须有效地建立起民主的亲子关系。 1、尊重——自我确认传统亲子关系的一大弊端是父母对子女的占有性,这种占有性剥夺了子女的基本权利,将其物化为私有财产,从而消解了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其陷入僵化的“无我”状态。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立足于自身的时候,才在自己的眼里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算是立足于自身。”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人的个体本质的根本体现,自我意识的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