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每一个孩子寻找一个空间 早读开始了,我照例向教室走去,刚到门口,就感觉情况不对,按照已往的惯例,现在应该是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啊,今天怎么吵吵闹闹的呢?推门进去,发现大家都在对着后排的一个孩子起哄。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的日新月异,理念的交替更迭,对身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了严峻的考验--不进则退。商朝的开国君商汤,在他的澡盆上刻着一句警戒自己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假如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奥巴马在致伊利诺伊州民众的信中说:"今天我结束了一段路程,开始走上另一段旅程。"我们今天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在别人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有能力担负起教育的重任。那么怎么才能提升自己呢?毫无疑问就是多学习。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理念方法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我认为需要"四多"。  相似文献   

3.
2001年8月27日晴我接受了一群“记者”的采访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迎来了我的又一届初一新生。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按以往的惯例向学生介绍自己并提出新学期的要求,显然是老生常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索性别出心裁来一个“记者招待会”吧。上课铃响过了,我精神抖擞地走进了教室。师生问好后,我扫视了一下同学,然后开始说话了:“大家都应该知道我是语文老师,因为你们每一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本语文书,大家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师,有什么问题吗?我今天可是有问必答噢。”这下子孩子们便坐不住了,纷纷…  相似文献   

4.
我的故事还要从一节校内研究课说起。 今天是我上校内研究课的日子。早晨的天空是灰蒙蒙的,映照着我此刻的心情。按理说我应该是精神饱满的迎接"研究课",可是我怎么都提不起精神。就这样,上课的铃声响起了,我带着勉强地笑容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5.
一次课堂教学中,事先准备不充分的我被自己出的题难住了,情急之下我问道:"谁来教我下一步该怎么做?"没想到此话一出,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完全一付一展身手的架势。一堂本来有缺陷的课,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着实让我兴奋不已,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开始反思——教师就真的应该做课堂中的圣人吗?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有时装装“傻”什么的,又何尝不可呢?  相似文献   

6.
无意的伤害     
实验班的刘老师今天上研讨课。我到教室前发现最后一排一位小男生旁边有一个空位置,于是我走了过去。"小朋友,你一个人坐吗?""陈红红今天生病了,没能来。"小男孩的脸显得有些微红,看得出是个挺害羞的孩子。"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我问道。"嗯,嗯!"小男孩不住地点头。  相似文献   

7.
姜荣秀 《辅导员》2010,(10):55-55
什么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我粗浅的理解,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体味和能力的锻炼。要想课堂上"高效",功夫应下在课下,正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儿,都是成功的缩影;每一个缩影的背后,洒满的都是奋斗者的泪泉"。只有经历过这样的洗礼,才会有花儿的"明艳"。  相似文献   

8.
由鱼到渔     
怎样才能实现语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教学的正道。[编按]  相似文献   

9.
王益红 《考试周刊》2011,(86):211-211
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火上来了,生气地又问了一遍。这时,坐在最后排的陈好同学跑上来,迅速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他认真而大力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弄得课室内尘土飞扬。  相似文献   

10.
复习课应该怎样设计,才能既突破重难点,又让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不至于"学习疲劳"?如何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而"新"又在何处?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的"小数乘法及学习策略"一课,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给我们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11.
赵琼 《班主任》2010,(3):52-53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的工作就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认可,几次赛课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让我信心爆棚。可渐渐地,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很强,又似乎都很怕我,而个别“调皮蛋”也老是跟我作对。我开始迷惑:是我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吗?不应该呀,我对孩子挺关心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2.
身为班主任,常为每天的晨会而烦恼:今天又该讲什么呢?作为学生,每天也常因晨会而烦恼:不知今天老师又要唠叨什么。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回忆道: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他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田老师那优美的诗歌,动听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不啻于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在"情趣"  相似文献   

14.
在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没有课程标准、没有统一教材的心理课如何才能有效并且高效?心理课的去向在何方?目标在哪里?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目标?这些问题成了心理教师们不断探索的方向。正如古语所云“教学相长”,每位心理教师都在陪伴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着自身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一点点探索着心理课的真谛: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成长,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正向的成长力量。浸润在心理课中,学生与教师用心交流。“心”这个字应该是心理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案例描述】 转眼到了六月,临近期末。 踏着铃声,我走进教室。“今天我们上这学期的最后一课——《阿德的梦》。”照惯例互相行过礼之后,我就开始导人新课。“说到梦,你们一定都做过吧?”一个简单而又平淡的开始,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乏味。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一声响亮的“做过”之后,  相似文献   

16.
快乐晨会     
许多教师对晨会课认识不够,甚至认为“短短的十分钟可有可无”,把晨会课上成道德说教课,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把晨会课上成“批评课”,批评成绩差、习惯差、作业不完成的学生:把晨会课上成“布置课”,布置今天要准备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事情……上学期末,我们对学校的1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晨会课感兴趣的不足10%,学生畏惧“晨会课”,因为怕“批评”:学生不爱上晨会课,因为讨厌教师婆婆妈妈讲琐事。晨会课究竟该上什么,怎么上,  相似文献   

17.
王燕 《中小学德育》2012,(12):56-57
晨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强化班级管理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有的班主任往往会忽略晨会课的教育功能,使晨会课变了味:利用晨会课训斥调皮的学生,把它变为"现场批斗会";利用晨会课订正作业,组织学生预习、复习学科知识,把它当成"第二课堂";让班干部代上,使晨会成为了班干部的个人舞台;无为而治,任由学...  相似文献   

18.
那天,上完晨会课,我像往常一样想了解这一天的第一节课是什么课。一进教室便看到学生已经三三两两地开始课间活动了,我不想打扰他们。于是,我径直走向离讲桌最近的天宇同学,打开了他的文具盒。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游戏     
9月27日晴今天我和小伙伴们刚学到一个新游戏,别提多有趣了,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开始他们还因为有事不同意,但经不过我的一再要求,最终我们还是玩起来了。我对爸爸妈妈说:"这个游戏保准让你们笑得肚子疼,玩了还想玩。"爸爸说:"是吗?搞得那么神秘。"这时,我拿出一叠事先裁好的方形纸片,先给妈妈一张,让她写出一个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人或物,又给爸爸一张,让他写出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越特殊越好。  相似文献   

20.
去某小学支教,碰到这样一件事。"咔嚓"——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手机照相声,美女老师已潇洒地转身,欢呼雀跃地离开了办公室。最近一段时间,这位姐姐常常挟着一股香风飘然而至我的身侧,笑意盈盈地凑近耳畔,甜美又亲昵地说:"下一课备好了没?让我拍一拍噢!"然后翻开我的语文书,把每一句引导语、每一条过渡句甚至每一处批注,边边角角无一遗漏地拍个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