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40年西方文明以坚船利炮叩开中国大门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向现代文化缓慢转型。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 ,历代仁人志士为中华文明的重新振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转型理论 ,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但是 ,由于文化转型理论本身陷入了困境 ,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曾几次遇到挫折 ,甚至陷入停顿 ,尤其是十年“文革” ,使中国处在痛苦的徘徊期。在历经“全面内乱”震荡后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 ,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1978年5月 ,邓小平勇敢地挑起了历史的重担 ,在他的倡导下 ,全国兴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传统开始步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上的转变.中国文化的转变,是在吸取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打破中国人思想枷锁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是自明朝而开始的"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通过读<中西体用之间>一书有感: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结果,不是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而是中国文化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后,逐渐转变成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被中国人所接受的新型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的文化转型过程中总是渗透着“阶段性文化转型”。通过对近代以来的两次阶段性文化转型的比较可以看出 ,极度封闭的社会之后必将是文化的开放。文化发展的自身过程是由硬文化到软文化 ,其结果是从根本上拯救民族事业。今天的文化转型所承担的任务、自身的性质、引起的原因与五四运动时期有着根本不同。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过程中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精华。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开始转型,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由旧的宗主--附庸式朝贡制度,转而接受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表现为中国与藩国对近代国际关系的抗拒及适应过程.中国外交正是在这种惶恐困惑状态中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全文从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被动性调整、传统外交指导思想的逐步解体等方面阐述了晚清外交的"屈辱"转型,对中国近代外交思想转型的历史过程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这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即已受到各界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的一个社会现实。社会转型,虽然其内在机理相对复杂,研究者对转型特征的概括与把握五花八门,但就其外在表现而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在以下几方面均有所体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由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转型,个别区域甚至已开始向后工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转型;在社会结构方面,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转向城镇化的轨道,不但人口持续向城市、城镇集中,而且人口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常态;在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的系统转型历经特殊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转型开始,到思想意识系统初步成型,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文化范式根本转变,中国现代文化系统框架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19世纪70年代起,晚清重要洋务企业家与早期维新理论家郑观应,开始关注西方近代重要通信工具——电报的社会价值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自80年代后广泛参与了晚清的电报建设。考察郑观应在晚清电报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的同时。探讨其在此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可从这一个案领域揭出晚清社会在向近代转型中的某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网络教育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进行着重大的结构调整。社会结构的调整,总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特定的要求,网络教育以其特有的优势,将对这一调整过程做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下,传统中国基于儒家文化之上的王朝国家观念被完全突破。以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试图重新建立对于现代中国的理解,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辛亥革命的意义则在于,它不仅在形式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更在于它从社会制度和观念文化层面,实现了中国人国家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初步转型,并由此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从辛亥革命开始,民族国家的建构始终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整个中国社会开始了面向现代的转型,传统学术也不例外。就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而言,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自然更加漫长、曲折。笔者以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在20世纪的兴起和复兴,乃是踵梁启超氏“新史学”而起的史学转型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科学化则是此过程的当然实质,是这一过程两个不同阶段的共同内核。  相似文献   

11.
中华法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内在的连续性,又有可变性或转化性.西方法文化的输入,开始了两种法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如果说晚清修律是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开端,那么直至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法律向着现代化转型的目标是继续推进的.  相似文献   

12.
正湘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体现了这一地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始转向新的发展方向。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湘学,适应时代变化,最早开始了向近代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魏源著书立说,开风气之先,提出了前人未能想到的新见解,推动湘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堪称湘学近代转型的前驱先路,为其走向新的时代奠立了基础。他提出的种种见解突破了传统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产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是权力博弈的舞台。在中国社会的信息化转型过程中,村庄中现代传媒的介入.开始对村庄政治产生影响。村庄治理是中国农村民主发展的重大事件之一,而政治传播是村庄治理与农村民主发展的桥梁之一。在中国农村,政治传播的发展影响到村庄中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村庄中权威与治理模式的形成。本文以山西省南张村为个案.围绕村庄治理中的政治传播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经历了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力量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经济形式决定经济制度的原理,传统的税务稽查模式也应顺应发展潮流,与经济运行方式相适应,由传统的计划型税务稽查模式向市场型税务稽查模式转变,这个转型的过程对税务稽查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税务稽查模式的转型问题,才能深化税务稽查改革,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公平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5.
汤姆 《语文新圃》2009,(8):43-44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是自20世纪开始转型的,也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见证。本文对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起源进行追踪,以及对其属性进行判断以便准确把握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历程,并使人们从价值层面上重新评估近现代美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考察,正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逐步转型的时期,又是一个走出封闭,面向世界,逐步走向近代化的过程。这种转型不是中国社会内部资本主义萌芽自发增长的结果,不是如同西方那样由原...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伴随社会转型的推进,广大农村正经历着一个"去乡土性"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人际关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变化总是随着社会的总体性变化而变迁的。在我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呈现出由情感性关系转向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相结合及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青年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相伴随。实践证明,党的事业辉煌进步,党的队伍发展壮大,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完成自己肩负历史使命的传承过程,也是一代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完成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传承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制度转型的四大理论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联系于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发展模式离不开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制度转型的内在规律,转型持续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转型规律被逐渐认识的进程。中俄之间的转型比较,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认识线索,依此可以进行命题式归纳,以期揭示制度转型内含的规律。中国关注的是转型目的、转型过程、转型动力以及转型绩效评价的适应性效率;俄罗斯则关注的是转型目标,既忽视了转型过程,也忽视了转型动力,转型绩效也是以资源有效配置效率高低为标准的。这反映的是对制度转型本质及其转型规律的认识偏差,正因此,才会有差异显著的两种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