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因素中,“教师”永远是最重要的: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自然会乐在工作中。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对学生的温柔对待,也许就是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转折点,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会使一位教师乐在工作中。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却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如果教师失去热爱,学生成长有何期待?“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爱学生之我     
爱是教师进行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交给学生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 ,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种伟大的师爱之时 ,就会转化为与教师的教育和要求相一致的自觉行动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教师 ,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呢 ?我认为 :  第一 ,爱学生 ,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 ,这是关爱学生 ,从而了解学生的前提。不了解学生 ,就有可能使爱心错位。苏霍姆林斯基说 :“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学生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任婕 《学子》2014,(10):98-98
一、带着真心"求真务实"对待工作,"真心实意"对待学生,用真心做教师。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火热而真诚的心。二、携着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相似文献   

5.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维系成入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纽带是爱。教育不能没有爱。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真正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凡教师缺乏爱,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一定是不完美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课余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会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一起参加他们的游戏或  相似文献   

7.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学生的成长、家长的厚望、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计划的实施,最后都要落实到班级管理上,落到班主任教师的肩上。俗话说: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班主任教师怎样才能把几十个“小世界”统一成一个团结、进步的整体呢?作为班主任,我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渴望的心态去期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因…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正确引导,这种引导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管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以说,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怎么做到爱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师爱对学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关爱学生,撒播师爱。对班主任而言,爱心是最好体现是耐心。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偶然犯错误难免,这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要正视学生的缺点、错误,能以宽容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有人说,爱一个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几年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而爱一个有缺点的孩子,才是教师爱心的真正体现。我班有位学生张旭,由于成绩过差,跟不上课,经常违纪。而被迫随班复读的一名学生,由于该生在家娇生惯养,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教过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师来说,用力是尽职,用智是敬业,用心是境界。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因被爱而学会爱。教师的伟大不在于爱那些人见人爱的孩子,而在于爱那些“不可爱”但需要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个学生,即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真爱就是无私的爱,真爱就是真诚的爱,真爱就是博爱。教师只有真爱学生,才能开启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2.
爱是什么?爱是一门艺术,是宽广博大、细致入微的;爱是宽容,宽容孩子的一切;爱是信任,信任孩子的全部;爱是付出,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教师要以爱生为基础,用圣洁的爱塑造学生圣洁的灵魂,让爱心走进每个学生的情感世界,因材施教,因人施爱,教师真诚的、理智的、健康的爱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3.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赫亚静 《考试周刊》2013,(98):171-171
<正>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培养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身为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般无私地关爱  相似文献   

15.
<正>《赏识你的学生》這本书曾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感觉到赏识教育的伟大,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只有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父母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教师的爱却给了别人的孩子。那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班主任,究竟应该怎样关爱班里的每一  相似文献   

1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体现师爱呢?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这个特殊的岗位,尤其需要对孩子有着神圣的爱,那就是师爱。爱,意味着无私地付出,意味着默默地奉献。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理应爱每一个孩子。在育才路上播撒爱心,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8.
樊希玉 《教师》2010,(5):54-55
教师成长.师德先行。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爱生、爱岗、爱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重要支柱。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笞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爱好)。教师只有用尊重和爱去教育孩子,孩子才会爱教师,并接受教师的教育。班主任必须善于体贴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为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走进他们独特的心灵世界给予帮助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