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琵琶行》和《长恨歌》一样,千古绝唱,脍炙人口,都是白居易的长篇名作。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当时流传甚广,市井街巷无不书,稚童妪叟无不道。白居易逝世时,唐宣宗还写了“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路,一度思卿一怆然”。白居易的诗在当时还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现留下的诗还有近三千来首。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之衡在上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和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齐名。白居易把它列入感伤诗一类中。白居易对这类感伤诗是这样解释的:“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与元九书》) 唐宣宗李忱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吊白居易》)可见《琵琶行》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了。著名戏曲家马致远曾把《琵琶行》改编为《青衫泪》;清代戏曲家蒋士铨将《琵琶行》改编为《四弦秋》,可见对后来的影响之远了。  相似文献   

3.
李承统 《现代语文》2008,(3):116-116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就《琵琶行》的“整体感知”中,对于诗歌所塑造的琵琶女形象,由她的生活经历,认为白居易借此“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又从白居易谪居卧病浔阳城的自叙中,认为“诗的最后他没说出遭贬的原因——这是无须说明的。在封建社会中,直言敢谏的人,其结果只能如此”。以上两点,将诗作冠上了具有批判封建社会制度的价值,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忆江南》是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词三首》中的一首。对于这首词,《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简说指出:“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相似文献   

5.
《井底引银瓶》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元代白朴根据它提供的简单情节敷演成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为元杂剧中四大爱情悲剧之一,影响甚广。但是,白居易原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认为,诗的“作者一方面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上,对自由婚姻加以劝阻;而在封建礼教和爱情的冲突中,对受迫害的天真少女又寄予同情。”霍松林著《白居易诗译析》说:“在客观上,这首诗是有暴露封建  相似文献   

6.
看是平易 其实精纯——说王禹偁《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禹偁(954—1001)的这首七律《村行》,平易自然而形象鲜明地描述了晚秋黄昏时候和平宁谧的山村景象,表现了他喜爱农村风光和怀念乡土的感情。清代文学家赵翼在他的《瓯北诗话》中,评论白居易诗“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工夫又锻炼至  相似文献   

7.
在白居易的诗作中,《长恨歌》与《琵琶行》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两首。不久前还有一位华裔作家在巴黎以两诗为词谱写了“东方咏叹调”。这两首诗虽可同入“咏叹调”,但一则咏史事,一则抒心曲,作者自处是很不样一的。写作《长恨歌》时的白居易处于“十年之间,  相似文献   

8.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和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齐名。唐宣宗李忱说:“童子解呤长恨曲,胡儿独唱琵琶篇。”(《吊白居易》)可见《琵琶行》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了.著名戏曲家蒋士铨将《琵琶行》改编为《四弦秋》,可见对后来的影响之远了。  相似文献   

9.
在现存的白居易2,806首诗歌中,涉及到妇女问题的不下百首,单在“讽谕”诗中,就有26首之多。如此关注妇女问题,在中国古代诗人当中,确属罕见。也就是因为这些诗,白居易受到了一些人的攻击与指责。与他同时代的杜牧在《李戡墓志铭》中,借李戡之口攻击这些诗是“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并恶狠狠地说:“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人。”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也说:“迨元日起而后将身化为妖冶女子,备述衾裯中丑态,杜牧之恶其蛊人心,败风俗,欲施以典刑,非已甚也。”今人裴斐在《无白雌黄》中则指责白居易“对待女性”“残忍与伪  相似文献   

10.
《卖炭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公元七七二年——八四六年)壮年时期的名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个卖炭老人横被劫夺的不幸遭遇,尖锐地揭露了宦官依仗权势掠夺民财的暴政,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李唐王朝经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后,国势渐趋式微,到唐德宗、唐宪宗年间,更是政治混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八○八年),白居易被调回长安,经过殿试,授官翰林学士,不久又被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是谏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歌三千多首,数量为唐代诗人之冠。他又是一位具有高度音乐修养的人,对乐舞有特殊的爱好。他曾在诗中写道:“本性好丝桐”(《好听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船夜援琴》),经常是“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食饱》),“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对酒自勉》)。白居易一生,曾写过乐舞诗一百多首,其他诗中涉及乐舞者尚不在内。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对白居易的乐舞诗和他的乐舞美学观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文集》含有回忆录的要素。白居易有反复回顾某些时点的感慨与感触,层层累积起“时间层次”的倾向。在一首诗中,白居易再三运用“依旧”一词。并用“重过”“重到”“重寻”作诗题,表现自己的回顾癖。在复数诗中,他“隔一段时间就反复回顾某种感触、感慨,用文字将它固定在诗中”。在其《文集》七十五卷的编辑过程中,则表现出更复杂的“时间层次”。白居易以文字为媒介与远离的友人、死别的友人对话,通过文字与过去的自己对面。我们将《文集》当回忆录来读,也可以超越一千年的时间与他再会。  相似文献   

13.
美人:张九龄《感遇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佳人: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倾国: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粉黛: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佳丽: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玉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  相似文献   

14.
方东树《昭昧詹言》在中唐诸家中为白居易留了一方天地。他开篇即以“白傅”呼之,从其生平遭际来看,他与曾身居高位的白居易有着天然的隔阂。在选评白居易六首写景诗、三首寄赠诗时,他以“文法高妙”“兴象高妙”“用意高妙”作评点,与稍早一点或当时的诗坛大家相比,他有所纠偏,亦有所缺漏,这也是他力图调和唐宋诗之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李斯《谏逐客书》一文流传广泛,颇受后世青睐。然而《史记》首载该文而未赋予题目,《文选》将其题为"上书秦始皇一首"后,其题目一直变化多样,未有定名。从汉代至清代该文一共出现了十一个题目,且在各种选本和提及到的古籍中称法混乱。可见,《谏逐客书》并非一开始就被称为"谏逐客书",而是因为"谏逐客书"这一题目在数量或质量上有其领先优势,才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定名为《谏逐客书》。  相似文献   

16.
《长恨歌》的创作意图从《长恨歌》的创作经过来看,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很明显的,正如陈鸿《长恨歌传》所说:“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就是说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是有感于明皇贵妃之事,并寄托自己讽谕最高统治者,垂谏诫于将来之意。这是符合白居易的世界观和一贯的文学主张的。白氏也认为《长恨歌》寄托了自己的讽谕谏诫  相似文献   

17.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教学这首诗,要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先生《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见高中语文第五册)在评析辛弃疾《鹧鸪天》《西江月》两首词时,采用“上半阕”和“下半阕”来指称上下词段,是否妥当?阕,本谓祭事已毕而闭门。《说文》云:“阕,事已闭门也。”引申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五册《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中,作者朱光潜把《忆江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句中的“蓝”解释为蓝颜色,笔者以为这是不正确的。《辞海》中“蓝”有四个义项,其中“植物名。有多种。如蓼科  相似文献   

20.
<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看出来了吗?白居易在《赋得古草原送别》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学过这首诗的同学都知道,“离离”是用来描写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景象。因此,“离离原上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