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傲慢与谦逊     
<正>公元前589年,齐国的齐顷公集结大军入侵鲁国,鲁国倾全国之力也无法抵挡,于是向卫国求援,可卫国的军队也被齐军打败。为了挽救国难,鲁国的大臣臧孙许和卫国大臣孙桓子马不停蹄地前往另外一个大国晋国求援。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非常想再创晋文公时期的辉煌:当年晋文公在位时,晋国的国力强大,晋文公也成就了霸业。  相似文献   

2.
不耻下问     
枫叶 《下一代》2010,(7):40-40
【语出】:《论语·公冶长》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文】:形容向学问或职位比较低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 【故事】:在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他非常聪明,而且特别好学。他虽然很有才能,但他从来不显示自己,特别谦虚。他在卫国有很高的声誉,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让后人向他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他有个学生叫子贡,  相似文献   

3.
【题解】曹刿是鲁国那时的一个“士"。在春秋时代,士是统治阶级最基层的,分文士与武士,士上面是大夫,卿,相。当时是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伐鲁是报鲁国曾拥立其兄公子纠的仇恨。这是前二年的事:齐襄公死了,诸公子争立,鲁国人保送公子纠到  相似文献   

4.
自惭形秽     
【解释】: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晋代有一位知名人士叫做卫玠,他五官端正,相貌不凡,有一种特别的姿态和风采,从年幼说话、走路、待人接物便与一般孩子不同,人人见了都很喜爱。有一天,母亲在给他梳头的时候说:"你是卫国第一美男子,随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卫玠惊愕地看着母亲:"我真的是卫国第一美男子?"  相似文献   

5.
鲁婴泣卫     
《教育》2013,(9):60
春秋时代,鲁国有位女子名唤鲁婴,生得聪明伶俐。一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群少女聚集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讲故事。大伙儿正玩得十分开心的时候,鲁婴却哭了起来。大家劝慰她时,鲁婴说:"白天我听人说,卫国王子的品行不好,喜欢打仗,缺少爱心,刚才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卫国王子的品行不好,这跟我们鲁国有什么相干?"鲁婴听了说:"去年,越王勾践为复仇而攻打吴国,鲁  相似文献   

6.
道听途说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求解驿站】路上听来的消息,又在路途中向别人传播。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或不可靠的消息。【活学活用】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明:"根据____而下结论是极不负责的态度。"【妙语点拨】孔子曰:"道听而涂(通"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说,从道途中听了没有  相似文献   

7.
节选文段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节选自《论语·子张》)注释(1)叔孙武叔:姬姓,叔孙氏,名州仇,谥号曰"武",史称叔孙武叔:鲁国大夫,三桓之一。(2)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姬姓,子服氏,名何,字伯。(4)百官:孔府房舍。  相似文献   

8.
成语汇     
<正>枕戈待旦【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求解驿站】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时刻。指准备着、警惕着,以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活学活用】这些可敬的卫士,枕戈待旦保卫着祖国的边疆。【历史小贴士】西晋有两位有名的将军:  相似文献   

9.
弓矢相济     
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①,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②弓,何以往③矢?非矢,·何以·④中的?"令合⑤弓矢,而教之·射。(选自先秦·胡非《胡非子》)【注释】①善:很好。②非:没有。③往:射出。④以:凭,凭借。⑤合:合并;合起来。【文化常识】释"令"。"令合弓矢"句中的"令",意为  相似文献   

10.
灭此朝食     
<正>1.公元前589年的春天,齐军进攻鲁国,占领了大片土地,接着又击败了卫国的援军。指挥这次作战的齐顷公非常得意。2.鲁、卫两国都派使者向晋国求救。晋大将郤(xì)克奉晋景公的命令,率领八百辆兵车,前往救援。路上,还会合作了鲁卫等国军队,浩浩荡荡,声势壮大。3.但是,齐顷公仗恃不久前获得的胜利,并未把晋、鲁等联军放在哏里。当双方在鞌(ān)地相遇时,齐顷公急于决战,企图速胜,就向晋军下战书,约定来日清晨较量。  相似文献   

11.
一孔之见     
【拼音】yīkǒngzhījiàn【出处】"持①规②而非矩③,执准④而非绳⑤,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⑥。"(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礼记·中庸》)【注释】①持:拿着。②规:圆规。③非矩:否定曲尺。④准:水平仪。⑤非绳:否定墨线。⑥权衡:全面地比较衡量。  相似文献   

12.
《赵氏孤儿》的故事见于《史记·赵世家》。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屠岸)"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赵氏府第),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而在《史记·晋世家》中却是这样记载:晋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日:‘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这两处记载并不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需要看赵武之前的赵氏谱系。赵人的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  相似文献   

13.
投笔从戎     
<正>【原文】投笔从戎【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人物】班超是东汉一位很有名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相似文献   

14.
<正>【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故事】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性格直率勇敢,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  相似文献   

15.
【群文议题】寓言中的对比【教学选文】《群文阅读1+X》第五册第五单元文本:《龟兔赛跑》《寒号鸟》《驮盐的驴》《叶公好龙》【文本价值】感知寓言中对比的精妙,知道对比分"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和"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明辨是非,学习语用。【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6.
【孔子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还整理“六经”(《诗》《书》《易》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8384页。【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周长。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实录】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一)谈话引入师:板书:周。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有口皆碑     
【原典】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太平安禅师》【释义延伸】有一天,永州的太平安禅师坐在佛殿的主座上,向僧人们宣讲:"每一种货物,贩卖时价钱的高低,都离不开市场的制约。听说镇州的萝卜贵极  相似文献   

19.
拾穗者     
【时期】1857年【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规格】83.5cm×111cm【材料】布、油彩【藏处】奥赛博物馆(法国巴黎)《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的、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人们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体会。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  相似文献   

20.
明星     
【读音】míng xīng【出处】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庄子·盗跖》)【释义】亮度明显抢人眼球的星星。这是明星的本义,现在已经用来比喻艺人、运动健将、劳动模范等名人或者品牌企业、珍贵动植物等。【追"星"趣谈】某天晚上,在翻阅《现代汉语词典》时,我无意间发现了词条"发指"下的一个例句,正是笔者引用到"出处"中的那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