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即最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代指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思。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我们出生、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耗十年辛苦哭成了百一十回“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人们说“若拧曹公书,当是一拧一把泪.曹雪芹的泪究竟是什么泪呢?研究者有的说是“爱情悲剧泪”,有的说是“家庭悲剧泪”,有的说是“阶级仇恨泪”,有的说是“王朝覆灭泪”……然而,我认为纵观曹公之书乃汇千流而为泪海,并非一沟一渠之流.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书     
<正>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好比一个人的成长,由浅入深,是个不断上升、臻于完善的过程。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我们广泛地涉猎,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坚固到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请先读懂自己的心萨特曾说:"我是在书堆里开始我的生活的。""书"总是伴随我们的一生。据一位作家所言,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历练;一是"心灵之书",那是心灵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似乎缺了一个角。但我说,"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  相似文献   

5.
品读     
<正>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清·刘熙载——书如其人这个命题由来久矣,其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而对此命题阐释的最为深刻与简净的当属清代刘熙载。"书者,如也。"这个命题本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针对文字学而提出的命题。刘熙载从书法的角度丰富了这个命题的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了  相似文献   

6.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 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  相似文献   

7.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  相似文献   

8.
选好课外书     
英子 《初中生辅导》2006,(19):83-84
中学生怎样阅读课外书,往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不过,即使是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往往也分几种情况,或精读,或略读,或浏览.现代作家杜宣把"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分为四类:"一、心治之书,这类书是要记在心头上的.二、目治之书,这类书浏览一遍就可以了.三、口治之书,这类书要大声读出来的.四、手治之书,这类书要抄下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人的一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而“有字之书”来源于“无字之书”。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本大大的“无字之书”。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着我去很多地方旅行,去图书馆里看书。只要到一个城市,爸爸就会带我去寻找图书馆、图书大厦和书城。让我记忆犹新的有天津图书大厦、石家庄图书大厦和开封书城。我打开一本本的书,就像打开一座座魔幻城堡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导写读书可能成为读书种子,像顾炎武那样,专心读圣贤之书又事事关心;也可能成为书呆子、会走的书橱,不仅把书读死了,把人也读死了。所以,读书之于成功确乎是或然性的联系。读书几近成功之论虽用心良苦但并非尽然,善良的谎言中有误导成分。尽信书不如无书——别掉进坏书的陷阱;不信书又不如读书——“我是文盲我怕谁?”你谁也不怕并不意味着别人就都怕你,谁怕谁呢选读书不是为了让人怕,当然也不为了怕别人。自己别往陷阱里跳。怎样把书读薄了,怎样把书读厚了;什么是我注《六经》,什么是《六经》注我?怎样在陷阱上穿行又不落入陷阱,这需要何等…  相似文献   

11.
无字之书     
我的语文课有一种补充教材,名叫无字之书。我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常常使用这种无字之书。这种无字之书可以信手拈来,无须编印,而且学生感到亲切动人,钻研这种补充教材,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什么是无字之书呢?就是上课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供学生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指导学生钻研无字之书的几次实况记录:(一)同学们在划分《截肢和输血》一文的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很安静。突然,一个学生回转身向坐在后面的同学骂道:“你再碰我一下,看我不揍你!”声色俱厉。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询问情由。我知道,准是后面那位顽童逗惹了他,不是把脚  相似文献   

12.
我的乐于藏书,来自我的乐于读书,而我的乐于读书,又来自我的必须用书。在我来说,藏书是手段,读书是过程,而用书,则是目的。书何以用?用于修养,用于事业,用于研究,用于写作。用传统的观念来看,这或许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了。此时读书,浑然不知书之为用。五、六岁时,父亲在家课我以“三、百、千”,因我生性思钝,死记硬背,颇以为苦。由小学而中学,自己会读“闲书”之后,才渐知读书的乐趣。当时所读之书,仅止随缘涉猎,漫无目的。直到自己当了教师,才有了“书到用时方很少”的感哨.才悟出读书主要是为了用书。后来又…  相似文献   

13.
正东山一中特级教师王木春的书《身为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反思》(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不是振臂高呼式的"励志"通读全书,你或许感受到更多的是平静、自嘲和无奈,我更认可它是"疗病感伤"式的"励志"之书,它淡而有味、哀而  相似文献   

14.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  相似文献   

15.
<正>①谈到读书,有不少人认为,要么不读,要读就读有用的书。我倒觉得,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在读有用之书的同时,还应多读点无用的书,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读书。②所谓无用的书,是相对于如今流行的那些"有用之书"而言的—那些读了以后,对你升学、应聘、挣钱能立竿见影有所帮助和借鉴的书,如《如何炒  相似文献   

16.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雨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 (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相似文献   

17.
选好课外书     
中学生怎样阅读课外书,往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不过,即使是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往往也分几种情况,或精读,或略读,或浏览。现代作家杜宣把“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分为四类:“一、心治之书,这类书是要记在心头上的。二、目治之书,这类书浏览一遍就可以了。三、口治之书,这类书要大声读出来的。四、手治之书,这类书要抄下来的。”有些书是坏书,读了有害,当然不要去读。有些书是好书,但内容太深奥,中学生暂时不要去读;还有些专业性强的书,中学生也不必去读。人的脑子就像一间房子,房子里只能放最急需、最有用的东西。对此,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有一…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是儿童文学的经典著作,文中阐发的"丛林法则"思想是这套书的逻辑起点。"丛林法则"崇尚纪律、遵从、责任等一系列在动物世界中需要保持的拟人化品质。这些品质与米歇尔.福柯在《归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中的"规训"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论文就是试图通过"规训"理论来分析《丛林之书》中的"丛林法则",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训"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尼尔·盖曼的儿童奇幻新作《墓园之书》非常畅销.该书出版后仅数周.我想在香港买一本.但已经卖完了!作者的灵感来自吉普林儿童经典《森林王子》(一本讲述一名男孩在印度丛林里被狼养大的书),书中一名叫诺柏迪·欧文斯的男孩被人遗弃在墓地.然后被幽灵抚养大!《墓园之书》刚刚荣获纽伯里奖,这是最知名的儿童文学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