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11A):21-21
“同样重量的西瓜和香蕉,哪种水果的水分多?”“为什么把梨放进榨汁机却榨不出果汁?”“果汁榨出来了,怎么洒在桌上了?”近日,在静安区一所智障儿童学校一南阳学校展示的一节“做中学”课上,教师索陛将榨汁机搬进了课堂。通过亲自尝试和反复操作,每个智障儿童都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让我喝上各种口味的新鲜果汁,妈妈买了一台榨汁机.她经常用这台榨汁机为我榨果汁喝.   这几天,我发烧了,嗓子很痛,妈妈到超市专门为我买回几个大柚子,她说柚子能去火解毒.……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学校"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放任自流状况越来越显著;二是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仍然被忽视。对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策略方面的探索,一是准确定位智障儿童,科学明确教育目标;二是按照"一人一案"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4.
在贯彻"全纳教育"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应遵循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思考、实践,突出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对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和研究,不断探索智障儿童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学校是一所面向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共29位老师,平均年龄42岁,50岁以上的教师9位,占31%,35岁以下青年教师5位,占17.2%。在这样的教师结构下,学校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学校作为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全市唯一一所智障儿童特殊学校,承担着全省智障教育科研引领、示范的任务,是区、市、省级特殊教育的窗口。这样的教师结构,可以说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  相似文献   

6.
一、案例背景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但我们的智障孩子经常会闹这样的笑话:"你今年几岁了?""我六岁.""你妈妈呢?""我妈妈七岁.""爸爸呢?""爸爸八岁."我们常犯嘀咕:怎么智障孩子一点数感都没有呢? "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数学教学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学生建立数感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虽然认识数字,但不会数;有的孩子在数数时,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顺口溜"模仿行为.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采用机械地让学生反复数数的手段,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对智障儿童而言,要培养数感,不仅要靠教师讲解,而且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下面以《10的认识》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杨晓燕 《考试周刊》2010,(24):60-61
我校是一所创办了20多年的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其间经历了由最初对轻度智障儿童实施特殊教育逐步过渡到为中度智障儿童提供特殊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婷婷在使劲儿拧着榨汁器,小脸憋得通红,神情十分专注。教师问她:"你喜欢这个游戏吗?""嗯!""在家也经常榨果汁吗?""妈妈不让!"这是区域游戏时教师和孩子的对话。"妈妈不让"这句话背后投射出了许多现实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第一,妈妈害怕孩子搞得家里一团糟。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洗水果,自己准备所有榨汁的用具,包括榨汁器、杯子、抹布等,榨汁结束后,自己收拾用具,自己打扫桌子、地面。  相似文献   

9.
正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就是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的(1~3名)智障儿童随班学习的一种培智教育的办学形式。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培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随班就读不仅仅是将智障儿童放在普通的班里,不是简单地把智障儿童与同龄的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学习和活动,而是要教师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  相似文献   

10.
对智障儿童说,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学校,都需要得到爱与关怀。作为一名老师,对智障儿童,更应该做到特殊照顾。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除了要格外注重师生合作,还要着重注意家校的合作问题,尤其是在对低年级智障儿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但是由于目前种种特殊因素的制约,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学校被家长们赋予了更多的职责,而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本文就智障儿童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业治疗对提高身心障碍儿童的手部精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特校专业康复治疗人才匮乏,全国只有极少数的培智类学校开展了作业治疗。天河区启慧学校尝试在培智类学校中开发作业治疗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针对学龄期不同障碍类型的中重度智障儿童的作业治疗课程体系,补充了国内对中重度智障儿童作业治疗领域研究的空缺,完善了中国培智类学校的"康教结合"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走访智障班级,常有老师说":这个孩子没治了,整天在学校捣乱,一会儿是打架,一会儿是骂人,要不就是上课大声讲话、贫嘴……"这些不良行为实际上是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智障儿童的定义中得到启示。所谓智障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这里的"适应行为障碍",也就是与正常人的行为相比,智障儿童的行为有些异常。特别是低年龄智障儿童,这些异常行为表现更多更频繁,如上课吸吮手指、咬铅笔、咬书、吃橡皮、吃纸、吃书、随意大声讲话、大喊大叫、用头撞桌子撞墙等。针对低年龄智障儿童的这些不良行为,可以运用什么方法矫正呢?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智障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为提升智障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以学校一日生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班会晨会为载体,家校紧密配合等教学策略,促进智障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智障儿童是否有发展是衡量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智障学生个体差异性很大,培智学校的教学应立足差异,为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设计个别的教材,个别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评定个别的成绩",使学生在"自我比较"中完成有差异的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晓辉 《文教资料》2014,(23):155-156
目前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主体不再是轻度智障儿童,而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因此总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生间的差异更明显。在此背景下,倡导在智障儿童的课堂教学中遵循化繁为简、求真务实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智障儿童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决定了需要通过家班共育合作模式的开展来实现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完善构建。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实施了家班共育模式,但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其实施成效十分不理想。为进一步促进辅读学校家班共育合作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以辅读学校智障儿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围绕辅读学校家班共育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践展开探讨。通过对智障儿童生存现状的简单介绍,就辅读学校开展家班合作共育的现实需求、意义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等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辅读学校开展家班共育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现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和探讨,可以从理论研究层面为我国辅读学校家班共育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1979年2月,留苏归来的银春铭老师创办了专门服务智障少年儿童的教育机构——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即确定了以智障儿童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力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为了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生活"的生活教育校本课程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教育与训练康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努力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从生活中提取适合中重度智障儿童实际需要的实用性内容,组织安  相似文献   

18.
张淑燕 《家庭教育》2007,(10X):40-40
我亲戚的孩子是一名轻度智障儿童(智商为65),今年满6周岁了,请问,我们是应该送孩子到普通学校还是有其他学校可以就读,普通学校对智障儿童有无限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智障学生因其自身特点,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智障儿童学习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对课堂的兴趣不足等。因而,为了促进智障儿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近年来特殊语言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智障儿童语文学习进行分析,在语文学习的特性上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智障儿童语文学习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以招收智障儿童为主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历经11年的不懈探索,建构了基于走班、走校和走岗的多向“走学”育人模式,让智障儿童接受适合的教育,获得最优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