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对新闻传播的"集大成",和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把关人",还要成为信息的"整合者",使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报纸的质量及销量,这就对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1,(8)
"新闻真实"是一个应该被当下数字新闻研究高度重视的"古老的新问题"。尽管新闻学已对此做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偏向于把"新闻真实"理解为对传统新闻媒体及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从新闻业自身发展与演化规律出发,尤其是针对数字传播语境的新挑战,阐释"新闻真实"观念的研究仍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回应了对新闻真实的一些常见怀疑观点、分析了新闻真实对新闻专业化和数字新闻再专业化的意义,设想了我们如何可能在数字新闻学研究中继续关注和重新思考新闻真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闻真实"的新定义。本文呼吁学界应对"新闻真实"这个规范性理念进行更进一步的阐释和研究,以便在数字新闻再专业化的关键历史时刻为新闻实践创新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闻编辑的“放”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担负着宏观策划、微观指导,对新闻信息进行“再认识”、“再创作”的任务。本文试就新闻编辑的“放”与“收”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记者发回来的新闻稿件大多都是成品,但对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却是未经加工的新闻素材。这就要求电视台的新闻编辑能够对这些"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以达到电视新闻栏目的播出要求。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有了新的拓展,因而有必要重新全面认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本文认为,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新闻编辑要制定编辑方针,策划、组织新闻报道活动。第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整合各项采编业务,制作新闻产品,对新闻内容进行最重要的把关。第三,是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再创作。第四,是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一次鲜活创新。2014年12月初,中宣部对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进行动员部署,以推动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努力打造"走转改"升级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项开展三年之久的"走转  相似文献   

7.
安娟 《新闻传播》2012,(9):63+65
在以电视为介质的所有语言传播活动中,新闻播音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不仅要求播音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还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播音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要锻炼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的理解,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进行即时的艺术创作。本文讨论了新闻播音中的"再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即派出多路记者,率先推出了"走基层"电视新闻报道,并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栏目中集中播出。笔者以央视新闻频道的"走基层"报道为例,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即:报道的常态化,采访、播发的规模化和表现手段的纪录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基层"报道可能引发的新闻理念革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郎立斐 《东南传播》2013,(1):120-122
新闻界特别是广播电视系统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在改变电视新闻的理念和表达方式。本文试图针对采访习惯、新闻理念、新闻伦理等方面对"走转改"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更加广泛深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生新闻遍地开花,各大媒体上都能寻觅到其身影。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置身于百姓立场,对热门社会事件进行评论,充分体现出对百姓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发展使地方新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民生新闻也努力寻求与时俱进的新路,以契合时代需要。而"走转改"活动的实施无疑为民生新闻指明了方向,成为其发展、改进的根本所在。本文立足于当下的"走转改"活动,分别阐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深刻要义,以阐述"走转改"对民生新闻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共在浙江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新闻活动。中共在浙江的全方面、多层次的新闻活动是其他地区所不多见的,为浙江和全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共在浙江新闻活动的开展和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中共浙江各级组织对新闻活动在抗战事业中作用的重视。对抗战时期浙江中共新闻活动的认真梳理和再研究,将丰富中共党史和中共宣传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允 《记者摇篮》2008,(3):34-35
一、何为新闻伦理新闻不是"有闻必录"。那么,"录"与"不录"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录"才能尽量准确地体现新闻价值?在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背后,相关法律法规的他律,成为约束新闻活动的有形规范;新闻职业道德的自律,则成为规范新闻活动的无形约束。新闻伦理的提出,将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与建设,放到了世人审视的砧板上。所谓新闻伦理,是新闻事业整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编辑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对整个新闻的掌控,更需要在已经编辑完成的新闻稿件下进行"再创作"。只有通过"再创作",新闻稿件的创新编排以及内容的新颖才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本文将结合电视新闻编辑与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进行思考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陈丽 《新闻窗》2013,(6):87-87
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指挥"与"总设计",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是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新闻编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保持优秀的职业素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平民化、速度快捷、范围广泛、互动性强,使新闻传播活动有了"零时差"的时效性、生动开放的互动性。另一方面,这些特点也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不良现象提供温床。反转新闻就是一个重要表现。本文以"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试图浅析反转新闻中的新闻真实性原则与自媒体的自我修正功能,并呼吁全社会媒介素养及法治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蔡林杉 《传媒》2021,(10):91-93
传统媒体时代,"在场"是新闻生产的既定要求,也是新闻生产者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数字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新闻生产生态,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弱化新闻生产者的在场价值,出现了"后在场"现象.新闻生产者"后在场"背后的复杂性值得深入探究,需要强化现场新闻意识和新闻真实的价值,针对相应问题进行再思考和矫正.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自此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正式拉开大幕。对于从事农业新闻的电视记者来说,深入农村基层采访本是常态,可是如何转作风、改文风,采访、写作如何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农民朋友们的共鸣呢?本文将阐述"跑农村"的记者在"走转改"中应该把握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8.
"政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类型,具有启迪民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以"任仲平"笔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刊发的评论文章《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具有独特的写作特色。"任仲平"作为《人民日报》的政论品牌,无论是议题选择,还是构思布局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当前的新闻评论写作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9.
《东南传播》2016,(4):155-157
<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研究的"定盘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新闻本质、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生命力和指导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闻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框架前提。对于新闻理论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定盘星",具有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在对2021年中外数百篇有关新闻创新实践与理念的论文、报告和文章进行系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对2021年全球新闻创新现象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一理论报告以"新闻环境—新闻主体—新闻创新行动"为分析框架,通过"新闻行动者网络"和"新闻创新行动类型"这两个分析工具,报告了新冠疫情、技术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