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建构具有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必然选择。本文意欲借助三则具体课堂片断实录,谈谈自己对学习内容生活化的个性感悟。联系生活教学片断一:《吨的认识》教学。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师:那么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作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生: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太重了,所以不能随身带来。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  相似文献   

2.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第一册“认识物体”,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物品的形状是相近的,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为学习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概念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性原则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体的形状,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养成他们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的习惯。如,组织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结合数学教材内容,介绍一些数学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第四章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开篇,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它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逐步由模糊的、感性的对物体形状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来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并找出对称轴,使学生初步、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刘祥发 《湖南教育》2000,(15):42-42
一、改变几何形体编排的顺序 ,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将原来第二册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提前到本册中 ,而原来第一册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移到第二册。对每个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材都是按四个层次进行安排的。先出示一些实物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 ,获得几何形体的感性认识 ,再由实物抽象出这些图形的一般特征(面的个数和面的特点) ,接着出示各个立体图形的名称 ,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常见的物体中 ,要求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样安排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到…  相似文献   

7.
刘宗英 《江西教育》2023,(35):51-52
“度量”是用于计量事物物理属性的一个数学概念,空间距离、物体质量、物体大小等均是“度量”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须对“度量”单位进行初步认识,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度量”知识。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度量”教学生活化的意义、难点和策略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黄玲红 《湖南教育》2004,(16):36-3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生活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现状 笔者发现,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注重学生对圆的直观认识,没有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圆在生活中是依附于具体物体而存在的.许多物体上有圆形的面。因此,教师通常从生活实例中引入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举例时往往说什么物体是圆的,没有区分物体和物体的面,  相似文献   

10.
周亚凯 《陕西教育》2003,(10):36-37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52-53页《分类》。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亲身动手实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能按照某一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一、从教学过程中感悟生活实际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教材第6页,教学"认识物体"的教学内容时,就能充分体现"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利于儿童认识  相似文献   

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江苏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这些都是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但它有哪些面?面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棱?棱的长度怎样?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并非人人都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一、铺垫孕伏,生活引入师:同学们,你们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呢?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长方形?(教师强调长方形是物体的一个面)师:数学课本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周长又在哪呢?请同桌互相指一指。师:再摸一摸课桌的周长。师:描描画画下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李英 《山东教育》2012,(29):34-35
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体验,把数学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把学过的定理、公式、定义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量某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可以这样教学:一、利用相似测量物体的高度方法一: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量物体高度,测量示意图:如图1,利用光线平行测CD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就是一种生活,应该洋溢着文化气息,而不是单纯的学知识的过程。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构建一种数学课堂文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饱满的、丰富的,同时也是可以活动的、享受的,整个课堂教学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我结合观察物体教学,谈谈如何构建数学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学观察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段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启蒙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观察内容的指导1.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观察不同类物体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一幅图,问学生把10个方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我和学生一起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位置与顺序及观察物体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从情境人手,感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悟新知并灵活运用,为今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江苏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这些都是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但它有哪些面?面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棱?棱的长度怎样?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并非人人都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测量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数学问题,在初中教材中,测高并不是用尺去丈量物体的高度,而是通过推理计算得到物体的高度.总的说来测量物体的高度有两个途径:一是相似原理(包括类比法、反射法:盲区法);二是直角三角形原理(直接法、间接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本文以近年来的中考题为例,将这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