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销是促成畅销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化程度渐趋成熟的消遣类图书市场更是如此。2002年至今的消遣类图书市场上,上海人民出版社脱颖而出,该社推出的《我为歌狂》2001年7月面市,在榜21  相似文献   

2.
"事件营销"和新闻类图书的出版发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借势和造势--出版社的两大策划手法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通过介入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活动、历史事件和体育赛事,迅速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达到扬名天下的目的,并最终促进产品市场销售的营销策略.而新闻类图书则是对现代传媒向民众广为传播的新闻事件、活动和赛事,出版社及时跟进甚至提前策划出书,借势发行销售的一类图书.从本质上说,出版社图书销售和一般企业产品销售在事件借势上有其共通之处,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直接影响到新闻类图书的出版策略和出版社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3.
一、事件营销在<时间简史>营销运作中的运用 所谓事件营销,是指围绕既定的主题,利用一起或连环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形成公共传播,以达成主题目标之行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在5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明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后来,经过名的“丝绸之路”,中国人民又把丝绸技术和丝绸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丝绸已经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政治和化广泛交流的桥梁,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茧丝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栽桑、养蚕、织绸、印染、服装、贸易、教育、考古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比,在对于丝绸历史的研究方面就显得有些滞后,与我国作为一个丝绸的发源地、作为一个丝绸大国的地位是不太相称的,特别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国丝绸史书。我们应该去填补这样的空白,与丝绸研究界共同努力,重振丝绸大国的雄风。这就是我们策划编写《中国丝绸通史》最初动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从《芝麻开门》说起 一本书出版后,出版信息在多长时间内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图书在多长时间内能被更多的读者读到?也就是说,读者知道这本书、获取这本书需要多少时间?最初思考这个问题,是我在2000年创作了长篇小说《芝麻开门》之后.  相似文献   

6.
崔巍 《记者摇篮》2005,(3):45-45
现令报纸之间的营销鏖战空前惨烈。为刺激读者订阅,报纸向你送豆油,我送大米;零售上,你兑奖给彩电,我兑奖给现金,你在电视上宣传,我利用其他媒体反击。打来打去,读者越来越挑剔,报纸之间的“博弈”也没有名符其实的“赢家”,成了名符其实的“负和”游戏。传统的营销理论在此失灵了。  相似文献   

7.
一、机械工业出版社<没有任何借口>引发"伪书"大批判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大社和强社,在过去的50年里,该社出版2万余种图书,其中包括引进版图书3000种,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行业萎缩、竞争加剧,使品牌营销成为胜出的可能而且是必要手段。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敢想(策划)、敢做(执行)。作为新闻媒体,如伺用思想去引导客户,充分发挥“点石成金”的作用,决定了媒体广告的投放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立华 《新闻记者》2007,2(7):86-88
大量存在于报纸上的发刊广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发刊广告是报刊在广告媒体刊登的关于其创刊、复刊、出版发行信息的广告。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刊出版时问、特点、宗旨、刊期、发行渠道、售价、出版者信息等方面,或详或略,各有侧重。其种类有二:一是新创报刊的发刊广告,它们往往以预告形式刊载在同时同地的别的报刊媒体上;二是旧报刊的发刊广告,它们是发行已久的报刊在有新的举措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夏季,在首届上海书展上,一本名为"话说中国"的图书,赢得了单本销售第一的桂冠,从那时起到现在,它已累计销售达30万册以上.而在该书输出到台湾岛内时,在台湾的"上海书店"它还被列入最受欢迎的图书排行榜.这就是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的"话说中国"丛书.  相似文献   

11.
王自力 《传媒》2008,(7):37-39
在报业发行网络不断拓展衍生业务的今天,做强主业,也就是做好主报的发行工作,仍然是其首要任务.在现代报业的营销链条中,作为生产环节的报纸产品本身,新闻内容和编辑手法的趋同已成普遍现实,作为推广环节的发行策划,愈发成为竞争制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姚兰玉 《图书馆论坛》2004,24(2):177-179
试从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的地位、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阐述“馆员满意”与否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还就图书馆管理层如何提高馆员在图书馆的满意度,图书馆员自身如何正确看待“馆员满意”。及就翟丽华女士文章中的个别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繁杂多变,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感受不同,所受的影响有异,因而,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情感状态,造成审美选择、价值取向、生活目标等的不同.但是,在同一社会阶段中,由于社会的总体目标、公众热点、价值标准和生活状态的相同性,人们关心着同样的一个问题,有着大致相同的所关注的共同点,因而形成了一个社会公众心理需求的"核".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材是比较容易成为常销书的品种,但也要长远计划、善于运作、加强市场培育,才能使其源远流长。图书的市场培育,从图书操作的一般角度看,指的是图书的宣传与发行。笔者在策划与编辑“大学旅游教材”时,体会到市场培育贯穿于图书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图书的策划与编辑是产品是否对路、能否获得市场认可的基础,也是编辑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笑秋 《新闻知识》2006,(5):30-32,15
全国“两会”年年开,“两会”报道年年搞。对媒体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如何才能出新,如何才能做到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话”不同?  相似文献   

16.
和曼 《青年记者》2006,(4):51-52
媒介监督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形式,以公众知情为前提,以曝光为关键手段,进而形成一种客观效果——对监督对象造成精神上的道德压力。正因为如此,在一般人看来,媒介监督能够对人们的认知及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能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打上属于自己的“渠道烙印”①。但是多数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假如媒介监督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得到受众的认可,没有被受众所接受,其结果又是怎样?就像2004年春节晚会中的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所表现的:在发生交通拥堵的时候,大家都用尽办法想要先通过,朱军对李志强说:“让我先过,难道你不认识我吗?我是电视主持人!”…  相似文献   

17.
三月,春风总是如期而至;2006年的3月,全国“两会”在举世关注中如期召开。“两会”作为备受世人瞩目的盛会,势必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高度重视。正如《华商报》刊登的新闻报道所言:3月2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