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遥 《新闻实践》2008,(5):30-31
继《南方都市报》涨价后,今年南京报业市场也掀起了提价热。《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晨报》等4家都市报,自3月10日起将零售价由0.5元/份调整为0.7元/份,订阅价格也从每年180元提至252元。南京由此成为国内首个报纸集体提价的地区。南京四大都市报的集体提价行为,是原材料价格、南京报业市场竞争格局、报业赢利模式调整以及报纸需求弹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08,(1):80-80
在深圳都市报零售市场上,<南方都市报>一直以来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其他都市报.但是随着近期<南方都市报>的零售价格的变动(即零售价由过去的1元/份调整到2元/份),深圳原本平静的零售市场立即发生了新的变化.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南方都市报>零售价格调整之后,其在深圳的销量下降了接近一半.原有读者大量流失,有阅读需求的多数都市报读者大量向<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等报纸转移,使得这几份报纸在深圳的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22日,继南京、成都、上海、武汉几大城市之后,北京市<北京晚报>等五家报纸涨价,零售价由每份0.5元上调至每份1元,上涨一倍.其实早在2007年,如<南方都市报>等广州的部分报纸就已经提价.至此,报纸涨价风暴遍及国内的主要报业市场,而对其他地域和市场的影响还未可知.慧聪媒体研究中心认为:"鉴于目前报纸的售价远远低于其成本,因此,未来报纸提价将成为一个趋势."[1]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相继刮起了报纸涨价风.   3月份,南京地区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纷纷调价,把每份定价由原来的0.5元调为0.7元;江苏地区的其他报纸也应声而涨,<无锡日报>和<无锡商报>也分别上涨了0.1元和0.2元;……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相继刮起了报纸涨价风.   3月份,南京地区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纷纷调价,把每份定价由原来的0.5元调为0.7元;江苏地区的其他报纸也应声而涨,<无锡日报>和<无锡商报>也分别上涨了0.1元和0.2元;……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11月1日<南方都市报>酝酿了3个月的"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扩版以及服务全面升级正式在深圳实施",并把零售价调到每份2元.这一举动使深圳的报业零售市场立即出现新格局:在2007年上半年, <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市场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在11月份, <南方都市报>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6.81%, <晶报>上升到25.14%、 <深圳晚报>为14.07%、 <深圳特区报>为16.44%,三报之和已明显大于<南方都市报>.这说明由原来<南方都市报>单方面控制的零售局面开始转变为多元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7.
新闻纸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提高、运输成本剧增、水电甚至印刷油墨都在涨价.报纸利润空间被压缩,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一些报纸已经开始涨价,<南方都市报>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其深圳市场的零售价从每份1元上调至2元,今年3月10日,南京市场上的4份都市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的零售价集体提高40%至0.7元每份.进入下半年,成都、上海、武汉、昆明等报业竞争激烈的城市也出现报纸涨价现象,9月22日,北京四家都市报也开始涨价.  相似文献   

8.
<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3月,最初为对开8版的周报,定位为城市综合类报刊.199r7年之前,它连年亏损,被戏称为办给打工仔看的报纸.1 997年1月,改版为日报,4开16版.1998年,<南方都市报>借世界杯东风,通过持续43天的独创报道策划,发行量以每天近万份的速度骤增,最高达38万份.1999年,发行突破61万份,扭亏为盈,上缴集团利润500万元.2000年,进军深圳市场凭借"封杀"、"禁载广告"等事件,"拿下"深圳市场,发行量升至80万份,广告额逾2.6亿.2001年,发行量达103万份,广告收入5.73亿元,在广州与<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足鼎立.2003年,发行量突破123万份,广告收入达8.2亿,成为全国名报.  相似文献   

9.
段继凯 《记者摇篮》2008,(11):36-38
从2008年7月28日开始,大连市三家都市报联合提价,零售价从原来的0.5元/份提高到1元/份。从成本角度看,报纸提价是在新闻纸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对策,但从报纸自身管理的角度看,提价矫正了原来极不合理的定价,从根本上堵住了“吃报”的漏洞。  相似文献   

10.
传媒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传媒自身形象.本文即希望通过考察<东方早报>、<兰州晨报>、<南方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四家都市报关于"三鹿奶粉事件"近三个月的报道,对都市报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所建构的媒体形象作一个整体呈现.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下半年,世纪华文对合肥都市报零售市场进行了连续监测.所监测的报纸为<合肥晚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和<安徽市场报>5份都市报.与上半年相比.<合肥晚报><汀淮晨报><安徽市场报>市场份额得到增长,其他两份报纸出现下降,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陆遥 《新闻前哨》2008,(5):90-92
南京四大都市报的集体提价行为,是原材料价格、南京报业市场竞争格局、报业赢利模式调整以及报纸需求弹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度提价是报业进入转型期后的战略变通,对报业长远发展来说,是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竞争中,报纸能否成功地获取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的制作.<楚天都市报>作为一份面向湖北全省发行的市民生活报,在新闻标题制作方面,有自己的风格.笔者翻阅了2009年3月份的<楚天都市报>,发现许多标题在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7,(6):76-77
世纪华文SIS报刊零售连续监测体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的5个重要城市(广州、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的15份都市报进行了连续监测.研究发现,近两年珠三角地区报业竞争格局有着潜在的变化:变化之一在于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有所削弱,三大报纸(<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竞争脚步加速.  相似文献   

15.
3D报纸来了.今年3月9日,比利时诞生了被称为"欧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份3D报纸"的<最后一点钟报>.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湖北<十堰晚报>就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随后,<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安徽商报>、<每日商报>、<都市周报>、<扬子晚报>、<城市晚报>、<东方早报>、<芭莎男士>杂志等十多家报刊相继推出了各自的3D"盛宴"--号外、特刊、专刊、彩页或整报.因为国内外5D报纸的争相登场,2010年也被称为"3D报纸元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10日,清晨7:30,青岛市南区中山路的一个报刊亭上,售报人正忙碌着招呼行人,每天,她能卖出150份<半岛都市报>和50份的<青岛早报>.  相似文献   

17.
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已经小有影响了.而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叫<第7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2004年8月25日的<重庆时报>,是华商传媒集团在重庆运营的一份综合类都市报,由重庆市总工会主管主办,前身为<现代工人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我们做"南都提价"的选题.向南方都市报的举动致敬时.在不少同人眼里,报纸提价似乎还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儿.但之后事态的发展.出乎大家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尽管我们认为南方都市报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没想到"提价"会成为2008年报业的一个热门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