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购买1.您在学习之余喜欢阅读哪些杂志?①②③④2.您现在订阅的杂志是:3.在几种中学生同类期刊中,您最喜欢:□《人生十六七》□《小读者》□《少男少女》□《文学少年》□《中学生阅读》4.您在购买《课外语文》时,考虑的最主要素是什么?□文章内容□版式设计□封面□图片□价格□品牌□其他5.在您的同学与朋友中有多少人读了本《课外语文》?□1-5人□6-10人□11-20人□更多二、阅读6.您觉得《课外语文》在各方面非常好好一般不太好差封面□□□□□文章质量□□□□□标题选择□□□□□图片质量□□□□□内文版式□□□□□7.您…  相似文献   

2.
一、购买1.您在学习之余喜欢阅读哪些杂志?①②③④2.您现在订阅的杂志是:3.在几种中学生同类期刊中,您最喜欢:4.您在购买《课外语文》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文章内容□版式设计□封面□图片□价格□品牌□其他5.在您的同学与朋友中有多少人读了本期《课外语文》?□1—5人□6—10人□11—20人□更多二、阅读6.您觉得《课外语文》在各方面 非常好 好 一般 不太好 差封面 □ □ □ □ □文章质量 □ □ □ □ □标题选择 □ □ □ □ □图片质量 □ □ □ □ □内…  相似文献   

3.
一、购买1.您在学习之余喜欢阅读哪些杂志?①②③④2.您现在订阅的杂志是:3.在几种中学生同类期刊中,您最喜欢:□《人生十六七》□《小读者》□《少男少女》□《文学少年》□《中学生阅读》4.您在购买《课外语文》时,考虑的最主要因  相似文献   

4.
孙永庆:您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做过语文教师、编辑等,始终没有放下写作和阅读.请先说说您对语文学习的感悟. 范晓波:对于语文,多阅读文学作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阅读也是写作的潜伏期.齐头并进地阅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和昭示最新文学潮流的当代作品,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也在这条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让学生在不同作者相同主题、同一作者不同文本、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的形式中进行群文阅读,旨在让学生在群文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得到收获。一、初探1.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群文阅读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是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中有三篇是写老师的文章,我把这三篇《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第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中的语言文字应当规范安徽/李超聘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是范文,语言文字应当规范化,即符合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汉字使用标准,以有利于学生对汉字、汉语的学习和使用。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附录”《文艺作品的鉴赏》是前辈教育家叶老的一篇作品,也是师生们学...  相似文献   

7.
虽然不是语文课本,但作为学生必修的《语文读本》,其语言文字也应该合乎语言规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耳濡目染,真正掌握规范化语言.但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语文阅读》中有些文章语言不规范,存在着一些语病.《梅雨之夕》便是其中一篇,下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阿里山纪行》就是一篇美学价值很高的游记散文.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应该利用文章中的美育因子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对于《阿里山纪行》美学价值的探讨,我们往往更多地聚焦于探讨它的语言之美、音乐之美、形象之美,如果说这些是这篇文章美的外在,那么情韵之美则是这篇文章美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正>《杨氏之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第一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一位年仅九岁的杨姓小孩机智应对客人诘问的故事,情节简明,语言精练,风格幽默,妙趣横生。全文虽然仅有55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语文之美。一、蕴含着文字之美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生在学习《杨氏之子》的过程中,自主借助文中的注释去读通,读懂文言字词,进而理解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10.
正读了唐江澎《培养终身阅读者》、王栋生《读陆精康〈考信录〉杂感》(《语文学习》2014年第3期)等几篇有关阅读的文章后,不由想到:阅读,离我们有多远?身处教学一线,我深知语文教学和我们这些专门教学生"读书"的人,恰恰在做着不顾常识、违背常识的事。原因固然与应试教育及当前功利浮躁的世风和"视觉文化的兴盛"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有了具体的量化目标。这一具体的量化目标告诉我们 :学习语文要重视背诵 ,重视积累。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除了指导背诵外 ,本身也要练“背功”。哲学家黑格尔说 :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多给学生示范影响。常言道 :“身教重于言教。”经常在学生面前进行示范背诵 ,才堪称“人之模范”。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催人奋进的文章 ,凡要求学生背诵的 ,教师如也能背诵 ,对学生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示范和感染的作用。我有幸听过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的《瀑布》…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集科学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身的学科,语文所包含的科学美、知识美、人情美、人性美、语言美使得它本身就具有一种诗意的气质,而语文课就是使这些美得以最充分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并让美成为语文教育中最动人的风景,将会一改语文课的枯燥乏味为优美和谐,灵动多彩。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语文实验教科书》选编的《阿里山纪行》是大家熟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展示了如诗如画的阿里山风光,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文章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美。…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依据教材.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精读一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合作“略读一组”。所谓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一组”.即将课内的知识、学法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一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本地区为地方教材《自读课本》和《课外阅读》)中的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不断扩大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美是亲近所得,美是邂逅所得。”一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是一个不可穷尽的宝藏,每亲近一次,总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如《红楼梦》中频繁如梭的语文学习活动描写就是一个很少被人说到的话题。以大观园为舞台的人物活动中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型的社会。其中直接正面表现各种语文学习的活动就有二十多回,占了曹雪芹所写的八十回的四分之一篇幅之多。自由阅读活动阅读是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们随处可见的学习活动。封闭的大观园集中了一批聪明好学的少男少女,他们没有老师去教他们,却有着很丰富的交流和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5.
《鸬鹚》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读后却给人以美的感染和熏陶.我教这篇课文的做法是: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确定教学思路,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五篇说理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学会合作》,它们分布在四、五、六年级各个学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要为学生将来学习此类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在学习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聚焦文章的篇章、观点、论证、表达,通过比较阅读发现此类文本的独特表达方式,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好此类文章的文本核心价值,今后学习议论文时也就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交流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活生生的人,怀有"喜怒哀惧爱恶仇"七情:而语文教材也不仅仅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们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因此,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性.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与和谐统一,才能使师生产生共振,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产生美.  相似文献   

18.
引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的的重要渠道.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倡导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广袤无垠的课外阅读世界,去感受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精神之美等种种人文之美.《语文课程标准》不但主张学生大量课外阅读,还要求背诵其中的一些精美篇段,专门开列了学生课外阅读背诵篇目的推荐名单.其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课标说明:“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相似文献   

20.
孙永庆:我知道,您的《武夷山九曲溪小记》《九寨沟记游》《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等文章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话说知音》则被全国高考语文卷用作阅读题.请问学生该如何解答这类阅读题? 林非:我的散文被选人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让许多学生从中得到应有的收获,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话说知音》创作于1997年.我想对历史进行思考,与历史进行对话,于是创作了一系列历史散文,包括《话说知音》等十几篇作品.散文家和历史学家写历史的角度不一样,我侧重的是内心的感受,通过优美的文字达成与历史和古人的心灵契合.《话说知音》就是我与伯牙的一次心灵对话.关于试题的解答,我认为作家写作是从自己的角度和想象力出发的.阅读文学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原意,也可以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升华,这都是艺术欣赏允许并应予以提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