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庶、富、教"的思想是孔子重要的政治经济思想,也是其仁爱精神的反映,三者各自构成一个相对完满的整体,并且三者之间也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系统。因此探讨其思想内涵,挖掘其普世意义,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受功利化社会的影响,在对书画作品进行品评时许多人好将作者的官衔、作品的价位当作判断的标准,而不去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如何。于是,画坛之上既有"名至实归"的巨匠,也有名过其实的"大师",更有有名无实的"名家",当然也有社会无意炒作、个人无心活动,加之历史的巧合与个人性格特点等因素,而出现的实过其名的群体。刘子久(1891—1975)就属于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东周之世,由于传统礼乐制度的渐趋破坏,法律调控逐渐成为各诸侯国管理国家、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主要社会调控方式。楚国是一个注重法律调控社会功能,重视法度建设,法治文化非常发达的诸侯国,但由于楚文化的地域特色、民风世俗的传习以及特有的民族心理的沉积等多因素的交织,其法律调控凸现出浓郁的地域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法治与礼治在相互冲突的同时,前者又受到后者的影响;法治中融合了诸多德治的因子,德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治的不足;法治与人治并行调控社会,战国后期,人治有愈演愈烈之势;此外,法治中承袭了许多神治的文化因素,神治成为法治的一个重要补充等。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传说中的中国上古时代,选贤任能的苗头便已经出现,虽然宗法制的发展一度将血缘关系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才能为标准的任人方式必然会打破血缘的界限。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世卿世禄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新的人才选拔及任用方式呼之欲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孔子在"举贤才"的呼声下提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和阐述的"共同体"理念,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实践而不断丰富,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格局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我们看到,"共同体"理念一方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李邦国孔子之世的春秋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也是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时代。由于普遍推广了铁器和牛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需要进行交换,"工商食官"的格局随之被打...  相似文献   

7.
关中风俗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具有地域性特点。俗话说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风俗的地域差异是划分文化区域的主要指标 ,也是构成一个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的因素。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 :“凡民函五常之性 ,而其刚柔缓急 ,音声不同 ,系水土之风气。”此言点出了风俗与地理环境的紧密关系。风俗包括的内容较为庞杂 ,各地的风气习尚、婚丧礼仪、迷信淫祀、民歌俗谚无不包含其中。总的来说 ,风俗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区域文化性格 ,即人的性格、气质、意志、语言和社会意识、社会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 ;二是风俗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受自然环境、社会环…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的八年间,出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空前的"学术自由"盛况,不仅涌现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还造就了许多杰出人才.本文主要探求当年出现"学术自由"盛况的成因:由于中国的近代大学是仿效西方而建,大学校长多由留学归国的传统士人担任,西方大学的思想自由原则在抗战前已成为三校的办学理念;中国知识分子本身也具有自由独立的学术传统,他们以学术创造为安身立命的重要方式,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还受到爱国主义的激励;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等人也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层面来阐释学术自由,有效地调适了东西方文化,成为了西南联大师生进行学术创造的共同价值认可,演化为一种优良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明 《华夏文化》2005,(2):9-12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媒体和各种理论研究文章里,出现频度很高的几个概念。我很赞成“和谐社会”这样的提法,也赞成“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提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也很乐意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如果全社会都很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国际上的著名智库都有其自身的运营特点及发展经验,美国的兰德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兰德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其早先是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后来兰德公司又与时俱进地扩展到内外政策等研究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思想库,成为当今美国乃  相似文献   

11.
儒学在思考     
儒学在作现代思考,儒家学者在跨文明比较中也在作世界性的思考.当代社会,人类前途充满危机,仅有西方文明的智慧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和总结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深入阐发儒学的精义.在现代文明通则中,除民主、自由、科学、人权、法治、公平等价值理念外,还必须加上东方儒学所申明的忠恕、诚信、礼义、和而不同、天下一家、天人一体等价值理念,这样才能使现代文明通则获得完整性.从而摈弃"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贵斗"的冷战哲学,推动文明的对话,实现不同民族、国家、文明的和平相处,使世界走向祥和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周予同教授曾把"六經之學"分爲"經、經學、經學史"三種。這三種學問既是從周秦、兩漢到近代的演化過程,也是傳統學者在學術更新運動中的自覺努力。近代變法思想家宋恕主張把"經學"講作"經世學",再從"經世學"中發展出經學、史學、西學和法律學等現代專業學科。這個"四門"和"六齋"學科分類貫穿於宋恕在龍門、金陵、求志等改良書院中的教學實踐,用此方法引導到"新學"——現代學術。本文循着經學—經世學—新學的變法路徑,考察宋恕與章太炎、孫寶暄等人交游,并清理戊戌變法前後"滬學"、"浙學"、"粤學" "湘學"在"經今古文之争"的各條綫索,以一種"經學史"的眼光來審視"經學"、"經世學"如何轉型爲現代知識體系中的專業和學科。  相似文献   

13.
正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1967—),英籍孟加拉裔女作家,曾被英语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列为英国最佳年轻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主要展现移民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在传统与现代、命运与自由意志碰撞下的精神探索。阿里的第一部小说《砖巷》(Brick Lane,2003)出版前便入围了布克奖,并获得大英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殊荣。其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突破了子女遵从长辈的传统观念,把女儿对母亲精神文化的"后育"作为主人公意识觉醒和精神"第三空间"建立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老子所开创的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大家,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本文试对孔、老的政治哲学作一解读,从他们的思想中寻找其异同:孔子以"仁"、"礼"为基础的"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与老子的以"道"为基础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哲学存在着差异,但在对统治者的要求、以民为本、追求社会和谐等方面却存在着相同之处,并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西方美学理论的重要元素,"趣味"概念与文学话语表达密切相关。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从农业社会过渡到了工业社会,"趣味"承担起重构阶级、区分社会文化秩序等方面的责任。事实上,自18世纪开始,经验主义哲学逐步发展,休谟、波克等哲学家将"趣味"与美学概念并置,进而丰富了经验主义美学的内涵。《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主人公安得鲁·罗文的英雄事迹,意在解读和平建设时期的日常工作中,"创造性"依然是成功之源与"社会前进动力"的一般公理,同时得出了"创造性"在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本文写作旨归在于提出:平凡工作中的"创造性的工作"不仅是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一个人"忠诚敬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具体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是一般人类劳动中劳动个体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这一工作理念,即可用于企业管理,也可推广到一般职场。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公共生存状态、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征。近代两湖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城市化移民促进城市人口聚集,一方面受荆楚文化传统和湖湘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多元性的精神影响,另一方面开埠通商后,受西方文化的撞击和浸润,近代两湖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文化多元杂糅,具有聚集性和包容性、传统型和现代性、创新性与变异性、世俗功利性和实用性、多元性与分层性、国际性与时尚性互相交织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与友人保持联系和沟通是缓解压力、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身体疾患甚至引发精神疾病。当下,不仅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使孤独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而且伴随着现代社会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莫名感到"孤独"的人群也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孙恪廉 《寻根》2014,(4):14-20
<正>在当今社会,怎样面对物质发展带来的潜在危机,避免"虚无主义"的到来,已经不仅是尼采以来西方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是我国不能回避的一个潜在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势头强劲的"人为物役"的趋向。这种"物役"状态,与庄子当时的忧心,虽形式不同,但本质无异,都表现为心灵自由丧失的一种精神性衰竭。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是由文昌帝君(或称梓潼帝君)降笔而成,全文共600余字。经文开篇便说,"帝君"曾十七世为士大夫,广积阴德,未曾虐民,常常救人于危难之中,并训诫世人要像"帝君"一样,存"利物利人"之心,这样便可得到上天的眷顾,赐人以福。其次,经文列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处的行为规则与伦理规范,指出人们遵照经文的伦理规范立身行事,近则善报个人,远则福泽儿孙。《阴鸷文》具有很强的伦理性特征,强调人们要在更广泛、更全面的意义上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阴鹭文》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