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把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军 《中国教师》2008,(10):50-51
<正>自2001年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围绕新课程精神与指导思想,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贯彻学习,新课程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逐渐被一线教师所接受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一大批优秀  相似文献   

3.
裴海鹏 《学周刊C版》2011,(11):164-16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有关教育部门对广大教师进行的相关培训.也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数学教师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指导下.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认真学习课改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在师生角色转变、情境创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改进学生数学观,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时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掌握多少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生物教学,要求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和评价观,以适应新时期、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教师的教学观。这个新的教学观,就是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课中有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以真实的情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卷入"教师所预设的有效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起,全国已实行新课程,新课程的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期待着教师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我们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实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课堂,而这种吸引力、亲和力主要来自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其实质是教师的一种学生观。  相似文献   

9.
金鑫 《小学生》2013,(9):118-118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发展观、教师教学观等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上,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践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评价上,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功能;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等。因而,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动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师的脑海中逐步确立和巩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随着转变。新课程教育教学重点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将成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课堂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李冬芹 《成才之路》2013,(34):79-79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教学、研究性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原理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采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期待着教师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正成为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意识,把课堂教学的实效作为教学的重头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 一、预设生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魂和重心,语文教学目标需要预设生成,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潜心钻研教材,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如何从刻板的理论教学中走出来,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笔者就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些粗浅探讨,谨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构建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我们政治教师必须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的新课题。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探究,使学生成为富有个性,能创新、会终生学习的新时代劳动者。这就迫使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形势下不断探讨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立强 《学周刊C版》2010,(10):164-16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巧妙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对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设计要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此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长期受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应在教学中探索和实践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学就是指教师在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各科教学都进行着大量的探索和尝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创新教学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刘桂宝 《学周刊C版》2010,(4):173-17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巧妙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时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设计要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此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