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浩 《辽宁教育》2009,(5):46-47
教师只有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谈谈几点个人的呋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3.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4.
蒋小华 《教育》2009,(3):60-60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们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创新来源于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创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充分拓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彬 《云南教育》2005,(34):24-24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好问的精神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我们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疑——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洁 《教学月刊》2002,(4):44-45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即使是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启发,提问的学生也寥寥无几。这说明,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1.
12.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在数学中,什么是最重要的(what is the key in Mathematics)?很多专家讨论的结果:问题是关键(The problem is the key in Mathematics).问题是思考的结果,是深入思考的开始,"有问题"也是创造的开始.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不仅应提高学生解决别人给出的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应使学生保持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和交流的习惯,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3.
朱婵莲  薛佳 《云南教育》2005,(11):21-21
正当教育改革的思想与策略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时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些“跟不上脚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质疑问难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  相似文献   

15.
蒋文献 《山东教育》2000,(34):40-4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但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是消极的听客,是老师提问的“应声虫”,他们只是简单地直接地获取知识,很少有问题意识,很少有发现知识的过程和自由探索的实践。教师没有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势必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思…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思想的交流对启迪人的智慧与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来说,问题的提出就是表达自身认知、思想的一种直接途径与体现,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我们都说孩子是提问的专家,然而却又感叹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没有价值,不切主题。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价值与质态应该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我们应当从各个活动环节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问题是知之始。《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课标》提出的这一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19.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最近,到一所学校采访,看到一份学生行为规范的“打分表”,比如“上课讲废话”扣几分、“下课乱奔跑”扣几分、“广播操缺席”班级集体扣几分,反正有一条规范就有相应的具体“加分”和“扣分”标准。这样“做”到极致,效果如何呢?结果许多学生都有被束缚的感觉,做得好的学生也是为了做而做,有的学生在校内能做到,但一到校外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