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公众利益的监督力量,尤其对于政府的行政管理监督,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行政管理实行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以及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促进作用,期望能够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公益讲座对地域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伟 《图书馆学刊》2007,29(4):37-39
论述了公益讲座在塑造地域人才、促进地域文化发展、开展地域特色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从图书馆推进地域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开展公益讲座应遵循的三个准则和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评论的题材与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正如小说、散文、诗歌、通讯等文体都有题材一样,新闻评论也存在题材问题.按评论的事实或问题涉及的区域,有国际题材,有国内题材.如果按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分类,则可以划分为政治题材,经济题材,等等.如果再划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呢?窃以为,就是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鼓舞、批评、引导、阐释作用.但事实上,不同的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这与题材有没有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般说来,新闻评论的题材越重要、重大,其社会价值就越大.因为,题材所以有重大、重要之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本身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之一.一篇新闻评论能否跻身其列,是检验其社会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让我们来看看1992年至1994年中国新闻奖中新闻评论的获奖情况:1992年,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1篇新闻评论获奖.其中,反映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5篇,占45%.1993年,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5篇评论榜上有名.其中,反映宏观调控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7篇,占44%.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新闻学释义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越丰富,价值就越大。”所谓新闻特殊素质就是它所包括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等等,新闻记者要根据新闻价值进行采访、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才能把握住新闻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序,与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及时发现、深入发掘、正确认识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典型新闻题材,及时发现新闻题材,深入挖掘新闻题材,从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安全保障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消防安全问题。由此,社会相关新闻报道也加大了对于消防安全的关注度,这就要求新闻采编部门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掌握消防新闻采编与报道的规律及要素,运用有效的采编策略与方法,为做好消防题材新闻采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消防题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调整新闻采编方法的策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为适应消防新闻报道的新形势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基层新闻工作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重大题材的,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千差万别,不少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往往得风气之先,会出现一些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导向意义的现象与做法。面对这样的题材,基层记应沉着应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把握新闻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的题材如何,既涉及到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观众的接受度和收视率,也关系到舆论导向,还决定着能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市井琐事和负面报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记者编辑要从三个维度去面对报道题材,即:根据新闻价值选择题材、按照舆论导向把握题材、顺应传播规律处理题材,以保持电视民生新闻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来努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一、好新闻出自好题材在构成新闻的诸多因素中,题材是重要的。虽然好题材未必都能出好新闻,但好新闻总是出自好题材。历年的好新闻评选,不管是广播电视界的还是新闻界的,都让我们看到,好新闻大多以题材取胜。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信息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给使用者的方式.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度安全性等特征,并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功能,在商业领域已经初见规模.由于档案工作涉及国家安全性、保密性等诸多问题,档案界对云计算的研究和引进稍显迟滞,目前,大多还处于单纯的争论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0.
新闻:题材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年在高校教新闻写作课,常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某些作品进行讨论。有一次有位同学提出的观点使我感到有新意,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认可,他认为新闻的好坏、得失、高低不在写作,首先在题材,进而提出题材决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近来,笔者读了一些报纸刊登的现场新闻作品,发现大部分是事件性新闻。由此我感到,现场新闻的报道领域应当尽量拓宽些。现场新闻,顾名思义,应以写现场为主,在题材上并没有限制。一些事件性的社会新闻可以采用现场描写的手法,在非事件新闻这个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如大学生毕业后在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这个题材,《经济日报》就刊登了一篇令人拍案叫好的现场新闻:《新来的大学生——北京京信大厦工地12日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新闻改革创新的力度,挖掘新题材,丰富新语言,探索新手法,创造新风格。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线索、提炼主题"。本文就如何在挖掘新闻题材上下功夫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机、收音机,我们可以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作为读者或者刚走上新闻岗位的同志可能会问,这些新闻题材是怎样发掘出来的呢?什么样的事才可以作为新闻来写呢?有时候,我们有些同志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到一个地方或一家企业,有经验的老记者在听了情况介绍后,立即能发掘和确定可写的新闻题材,而自己却还听得糊里糊涂。这其中的差异,除了经验上的差距之外,还有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王玉清 《记者摇篮》2009,(10):47-47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最关键的就是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明确和把握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决实践问题,为人民的利益谋福祉,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的题材选择,是关系报道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位摄影记者在考虑和进行他的报道工作时,首先遇到的就是题材的选择和深化。而题材就是摄影记者审视社会生活和新闻事件时,所着眼于这些事物的社会效应,也就是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大小。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所摄照片的新闻价值应该表现为,能否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选择使社会产生巨大变革的人和事进行报道,从而鼓舞人们更好地工作;新闻价值还应该表现为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人们感兴趣的事件、社会珍闻、知识性、趣味性新闻;再一点就是既要反映成绩,也要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能引起普遍关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9月15日,作家秦牧在人民日报第八版的副刊上写了一篇文章《哲人丰碑》,文中写道,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胡传揆逝世前留下亲笔遗嘱,要求“遗体不火化,不留骨灰,解剖后,尽量利用其他组织及骨架,以利教学。”遵照遗嘱,一位技术人员怀着尊敬之情,小心翼翼地为胡传揆的遗体骨骼加了工。当这副骨骼不久前陈列在北京医科大学报告厅,举行庄严的揭幕仪式的时候,一副牙雕玉琢般的人体骨骼展现  相似文献   

17.
一篇新闻故事,要较好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除了要有一个深刻隽永的主题,还要在精当地选材上下功夫。新闻故事是“以事显理、寓事于理”的体裁,它的选材自然要着眼于选事。同时,新闻故事中的“事”又有别于一般事件性新闻中的“事”。因此,它的题材选择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选择新鲜的事。新闻的时效性决定着新闻故事的选材必须是新鲜的。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曾经指出过的,“盖新闻如鲜果,过时稍久,则腐败而失其味,不堪咀嚼,读者必弃之如敝履也”。但是,仅仅着眼于时间上的迅速及时还远远不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业务编辑部:我是一个只有两年记者龄的记者。前不久,我翻看了自己所写的新闻稿,大多是一些使人看过就了的短小的“易碎品”,看后使我感到有些茫然,写这样的短新闻究竟能否成才?新华社的李普同志是国内新闻界里少有的以写短新闻成名的记者。他的《开国前后的信息》一书所选辑的新闻作品也多是些短新闻。这些作品篇幅虽短,但题材分量很重。从写作手法上看,言简意赅,寥寥几笔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或事件,  相似文献   

19.
对外新闻和其它新闻一样,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新华社播发的对外英文稿《北京的鸟市》就是一个例子。这篇对外新闻只有七百多字,写得生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