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诗歌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编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诗歌这种形式活泼、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简练、想象空间丰富的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习作之门,感悟语文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利用教材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问题的症结何在?一是重立意。在习作指导中,教师首先考虑的往往是作文的思想生意把义自,而己后的让信学念生神从圣一化个,这主成题为出情发感选倾材泻构的思阻,这碍常。常使学二是重华丽辞藻。在重主题的习作指导下,学生刻意去寻找对表达主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在给教师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了其语文素养。许多学生在习作时总是抓耳挠腮,一脸的无奈,既使硬着头皮去写,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血无肉,缺少真情实感。面对如此现状,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教师,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思,如何才能引领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呢?一、有备无患在课前一般小学习作课一周安排两节,一学期大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写八九篇作文,这种训练很难保证习作教学的成效。再者,学生的知识面窄,只顾学习书本知识,不去留意、关注身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也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丰富的习作素材来源于绚丽多彩的生活,教师应把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到生活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长期以来,在习作训练中,大多数教师即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习作,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现在教习作须注入习作是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思想,不再是像以前学生读书时的应试型习作,而应从生活需要出发。尤其是小学生,更要教会他们从实际生活中获得习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2010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中,小学语文主讲教师张化万、沈大安,通过网络分别回答了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的有关习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的问题。现选登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韩艳 《云南教育》2005,(14):18-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而习作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精神的家园,是学生自己人生的"史记"。他们在习作中创造并表达自己的理想、观点,在习作中不断审视自己、完善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好坏是体现学生掌握语言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志。以下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悟出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诗贵于“品”,而“品”的实质是指读能在赏诗的过程中,透过字里行间深入到诗歌所展示的意境中去,从而深刻领会诗的主旨,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的前提是“入境”,而“入境”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设境”。电教在诗歌的“设境”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下面根据本人实践浅谈巧借电教媒体为诗歌教学设境之一二。  相似文献   

12.
面对着桌上堆放的三年级小朋友习作,我无从下笔。说是习作,确切地说是一篇篇流水账,记录着从早晨到晚上的点点滴滴,从上学到放学的桩桩件件,平淡如水,无主次之分,无详略之别。要修改这样的习作,似乎没有什么头绪,但又不能置之  相似文献   

13.
刘丽丹 《学周刊C版》2011,(1):140-14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能从生活中引领学生走进习作,让学生易动笔,乐表达。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写作要求] 假如你是《中学生英文报》的小记者,请根据一次火灾的采访调查记录(见下表),以A ForestFire为题给该报写一篇简讯,警示人们要加强防火意识。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一提到作文眼前就浮现出学生们谈文色变、望文生畏的场景。似乎在孩子们的心里作文与"快乐"无缘,而作文本上东拼西凑、套话连篇、一文多用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忽视习作教学,并应努力推陈出新,使学生真正实现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而最终达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主习作的目的。一、走进学生,关注焦点,激发自主习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的指导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如何以学生的心理为抓手,引导学生在习作天地里自由驰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的指导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如何以学生的心理为抓手,引导学生在习作天地里自由驰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使然。因此教师在实践中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人文性,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从而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习作教学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内心的体验,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关注着人的成长。教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发展思维,用"心"行文,写出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的习作来。首先,人文化的习作指导要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生活。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节习作课,于是一篇作文往往分两课时教学,学生要在八十分钟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等任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那么,怎样从阅读教学入手,学习写作方法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与思考每次批完一叠作文,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作文内容大同小异,写得不具体也不生动,甚至有的是胡编乱造……出现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因素是:以往的作文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满腔热情地去注意、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热爱、去体验周围的事物,只是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词语运用技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