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学作品要拔动孩子们的心弦,使他们看了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亲切感,游戏精神就应该成为儿童学最永恒的精神、最重要的美学个性和品格。  相似文献   

2.
论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作品要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使他们看了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亲切感 ,游戏精神就应该成为儿童文学最永恒的精神、最重要的美学个性和品格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0):40-43
游戏与人类文明同在,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和内核,主要包括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和体验精神。教师有可能形成游戏精神,一定程度和意义上的游戏精神能够使教师超越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的束缚,有助于教师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的统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幸福的实现。教师要热爱教育生活,秉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努力走向职业的自由自觉,体验教师生命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而且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应该提倡游戏精神,借助游戏的形式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教师促进教学的游戏化,能够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的积极健康成长。因此,主要分析了在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中的游戏精神,并使幼儿在游戏中感悟游戏精神,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游戏性规定了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以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为己任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应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具有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展示、创生、对话的精神。具有游戏精神的教育强调确立"游戏人"的教育目标,创造"游戏场"式的教育情景,开展对话和生成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而真正的游戏应具有自由、平等、创造与快乐的游戏精神。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儿童游戏在目的性、规则限制、游戏材料、场所空间等方面出现新的变化,却渐渐失去了游戏最根本的精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不断增强。因此,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不应过分关注技术手段的应用,而要重拾游戏精神,发挥游戏本身的治愈功能。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仅仅将游戏作为促进教学的外在手段,忽视了人当下的现实存在,窄化甚至偏离了游戏教学观的本意,而本体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则强调游戏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游戏的内在品性决定了基于游戏精神的课堂教学的可能与必要。构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人的教学目的,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强调充分投入与积极体验,教学内容主张师生对话基础上的课程创生。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已成为业内共识。但是当前对幼儿教师游戏精神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文论述了当今幼儿老师游戏精神存在的现状,分析了树立幼儿园教师游戏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更好的树立幼儿教师游戏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游戏是一种追求自由、愉悦和创造精神的教育方式,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和内核。因此,游戏精神应该内含于教育过程,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倡导游戏精神对现实教育目的和实施教育方式可以起到纠偏作用,它有助于教育活动走出急功近利的泥沼,关注学生精神的丰富和人性的完善。从而真正实现形成完整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闽南童谣曾陪伴世世代代的闽南地区儿童健康成长.闽南地区的儿童喜欢吟唱闽南童谣,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闽南童谣充满游戏精神,即自由和愉快的精神.闽南童谣的游戏、闽南童谣的想象都蕴含着游戏精神,儿童从中感受到自由和愉快.自由和愉快正是儿童本真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儿童的目的论、人为主义、泛灵论、实在论、原逻辑主义等精神倾向,都堪称是对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直接演示或曲折反映。这种精神特质的发生与发展根源于儿童个体所携带着的种族进化的生物性积淀,并伴随后天社会性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不断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自我中心主义是保障儿童发展潜能免受理性文化过分透支的一道精神屏障。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本文从角色游戏的准备、指导、评价三方面,讨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通过多种活动,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参与体育游戏是儿童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儿童游戏的本质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儿童自愿参加并能从中获得愉快体验是儿童游戏的主要属性。儿童游戏能够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采取合适养护儿童游戏的策略,有利于发挥儿童游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而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的心理依据有文化原型的积淀、童年经验、创作思维等。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纯粹“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要特别注意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手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并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教育总是自然的教育、田园的教育.田园教育资源有其独特优势,应重视田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儿童拥有广袤而自然的活动空间,自主、自由、自信地活动,给孩子带去无限的快乐体验.幼儿园可以结合季节和地域特点,编制田园嬉乐项目,让自然的田园为儿童的嬉乐活动提供最佳的场域和最丰富的材料,引领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享受绿色生命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较好的发展,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应该采用角色游戏的方式来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人类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就必然要求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时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体育理念倡导人文精神,倡导健康第一、快乐第一、人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必然使我们的目光聚焦到娱乐与健康上;通过娱乐来获取健康,是21世纪体育的发展之路.艺术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必须高度重视;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采用游戏教学法必将顺应这一新的发展潮流,给艺术体操课的教学活动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