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警法新闻以其可读性、警示性、服务性等备受读者喜爱,占到社会新闻的重要一席.但是,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维护稳定的口号下,国内一些地方尤其是本市的政法部门,管控力度逐年加码,导致案源尤其是一些热点大案重案挖掘采访难度空前.这些案源是读者喜欢的,却也是有关部门管控得最严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闻采访中提问方式和技巧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说采访是一门学问,那么提问则是艺术,它是采访的核心内容,如何在有限时间里从不同采访对象那里获取有效新闻事实,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是新闻采访中的技巧之所在。一、从读者角度出发,最先提出最想知道、非问不可  相似文献   

3.
新闻人物专访,采访难度大,写作"精度"高,是新闻十八般武艺中的绝活。感觉每次采访都像一场小小的"战役",是对记者能力、水平和敬业精神的一次全面考量。要做好多方面准备,方能完美交差。  相似文献   

4.
“采访札记”是一种类似述评与工作研究的新闻体裁.可以夹叙夹议.自由抒发见解。有关经济方面的“采访札记”,由于难以避开生产技术活动,一般业务性较强,读者面较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在新闻界一浪高过一浪,新闻界很多同仁都做过探讨。写好经济新闻确实有一定难度,如何才能将经济新闻写好写活,让读者爱看呢?笔者认为,将经济新闻生活化处理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准备工作是干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步骤。在新闻采访中更是如此。新闻采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随着媒体事业的逐步发展,读者对新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新闻采访前不能做好准备工作,便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采访和写作,更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因此全面、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任何新闻采访中必须进行的工  相似文献   

7.
近来,笔者在基层采访一线常常听到一些年轻记者反映,现在采访的难度越来越大。过去不少非常欢迎记者的单位,现在也常常拒绝采访。一件稍有些新闻价值的事情,往往有多家媒介记者同去采访,竞争十分激烈。在这  相似文献   

8.
让新闻心理学进入采访过程 新闻心理学把心理学引进了新闻工作的各个领域。 在采访中,采访者和采访对象都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而采访的材料经过写作,是供给读者的,读者的心理也不能不影响采访活动。因而,采访者、采访对象、读者这三者的心理状态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采访。 采访者心理 采访者心理是决定新闻采访最活跃的因素,其心理状态与采访活动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采访者必须具有对新闻事业的强烈热爱和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必须具有对善与恶、美与丑的鲜明爱憎,心理上必须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等等。这些,是保证新闻采访成功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一个精彩的标题,要能反映新闻主题、体现新闻灵魂,方便读者阅读。标题制作是一门"在笔尖上做大文章"的深厚学问。如何在寥寥数语中展露新闻最亮点,达到吸引读者阅读的目的?需要记者、编辑在日常的采访、写作、编稿过程中,以独特、精准的视角发掘新闻中的闪光点,凭借"绣花精神"抽取新闻精髓。  相似文献   

10.
赵宇清 《新闻传播》2010,(4):25-25,27
在平常的采访中,记者总是在以一双新闻人的眼睛洞悉事物、找寻新闻,告诉读者他们看到的一切。但是,新闻并不是一味地向读者灌输新事物,新闻也应为读者答疑解惑、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这个时候就需要新闻人换一双读者的眼睛来看新闻、做新闻。而这一点也是笔者一年之中三次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的深刻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30年代,由于全球尤其是美国经济大萧条,加剧了以争夺读者为目的的新闻竞争,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隐性采访开始在新闻界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2.
面对记者采访,个别"惹事"的单位或企业往往"文武兼施"。"文"的:动用多方面关系说情,到媒体单位公关,通过新闻主管部门向下施压甚至直接使用金钱贿赂记者;"武"的:阻挠记者采访,抢设备,打记者,扣记者……如此种种,使新闻记者在采访舆论监督新闻时,难度越来越大。笔者作为一位摄影记者,由于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把枯燥的经济新闻变得生动有趣,不但采访要深入,写作时还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手法,这样写出的新闻才能可视、可听、可感,才能更吸引读者。所谓可视、可听、可感,是指新闻作品能为读者展现出场景画面,让读者听到来自现场的声音,让读者感受到现场的氛围。这样的作品能够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活动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的性质,使得新闻采访工作比一般的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因此,新闻记者更要重视采访中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工作职责,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是新闻传播的基础。新闻工作者必须进行现场采访,所以相应地增加了采访的任务难度,因此记者必须掌握良好的采访技巧,并在当下社会发展的形势下进行采访技巧的创新。本文首先探讨电视新闻采访的原则,然后分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应用,最后分析当下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但常规的经济报道大多乏味枯燥,很难吸引读者的眼光。本文从经济新闻有故事、深入采访挖故事、"硬中找软"讲故事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用讲故事的方法写新闻,才会"有血有肉",也更能打动读者,从而起到广为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俊旺  张屏 《新闻前哨》2011,(12):41-42,44
接转线索强根固本新闻线索是报纸做好新闻、服务读者的根本。读者部的工作,紧紧围绕接转新闻线索展开。成立于2000年的读者部,主要负责接转楚天都市报24小时新闻热线,打理大楚网和楚天都市网的新闻报料台,接待读者采访,  相似文献   

18.
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技巧与报道方式马胜荣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成为各大通讯社和报纸的主要新闻之一,其原因是不难理解的。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是采访。但是,采访这类事件的难度是很大的。三种采访方式1、间接采访。海湾战争是近几年来最引人...  相似文献   

19.
镜头前采访是电视采访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直观自然、现场感强,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同时它对新闻现场和采访人员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难度也比较大。电视记者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懂得镜头前的采访技巧,掌握其中要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新闻采访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提问是主要的实施形式和内容,因此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在整个采访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毫不夸张地说,采访提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成功与否。一些入行多年的记者常说,新闻采访中的难度大多是难在谈话的提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