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往往”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里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句中的“往往”教材未注,其它教学参考书学习辅导书,要么未注,要么注成“常常”或干脆还译成“往往”,如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李宝芝主编的《文言课文全解全释》。我认为,这里的“往往”不能解释成“常常”或“往往”,而应当解释成“处处”。先从文意看,句中列举了“天地”等观察对象,表达的意思当是古人观察、求思的空间之广泛,“无不在”当指“无处不在”而非“无时不在”。古…  相似文献   

2.
《殽之战》中“不腆敝邑”之“不腆”,中学教材注为“不体面”。此注值得商榷。“腆”是古汉语中意义较为稳定的一个词。《说文》:“腆,多也。”《方言》卷十三:“腆,厚也。”《广  相似文献   

3.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人教版高中《语》教材几经修订改版,均保留了这篇作品,且分量越来越重,由略读变成了精读。这是教材编订极有深见的选择。但课本对此诗“虚室有余闲”一句中“虚室”一词的处理一直存在问题。“虚室”一词在诗中是用了典、有出处的。先前的版本对此本该有所说明却忽略不作注释;最新版(2004版)对此词作了注释又失之粗糙且注错了出处(课本的注释为:[虚室]指房间,也指人的内心,在诗中是双关语。语出《老子》)。  相似文献   

4.
“短褐”一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两次:一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有过“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的句子,二是《公输》课中有“邻有短褐而欲窃之”一句。“短褐”一词,教材上注释为“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褐”注为“粗布衣服”。很明显,“短褐”一词被看成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短”是用来修饰“褐”字而出现的。笔者通过深究,认为教材上这种注解属望文生义,是缺乏说服力的。理由有三:首先,让我们借助权威工具书来了解一下这个词的含义。《辞海》的注解是:“短(shù)褐”亦作“竖褐”“裋褐”,古时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大诗人、大散文家为了找到一个准确传神的动词,往往煞费苦心,有的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如: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一词的故事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传神准确的动词,抓住这些动词,含英咀华,比较品味i能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请看以下教例。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一句,其中“恂恂”一词在原省编教材及现行的统编教材中注为“小心谨慎的样子”,一般的古代散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使用教材的境界 从教材与教师的关系来看,教师使用教材的境界主要有以下三种: 1.“趴在教材上”教处于这一层面的教师往往“立足于教材,但囿于教材”,把教材看作“圣旨”,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及其编排组织教学活动,丝毫不敢逾越教材之“雷池”半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出师表》有三处误解,一是误解虚词为实词,二是误解文化词,三是望文生义。一、误解虚词为实词。“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教材把它注为“痛心”,与下文“恨”一起译为“痛心遗憾”。从字面上看似乎说得通。但这个词在古文中还可以当...  相似文献   

9.
《浪花》教学建议江西南昌市教委教研室万良琦《浪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这类课文是凭借图画和汉字注拼音的短文,学习字、词、句,目的在于体现大纲中提出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要求。这一册教材中,共有两组“看图...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中有一著名语段在《寡人之于国也》与《侪桓晋文之事》中先后出现,仅个别字词有出入。二文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经年已久。人民教育出版社每有配套诠解的教学参考书印行于世,社会上流行的注书也多。注家的诠解,条目大体相同,文辞粗细不一,但由于原文意旨不甚粘连熨贴,故有穿凿牵强,言未尽意之偏误。用王引之《经传释词&;#183;卷九&;#183;卷一》的话来说,这些偏误“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和“望文生训而非其本指”之属。  相似文献   

11.
“箬”和“篛”字一注,始见于人教版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诗词五首》中的《渔歌子·张志和》一词,该页注⑧为:【箬(ruò)笠】箬叶编的斗笠。箬同“篛”。三年之后,同册教材除将该注改成“箬,同篛”外,其余则完全相同。此注侧重于注释“箬”,细研其隐含信息有三:其一是音为“ruò”,其二是义为“箬叶”,其三是字“箬”和“篛”相同,为异体字。善留意者,是不难发现这些的。然而,当该字在教材第三册《核舟记》中“篛篷覆之”句里出现时,对其注释却几次三番,变化不断。首先看1996年版P226注④:“[篛(ruò…  相似文献   

12.
“拜为上卿”中的“卿”是多大的官河北申改社《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拜为上卿”句。有的教材注“上卿”为战国时最高的官阶。笔者认为欠妥。如按教材注,廉颇在蔺相如完壁归赵前既已登上“最高的官阶”,就与后文中的所述相如“位在廉0颇之右”有了矛盾——难道有比“...  相似文献   

13.
“死且不朽”注释疑议泾县中学陈晓保《之战》中“寡人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一句,教材注为:“(如果)我们国君把我们杀了,(虽然)死了,也将不磨灭。表示当死,不冤。之,结构助词。”笔者对“死且不朽”的注释有异议,现与教材编者商榷。要正确理解一个词语,就必须...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乃千古名篇。据《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这首词,已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篇章中。但教材对“去棹”一词的注释似有两处不妥:一是对“去棹”一词的理解有偏差;一是对“棹”这个词的派生性质有误解。教材注:“去棹,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去棹”究竟是停船还是行船,是引申义还是借代义,试作如下浅析。《金陵怀古》的上片,作者侧  相似文献   

15.
《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中的 “外人”一词,教材注曰:“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且“下同”。教学至此,总觉有疑,投书于师,乃知自古及今考证者纷纭。然再翻新印课文,注释亦然,我觉有再议之必要。 “悉如外人”之“外人”,是渔人站在现世(晋太元年间)角度观察桃花源中人,两相比较,视其衣着,觉得与现世人穿着打扮不一样,因而产生第一印象——像世外人,赫然一种有别于  相似文献   

16.
张瑾 《现代教育》2005,(11):63-66
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句子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汉语往往用“被”、“受”、“给”等词来表示被动意义。尽管教材中介绍了英语被动语态的构成、基本句型以及用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容易引起混淆,对此,本文作一些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指要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看图字词字句”这部分教材开6课,识字38个,学习词语34个。教材分为两组,第一组是纯拼音句子和汉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组是汉字注拼音的短文。每组3课,每一课的内容包...  相似文献   

18.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字得到了调整。在教学中,我发现五年制教材有八个汉字注的音不够规范、正确。一是第三册第7课《坐井观天》一文里“落在井沿上”中的“沿”的读音。教材把这个字的音注成了yan,这是不正确的。“沿”字是一个多音字,除读yan外,还读yan。表示水边的“沿”读yan,因此,“井沿”一词中的“沿”应读yan。二是第三册第36课《坚持锻炼》一文里“连广播操也不做了”中的“做”的读音。书中把“做”字注成了zuo,这是不对的。“做”只有一种读音,它的声调是第四声,应该读zuo。  相似文献   

19.
在《鸿门宴》一文中有三处应注的词,语文教材和笔者所见的有关选本都未曾涉及,有些今译又大多把它的古义和今义混淆,为此特试作探讨如下:一:“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相似文献   

20.
质凝三则     
质凝三则河北张敏英“漕”绝非“趟水”声《宋定伯捉鬼》一文中谈到宋定伯与鬼“欲至宛市”的行程中,有“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作声”的叙述。文中“漕”一词,教材的注释是“〔漕〕(cui)趟水的声音”。似有不确。“漕”一词,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