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清末留学热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末女子留学的人数虽然少、时间也较短,然而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谢长法1890年至191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二十余年,处于世纪之交的清王朝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女于留学就是其中之一。清末的女子留学主要是留学日本,它时间虽不长,人数也不算多,然而却对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3.
留学教育在清末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女子留学教育则发展缓慢,这与清政府长期对其持消极态度有直接关系.从政府官员角度而论,只有少数人将发展女子留学教育列入自己的政务范畴,比如长期担任地方督抚的端方.以女子留学教育为例,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探讨清末督抚对待新政改革的态度及作为,评析其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清末新政改革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杨荫榆年少时遭遇了一场不幸的婚姻。她的大胆抗婚将这个可能是一生的悲剧化为了短暂的闹剧。挣脱了婚枷姻锁之后,杨荫榆从此不再婚嫁,而是一反妇道走上了读书、留学、从事教育的道路。她在留学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教育事业上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8年1月1日,她为保护同胞,孤怀斥敌,最终惨遭日军杀害。  相似文献   

5.
从深闺走向世界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洋留学的中国女性,乃是由外国传教士携带和资助出国的平民女子。 1870年前后,浙江鄞县一位名叫金雅妹的6岁孤儿,由美国传教士麦加地带往日本留学。1881年,17岁的金雅妹又从日本转到美国学习医学。4年后,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科大学,成为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钟佑洁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政府在施行“新政”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新政”所需要的人才,实行了鼓励留学的政策,其中包括女子留学,  相似文献   

7.
人物简介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起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  相似文献   

8.
杨荫榆之死     
杨荫榆是三十年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曾因开除思想激进的学生而遭在校师生的强烈反对,引发了轰动全国的“女师大学潮”。1934年春,由于鲁迅等人的口诛笔伐,她无法立足京城,挥泪离别了女师大,回到家乡苏州,在苏州中学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9,(1):121-125
封建社会中,女子教育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女童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清末民初之时,中外思想交融、新旧观念碰撞,使得女子教育事业有所进展,体现在教会女学为新式女子教育拓荒、留学教育推动女子教育向前发展、女子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等方面。由此,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女性不断涌现。本论题以梁启超先生笔下的康女士为研究案例,探究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略论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毕业归国,无论留学何国、毕业何校、获有何种学位、均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始能授以出身,给予官职,这是清末民初一种特有的考试制度。清末政府和民初北京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留学毕业生统一考试?留学毕业生考试有哪些特点?其影响是什么?本文试图作一些探讨。一清政府向外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始于1872年,派遣目的是学习外国的军政、船政和科学技术,以图国家的“自强”。留学生最先是被派往美国的,随后又向欧洲和日本派  相似文献   

11.
刘媛 《留学生》2009,(5):58-61
1923年初夏,冰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本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还获得了一把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更令人高兴的是,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决定给她两年的奖学金,让其去攻读硕士学位。冰心牢牢把握住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决心出国继续深造,由此开始了三年的留美时光。这段留学经历,成为冰心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宝贵记忆。  相似文献   

12.
倪谷音     
倪谷音 1933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曾在当时著名的无锡女子中学就读。初中毕业后来到上海,进入“上海第三师范学校”(一师前身)学习,是当时刘佛年校长的得意弟子。毕业后即在上海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任教至今。倪谷音是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特级教师。她曾多次获上海市及全国各奖项并历任共青团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13.
伊莲  孙正义 《师道》2006,(9):6-8
姓名:张丕发出生年月:1959年5月毕业院校:武汉广播电视大学童年大事:文革初入学,文革结束那年高中毕业。影响你最深的人:祖父。本人未曾见过,但从父亲的口述中得知的不少,据说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海外。终生勤奋好学,著述颇丰。事:文革。因为文革的原因,未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登上无锡城南的南禅古塔,眺望繁华的市区,可以看到一块引人注目的“绿洲”,这就是树木苍翠的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的校园。该校创建于一九一一年九月,七十年来培养了上万名学生,其中解放前三十八年毕业二千八百名,解放后三十五年毕业七千三百名。这所学校一向以“校风好、治学严、质量高”而蜚声大江南北,是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之一。该校创建时称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一九三二年改称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奠基人顾倬先生,号述之,早年留学日本。他以日本东京师范学堂为蓝本建造校舍,并学习日本重视培养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15.
赵维教授     
赵维,女,1971年1月生,陕西兴平市人。1992年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获应用化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西部计划项目资助,赴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访问学习。现任  相似文献   

16.
《女师大周刊》,全名《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周刊》,是女师大的校刊,约创刊于一九二三年。一九二五年五月以前,该刊一度被反动校长杨荫榆控制,充当了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代理人镇压学生运动的舆论工具。在当时的《周刊》上,连篇累牍刊登的都是杨荫榆《致全体学生公启》、《呈教育部文》、《对于本校暴烈学生之感言》、《致开除学生家长、保证人函》以及杨荫榆窃取学校及评议会名义发布的开除布告等一类文字。杨荫榆被逐之后,该刊一度停刊,至女师大复校后复刊。因该刊目前极为罕见,且零落不全,故将该刊有关鲁迅的若干资料介绍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盖钧镒193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他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将盖钧镒兄妹四人送到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小学毕业后,盖钧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无锡辅仁中学(现为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该中学的老师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满怀报国热情,回国建设新中国。中学老师们的经历和品格,深深影响了学生时期的盖钧镒。  相似文献   

18.
单士厘(1856—1943)浙江萧山人,自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29岁嫁给钱三强的叔叔——清末外交官钱恂。钱恂多次出使国外,带给她许多先进思想。 1898年钱恂到日本做留日学生监督,把一家人都带到日本留学,单士厘伴随丈夫同行,这是她从闺房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复式教学渊源于德国。我国的复式教学是从日本引入的。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无锡人侯鸿鉴赴日本弘文师范学院留学。回国后,著有《单级教学实施法》,并于1903年在无锡水獭桥设立单级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复式小学。侯鸿鉴是我国对复式教学有倡扬之功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在父亲的影响和督责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其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获副博士学位。然后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清华大学破格聘他为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