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严肃文学”的创作和出版都不大景气,因此有人惊呼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这大概也是事实,即使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仍然没有多少人要看。然而,王朔的小说、剧本、电影、电视剧,出一个红一个《渴望》让多少人牵肠挂肚;《编辑部的故事》又让人在笑声中品味人生;《过把瘾就死》把恋人的心态写得那么惊心动魄;而《我是你爸爸》则使人从荒诞中琢磨出正经的道理。不能不承认,王朔“玩”文学,玩出了新意;“侃”人生,侃出了平常人隐藏在深处的心理。王朔小说走进了普通人的行列,宛如平常一段歌,因此出现“王朔热”也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何为文坛“三户”?大多数读者是要先翻翻掌故的。“三户”的称谓出自鲁迅,指的是“破落户”、“暴发户”和“破落暴发户”。鲁迅说过:“使中国的文学有起色的人,在这三户之外。” 谁是这文坛上的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三个有名气,有市场,横跨雅俗两界,十几年来在文坛和娱乐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红红火火的“王朔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化、情感化的社会现象。虽然我认为。王朔本人和他的作品中,更深层些的是一些人生的审视和反思,其中不乏理性的批判。但是在“王朔热”中。人们注意得更多的却是对那些辛辣的嘲弄、苦涩的调侃的欣赏与把玩。由此而产生的快意构成了“王朔热”中不易言传的情感力量。这只能表明,情感方面的生活在社会上确实有极大的需要和潜力。  相似文献   

4.
王朔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以北京时事文化咨询公司总经理的名义,参与策划、剧作、投资拍摄令人注目的主旋律电影《红樱桃》和由此套拍的二十集连续剧《血色童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我萌生了再访王朔的兴趣。 二年前,我访问王朔时,他当时自称是个“码字匠”。没有“铁饭碗”,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这在当时中国几千名作家协会会员中,除  相似文献   

5.
现在中国看古籍的不太多了,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现在通古文法的人少了;二是现在一些读书的人倘从实用上考虑则多读“股票指南”、“求偶秘诀”那类的书,而从消遣上考虑则更 愿意跟着琼瑶去流泪;跟着金庸去打斗;跟着王朔去侃大山。尽管一些人实际上并未真读懂琼瑶、金庸,特别是没真懂王朔,可毕竟在他们的字面上尚可过一把瘾。古籍谁去读呢?即便最易读的“说部”,现在也大多无人问津了,一些对大学生读书取向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们对《红楼梦》尚示青睐,然而当我问及我所教的那些言之凿凿地喜欢《红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时的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8.
话中有画     
“当今流行的酒吧、蹦迪、吸毒、颓废、上床等内容,我是没法写好了,在那些新生代作家面前,我很惭愧。”——著名作家王蒙说“愧对”新生代作家。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上海《青年报》的记者近日向王朔约稿,王朔自报身价。“我是个音乐制作人。我做音乐只图  相似文献   

9.
变味的幽默     
郑直 《今传媒》2003,(2):31
《现代汉语词典》对“幽默”一词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但读了《喜剧世界》2002年第12期“幽默台历”专栏刊登的《王朔VS金庸》一文,给人的印象是既不“有趣”,也不“可笑”,一丝极不舒服的沉重感反而袭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10.
我和世灯相识于“文革”后期,那时我在福建日报社当编辑,他在沙县报道组工作。他经常到报社来送稿,一来二往,我们便熟悉了。他在大学里是读生物的,搞新闻报道是改行,但他干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福建目报》曾用整版篇幅发表过他采写的通讯报道,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那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谦逊热情、勤奋  相似文献   

11.
访肖军     
过去,我曾读过肖军的作品和对他的批判文章,也听过关于他的一些传说,模糊中,给我留下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但和肖军见面,这还是第一次。元旦过后不久,因工作关系,我奉命去拜访肖军。一进院门,见一老者正在搬卸蜂窝煤。他动作之矫健,似与那满头白发很不相称。我上前问: “肖军同志住这里吗?”老者打量了我一下,问:“您是谁?”我说明了身份,他爽朗地笑起来:“哈哈,这回你可问到人了。  相似文献   

12.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一家地方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大字标题是“原市革委会副主任”某某逝世。作为“文革”产物的“革命委员会”这个机构,随着拨乱反正,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中央还曾明令禁止在一般情况下沿用“革命委员会”这个名称。因此,这条消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市的“革委会”至今仍然存在,只是这位去世者已经去职,故称“原市革委会副主任”。自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还要作这种标题呢?我仔细地读了消息的全文,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原来,这位去世的干部生前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市革委会副主任兼经委主任”。“市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现任的副市长。如果说他曾任“副市长”,那是不符合历史状况的;如果只说他担任过“经委主任”,岂不有失其身份?这大概正是这条消息以这种标题和内容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对列宁同蔡特金谈文学与艺术的一段话译得不准确。 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列宁论文学与艺术》(据1957年俄文版)中是这样译的:“每一个艺术家和每一个想做艺术家的人,都有权按照他的理想独立自主地来自由创作”。三联书店版《列宁印象记》大体也是这样译的。但读一下上下文,就会感到这句话前后不大衔接,因为列宁接着就说:“但自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决不可能袖手旁观,听任混乱的局面随意发展下去。”既说有权自由创作,怎么又说不能袖手旁观呢?  相似文献   

15.
风仪兼师友     
40年前,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介绍《保卫和平》杂志中文版的书评,那时我正在学写书评,被这篇观点鲜明,引证巧妙和文笔优美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读了几遍,留下难忘的印象。书评作者署名“郁进”。原来这位“郁进”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戴文葆。他从上海《大公报》调到人民出版社前后,他的学识才思和编辑功力,早就在  相似文献   

16.
“文学死了”,这是近年文坛的炸弹武命题,也是已经过去的2007年文坛的关键词之一。初闻此言,让我这个以教授文学谋生的人莫名惊慌。文学死了,那大学还办什么中文系、文学院?以教授文学养家糊口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统统都得下岗待业。出于“失业”的恐惧,赶快找出有关论述“文学死了”的宏文细细拜读。这一读,先是释然,继而安然,最后是坦然——“君子坦荡荡”之坦然。因为我在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门道——原来这是舶来品。  相似文献   

17.
“丁零零……” 10月31日,星期一。上班后我刚在桌边坐下来,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悬到了半空,犹豫着慢慢拿起话筒。 “你们怎么搞的?昨天的一版标题有两个错字,太不负责了!” “请您读读文章。这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您贵姓?” “我是兵团机关的,姓刘。文章我一定读,看你们能‘尝试’出啥名堂。哼!” 我坐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姓丁的读者从工厂打来的,嗓门挺大,几乎是“破口大骂”了。他也是看到报纸就来气,文章没有读。我耐心地请他读了文章再打电话来。电话再响,我没有接,悄悄溜了出来。 中午进门,几位同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有16个电话为星期日的头条叫好,其中刘、丁两位先生点名“要见见你”。  相似文献   

18.
《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在地方报社工作时,有一个阶段对作品不能突破很是困惑。我告诉他,不妨找些能够拍成电影、画面感强的文学作品读读。他试了,后来他的作品上报版面大了,文字说明少了,中国新闻奖也拿到了。他感谢我的“点子”,我说“你该感谢文学。”一名记者,包括每一名通讯员在写作新闻中,要读点文学,这样会有添花加翼之功效。一、读点文学作品,能够解决“切口”问题。我们时常听到编辑拿着某一个稿子说:“这么写太可惜了!编辑可惜的正是一个好的新闻素材由于作者“下刀”不快、不准、不深而使本该“有所作为”的一个事件却浮在了表象…  相似文献   

19.
2003假“王朔”真叫王朔  一本28万字署名王朔的小说《不想上床》4月现身长沙书市,王朔出新书?盗版?侵权?没料到的是这位40多岁的女作者真名大姓真的就是“王朔”二字。非典没影响到书店销售  “非典”时期书店门可罗雀,业内无不为2003年的图书销售担忧,到了年末,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国各地书店,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大小民营书店,全年销售额依旧保持增长。《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迈的步伐那么大 虽然出版改革的步伐一直在向前迈进,但9月1日颁布执行的《出版物管理规定》还是吓了大家一跳,因为图书发行全面放开了,具备条件的民营发行企业…  相似文献   

20.
提起克罗齐,人们首先想起的自然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名言。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因此他的美学著作和哲学著作国内早有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