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出问题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带着疑惑,带着期待,走进了新课程的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并始终关注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在朋友家发现了一颗神奇的“魔豆”,豆瓣上有祝福的话语:‘猪’你成功!我非常好奇,想知道豆瓣上的字是怎么来的,就问朋友:…魔豆’上为什么能长出字来?”朋友说不知道。回家后,我先询问了教中学物理的爸爸,他说不知道。又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也没有关于“魔豆”的资料。这可怎么办呢?我想:要解开“魔豆”之谜,只能自己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每个小朋友的脑袋里都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在这么多的“为什么”里,最难的问题是哪一个呢?当然,小米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各位小朋友打了预防针:我只负责记录你们的问题,不负责回答问题。为什么呢?看看下面这些问题吧,小米可是一题都答不上来呀!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说是问题叠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也有人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成长。在解决孩子成长中问题的过程中,父母应当承担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5.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  相似文献   

6.
备课过程中,常常是在陷入困境时就会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还记得这一过程中闪现的灵光——为什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呢?为什么不从“人”的角度切入呢?为什么不可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把苏格拉底讲好呢?这些想法像暗夜中乍现的火花,  相似文献   

7.
犹太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教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学生问我:“告别的歌”为什么被称之为“骊歌”,为什么不叫“离歌”呢?《骊歌》歌词为什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呢?我一时答不出来,课下翻查资料,终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走向“分享”的“期望” 在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上。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为什么而来?我满意吗?我为什么满意?有没有一点儿什么遗憾?那遗憾又是什么呢……其中的小小遗憾主要聚焦在:怎样的研讨才更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呢?  相似文献   

10.
Q博士信箱     
聪明帅气的Q博士: 你好!首先告诉你哦,我们班同学都是《创新作文》的“铁杆”哦!怎么样!震住了吧!这次来有两个小问题:NO.1为什么最近几期《创新作文》发得那么迟呢?我们等得焦急啦!NO.2为什么最近几期的“恶搞剧场”没有漫画呢?如果有漫画,一定会更吸引我们目光的,对吧?  相似文献   

11.
Q博士信箱     
聪明帅气的Q博士: 你好!首先告诉你哦,我们班同学都是《创新作文》的“铁杆”哦!怎么样!震住了吧!这次来有两个小问题:NO.1为什么最近几期《创新作文》发得那么迟呢?我们等得焦急啦!NO.2为什么最近几期的“恶搞剧场”没有漫画呢?如果有漫画,一定会更吸引我们目光的,对吧?  相似文献   

12.
飘移学校     
《小学时代》2009,(8):40-43
7个人把当时的“噩梦”又都说了一遍,虽然还有后怕,可是他们一起发现了一个事情:梦里没有彭克!为什么?彭克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13.
买汽车     
儿子:“爸爸,咱家为什么没有小汽车呢?”爸爸:“因为爸爸没钱买,孩子。”儿子:“怎样才能有钱买小汽车呢?”爸爸:“你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就有钱买小汽车了。”儿子:“那您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买汽车  相似文献   

14.
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时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这篇文章我每个生词都查了词典,为什么还是看不懂?”“老师,为什么别人八分钟看完的文章,我要花半个小时呢?”“老师,文章我好像看懂了,为什么做题总是不对呢?”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09,(6):96-96
你有过被孩子问得张口结舌的经历吗?面对孩子的问题,除了“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你说呢”“妈妈(爸爸)也不知道…让我想想”,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教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同学们问我:“告别的歌”为什么被称之为“骊歌”,为什么不叫“离歌”呢?《骊歌》歌词为什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呢?我一时答不出来,课下翻查资料后解答了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家庭书房     
《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王国忠、郑延慧、盛如梅、詹以勤/主编,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该出版社1989年曾出版过一套共计15册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此次出版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为“精选本”,共计4册,分别为《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男孩、女孩和做梦》《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妈妈、幼儿园和街道》《幼儿十万个为什么——蜜蜂、小狗和海豚》和《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太阳、小草和春天》。这套书文字简明有趣、浅显易懂,画面色泽鲜亮、形象生动。比如在“为什么海底会长出美丽的珊瑚?”问题中,作者先讲述了一个有关珊瑚的小故事,说珊瑚…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09,(5):19-19
我女儿今年5岁多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孩子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她的小脑袋瓜里,好像装满了数不清的问题,一会儿问我:“妈妈,为什么今天是晴天,那么大的太阳挂在天上,明天就哗哗哗地下起大雨了?”  相似文献   

19.
崔鹤同 《下一代》2009,(10):15-15
1831年,吉姆·克拉克·麦克斯伟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小时候的麦克斯伟很爱动脑筋,他一天有问不完的问题。见到高高的树木,他就问:“树木为什么总朝上呢?”见到空中的小鸟,他又会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呢?”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要问:“太阳为什么又升又落呢?”下雨天他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他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20.
浸染内地数学教育多年的我。从骨子里认同这样一句话——数学是“讲理”的。教学中,我们最常问的话是:“这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算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