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什么是“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界定.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实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中的“情境”进行梳理,对“语文学习情境”进行了界定,总结了语文学习情境的类型和特征,提出整合、分解、关联、转化等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肖雪琴 《新教师》2019,(10):56-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就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语文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应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新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点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张心科《在确定性与不确定之间: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学习任务群》因为没有具体的任务,目前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实际上只是主题群或领域群。如果仅有“任务群”(学习领域、主题)而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将会导致语文课程内容变得虚无且无法实施;如果仅有语文学习任务而没有核心语文知识支撑,将会使语文教学变得盲目和低效。  相似文献   

6.
观点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张心科《在确定性与不确定之间: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学习任务群》因为没有具体的任务,目前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实际上只是主题群或领域群。如果仅有“任务群”(学习领域、主题)而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将会导致语文课程内容变得虚无且无法实施;如果仅有语文学习任务而没有核心语文知识支撑,将会使语文教学变得盲目和低效。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学应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另外,从儿童学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扎实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向生活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施茂枝 《云南教育》2005,(34):11-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设置的五个学习领域之一,它以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为基点,围绕学生感兴趣并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开展语文活动,亲历探究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进入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大力提倡的全新的教学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明英 《云南教育》2005,(13):12-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设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设置这一学习领域,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时,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了出来.但真正见到面却是教三年级时.现在,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也接近尾声了.  相似文献   

14.
华燕 《江苏教育》2008,(24):24-24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了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次进入新课程语文体系,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可能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  相似文献   

17.
<正>与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里增加了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这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活动。对于其在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第一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升华与开拓,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标准》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措施、方法等,不少老师认为,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就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吗?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探索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19.
陈恩梅 《广西教育》2014,(29):20-20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明确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标准》还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阅读报刊正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