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红色基因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绘制红色基因图谱清单,确定红色基因教育任务,明确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在红色基因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探索构建党团班协同工作机制。这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团班"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在"党建带团建,团建带班建"的理念下,实现"党团班联动互通管理",并以此为契机打通"学生-班级-团总支-学院"互动管理平台。该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工作实效性;有利于高校活力党支部、团支部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落实高校党建带团建、活动促团建,切实加强基层班级团支部建设;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科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是高校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织。在实践运行中却存在着职能交叉、定位不清等问题,以致育人效果有待提高。面对"双一流"建设使命的模式探索、高校群团组织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明确党团班各自发展的职能、方向和协同育人机制,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大学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了“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实施“研究生自主管理”、“开放性的创新实验室”、“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层次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金”等多项带有创造性的探索,构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重庆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时代诉求下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对研究生开放思维、创造人格、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必须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机制限制,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培养模式的转换。指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研究生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人才培养,尤其有利于创新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因此,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可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通过调查走访用人单位对财税专业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结合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在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培养措施和培养内容等方面对财税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而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会是高校实施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会等组织力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讨并构建“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途径,重视实践育人系统化不高、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契合度不高、评价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等现实困境,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协同、构建正向激励、实施联动耦合,从组织管理、支持保障、评价考核、协同耦合等方面突破现实困境,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团班协同耦合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贯彻落实党的高质量“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做到“知行合一,德技双磬”。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从加强"双导师"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实践环节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系列创新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四个方面,探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业革命和新工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文章探索基于校企联盟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和实践了政府、校企联盟内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建立了联合培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联盟是高校合作的高级阶段,是教育领域应用协同进行创新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高校联盟的发展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联盟的规模和形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将联盟战略引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双手模式"的构建,一手抓联盟高校的合作主题,一手抓联盟组织的管理过程,以协同为途径,聚集创新元素,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传统培养模式仍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协同的规划与布局;培养资源分散,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视野狭窄等问题。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结构向学术型与专业型并重发展转变的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不断进行着创新,其中校企联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研究生规模较大,单一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无法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本研究结合研究生人才建设与教学改革现状,借鉴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育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成功经验,在当前研究生培养新形势下,通过系统性调研和组织结构设计,汇集研究生创新发展的有利因素,打造适合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特点的可持续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创新型高层次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科学与否将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学术界提出了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若干模式。分析这些模式,并从教育模式的一般特性出发,可以提出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若干设想,如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相应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也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别;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模式体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创新模式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16.
慎提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教育模式科学与否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劣,影响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章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角度通过简要介绍研究生教育模式——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吸收多国经验形成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历程,并结合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得出我们新形势下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研究生基地、院企联合育人、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等不能称之为模式创新,而是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继承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认识不足,导师的双重责任使教学难以规范,研究生培养学制与科研项目周期存在矛盾,管理制度不甚完备等问题。因此,要树立高瞻远瞩的协同创新理念,强化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探索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机制以及建立综合评价体制等,进一步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紧密围绕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问题,梳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特征,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通过国际化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环境、合作交流模式等内容的创新,提出符合我国研究生培养实际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教育要创新首先模式要创新。借助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契机,以学生为核心,可以凸现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无穷力量;通过国家资助起步,加强自身建设,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以实验成果论英雄,重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可以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杨华 《河南教育》2010,(12):3-4
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与建设是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动力源。针对传统的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今工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弊端,实施与企业相结合的新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