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来咨询:儿子今年13岁,在小学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学校里有什么事常回来说给爸爸妈妈听但是近一年来,特别是上中学后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长高了许多,而且人也变得怪怪的了回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说话父母问他也不愿多讲,多问几句就显得不耐烦,动不动就说:“烦死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批评他时不是顶嘴就是掉眼泪,昨天他爸气得打他,没想到他竟然跟他爸对打起来!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要怎样去教育他?这位母亲的困惑是很有代表性的,因为…  相似文献   

2.
赵凯 《家庭教育》2011,(11):28-29
孩子的疑问——父母是不是不爱 我 “爸爸每次回家就对着电脑,我跟他讲讲话,他也总是心不在焉的,说是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要做。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了呢?为什么我和他讲话他那么不耐烦呢?双休日也总是加班不陪我玩,别的同学都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少年宫、去公园,可我的爸爸却总是没空!”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看过《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后,知道了父母为什么经常对我们孩子撒谎。黑格尔曾说:“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我们应注意,黑格尔所说的“真”只是美学的概念,是生活本质的真实,是抽象意义上的“真”。往日里,父母常常在早晨叫我们起床。那时可能是6:50,可他们却偏偏说是已经7:10了,这不明摆着是撒谎吗?儿童的心灵是纯真的,一有什么立即就能学会。儿童的撒谎不能不说是受了点父母的影响。可如果要问他们为什么对我们撒谎时,他们却又说:“这是善意的谎言。”看来要分清谎言的真、美…  相似文献   

4.
胡红 《黑河教育》2013,(1):20-20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也曾脆弱过,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走向孩子们眼中所谓的“大人”。我们小时候种种有意义的往事,依然在各自的心头萦绕。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听到“代沟”这个词,我们也深深记得小时候每次和父母闹得不愉快,也曾发出感慨,为什么大人就不能理解小孩子,为什么大人和小孩子之间永远存在距离呢?参加工作以后,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跟我诉说他们和父母之间那条不可逾越的代沟。在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类似的话题是否引起人们的重视呢?  相似文献   

5.
Alice 《母婴世界》2013,(8):124-125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渐渐开始懂得了什么是钱,懂得了钱可以买到他们喜欢的东西。于是,许多宝宝开始跟父母要钱了,开始是1元、2元,慢慢地变成了10元、20元:而有的宝宝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好意思开口跟父母要钱买,此时,父母到底要不要给?即使要给,又该给多少呢?  相似文献   

6.
禹田 《小学生时空》2010,(10):55-55
快乐导航:看看我们的周围,你会发现我们已完全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变生活,实现众多遥不可及的梦想。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火焰为什么总是向上?为什么水烧到沸点,温度就不再升高了?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相似文献   

7.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9):56-58
孩子总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我儿子15岁了,现在我和他对话时,他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每天上网不要超过1小时,他就说谁规定的?为什么你们可以随便上?他经常说大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活动,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我应该怎么说服他呢?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为什么孩子不跟我说话了? 儿子读初二,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回家。我发现这孩子在家只看他的宝贝电脑,两天总共也没跟我们说上三句话!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爱跟我们说话了?那个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东问西的好孩子完竟跑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爱     
橙橙 《家庭教育》2011,(7):52-52
从何时开始,曾经无忧无虑的他有了那么多秘密,常常一回家便关上他小房间的门,“砰”的一声,也似乎,对曾经无所不谈的父母关上了心门。为什么从那时起,孩子和父母不再无话不谈?为什么从那时起,孩子变得特别敏感叛逆?为什么从那时起,孩子开始有了许许多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留守学生.五岁时父母就外出务工了。他们很少回家,我和弟弟长期住在亲戚家。弟弟今年14岁,逆反心很强.前几天还逃课,准备出走,我和亲戚好不容易把他找了回来。我们没有打骂他,很平静地和他交流。慢慢地,我发现他变得很陌生.跟以前本分听话的他简直判若两人。我以前会跟他争电脑玩或者指责他,现在我觉得自己作为姐姐很不称职,所以不再说他的不是。甚至不知道怎样和他相处了,小心翼翼的,生怕他还会离家出走。我不知道我该管柬他还是放纵他?  相似文献   

11.
Cindy最近有件事很困惑.就是她一到男生面前,就变得很不自在.不知道怎样跟他们谈话交流。曾经自己还跟他们一起嬉笑玩耍,为什么现在却变得“扭捏”起来了?Cindy心中很是不解,Brad对此又有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月 《师道》2008,(3):41-41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也不跟父母说话?有没有可能不是父母的错,也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话说坏了”? 在面包店选购面包的时候,身旁蹦跳着走来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他的身高刚好与最低层的货架齐高,拿取食物顺手方便。他身后马上响起了一个制止的声音:“放下!”  相似文献   

13.
经典微博     
《大中专文苑》2014,(12):76-77
微感悟@雪域高原摄影人:父母最大的感伤,莫过于看着家里孩子一个个离开,洗漱台上不再摆着他的牙刷,阳台上不再晾着他的衣服,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听见有人在身后喊爸妈,猛然回头却只是茫然张望,总有一天他们会老去,他们不再理解你所学的东西,所以,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就像小时候他们对你那样。  相似文献   

14.
女儿长大了,为什么不再像小时那样依赖、信任妈妈呢?妈妈在失望、伤心之余,是否也应想到孩子有她的成长规律,要有新的交流措施呢?本文会做一个回答。B(来话者,以下为B):我的女儿今年上初一,她很自闭,和父母很难沟通。A(咨询员,以下为A):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就是从上初中以后开始的。A:她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呢?B:我女儿应该算是个好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各方面表现也挺好,上小学的时候跟我挺亲的,回家来什么事都跟我说。可是自从上了中学以后,她和我就很少沟通了,一问她学校的事,她就说没什么,问…  相似文献   

15.
经典微博     
微感悟
  雪域高原摄影人:父母最大的感伤,莫过于看着家里孩子一个个离开,洗漱台上不再摆着他的牙刷,阳台上不再晾着他的衣服,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听见有人在身后喊爸妈,猛然回头却只是茫然张望,总有一天他们会老去,他们不再理解你所学的东西,所以,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就像小时候他们对你那样。  相似文献   

16.
冬.笼罩了这座南方的城市,但已经不再那么玲了.也不再那么令人心寒了,因为,冬——他快要走了.他正在离去。而他的接班人——春.她为什么却还迟迟没有音信?为什么春总是来得如此之晚?  相似文献   

17.
<正>都说三思而后行,在“吃”这件事上,想要吃得健康、营养,当然也得多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食物父母总是明令禁止?为什么明明早在古代就风靡的食物现在反而不让吃了?正确饮食的方法究竟是什么?一起来听听营养学家们的回答吧!这一次,让我们不再“痴痴”地吃。  相似文献   

18.
爸爸,我爱你     
我已经和爸爸两天不说话了,只是为了一点小事。 我不明白为什么越长越大,和父母的关系却越来越冷。似乎我只是为了有钱花才留在他们身边,其余的什么都不必跟他们说。 我从不跟父母说什么"我爱你  相似文献   

19.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幼年时,很乖巧,很听话,但到10岁以后,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大人说东,他(她)却说西;大人认为应该这样做,而他(她)却偏偏要那样做。在家里,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多说几句,就嫌唠叨;有心里话愿跟同学讲、老师讲,不愿对父母讲;许多父母为此苦恼不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就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知名的心理咨询师马志国老师。  相似文献   

20.
心意卡     
我们班是寄宿班,孩子一周都生活在幼儿园里见不到爸爸妈妈。因此,孩子思念父母,父母想念孩子。怎样才能使这份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呢?我们便在《家长园地》中开设了“心意卡”。每周一家长送孩子来时,可献给他(她)一个小小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祝福,使孩子感到父母爱他(她),仿佛天天跟他(她)在一起。周末时,老师和园长将孩子的表现及对他(她)的祝愿也写成“心意卡”送给家长。这样,家长不仅了解了孩子一周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而且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得到老师和园长的关心、爱护,家长就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