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公共教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起始阶段起奠基作用的重要课程,是"准教师"学习掌握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领会专业精神和专业伦理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职前培养阶段奠定更好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意识到“以人民为中心”事业的使命和担当,并不断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积蓄供给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高校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归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教育立场上,研判高校教师对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期待,满足高校教师的真实需求,达到育人与育己的双向奔赴与高效协同。相关部门应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立场上,通过全面规划部署、充实教育内容、实时反馈监控等具体路径推进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精神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周恩来精神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周恩来精神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品质,其内涵十分丰富,学者们对其基本点的把握方面趋向是一致的。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研究与学习周恩来精神对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后的研究还可以在周恩来精神内涵的确定、周恩来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问题、周恩来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教育学生怀念他们,学习他们。 教学要点: 一、认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革命家的画像。 二、了解他们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事迹。 三、学习他们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怀念他们。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高校教育生态趋于恶化的情况下,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精神薪酬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梳理精神薪酬模式的理论来源,探明高校教师管理的精神薪酬现状,以此建构并逐步完善高校教师管理的精神薪酬长效机制,从而提高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主人翁意识,实行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引用愿景激励,开创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淮安中学是周恩来总理故乡的一所百年老校,自1979年以来,学校坚持开展“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迄今已有41年。淮安中学“以富强祖国为己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影响了很多学生,学校将周恩来精神作为育人之魂,用周恩来精神感召教师敬业、引领学子追梦,教育和引导师生像周总理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职后教育有待加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速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构建教师教育体系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师教育应在职(岗)前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职后教育,建立适应高校教师特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一、高校教师职后教育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特别是专业类教师,任教之前主要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几乎没有教师职业方面的训练,存在着先天不足,相关知识比…  相似文献   

8.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今天,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文章试从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搭建教师终身学习平台出发,探讨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看到若干篇周恩来中小学教师给少年周恩来作文写的评语,从中既可看到少年周恩来勤勉好学的精神,也可了解当时的语文教育状况和教师在“教”上的用心。他们为周恩来日后精辟地运用中国文字语言打下了良好基础,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谨录如下。小学1则:批语(下同):“教不如此,不足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主要的人力资源,承担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入职期的高校教师处于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转型的过渡阶段,需要内化教师群体的语言行为规范,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需要初步掌握关于课堂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应着手建立适宜的高校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消除新教师发展的无方向感问题,为其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平台,减少新教师在职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角色障碍。新入职的教师还应通过自主学习和寻求专业组织的帮助来加强自我管理,平衡教学与科研发展,缓解因挫败感引发的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在学习借鉴西方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完善。关于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争议主要集中于管理还是服务,而管服结合是赋予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服务的双重职能,是当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培育“大国良师”和落实国家强师战略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引导力量。教育家精神蕴含了教育家服务家国的教育使命、仁爱高尚的教育情怀、树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变革创新的教育行动,具有理想性、国家性和人民性特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教师教育全过程遵循情感逻辑、实践逻辑和知识逻辑,具有强化未来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助力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增强未来教师多维领导力等多重功能。立足教育家精神融入的逻辑与功能等,有必要从目标、动力、内容和载体等多个维度尝试构建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教师教育的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教育者不同于教师及其他教师教育者,具有自身独特的核心素养。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构成需要体现跨界性与联结性的内在要求、独特性与统整性的价值诉求。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包括理解教师教育、研究师范生与中小学生、发展专业自我等三个维度,将跨界素养、综合素养、生命素养,把握师范生与中小学生生命需要、认知与学习特点素养,高校教师教育者职业道德、沟通与合作、教育元认知素养有机耦合构成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一体化整体结构。推进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发展路径应是建立“三项互通”跨界研究机制、强化自主发展意识与实施以生命成长为基点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条件,包括三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大力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积极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不断严格组织纪律,为培育红岩精神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积极倡导红岩精神,引导南方局共产党人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努力工作、勇于斗争、严格自律、发扬民主,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周恩来模范地实践红岩精神,是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表率,是无私无畏、爱国奉献的楷模,是顾全大局、坚持民主的榜样,是廉洁奉公、顽强奋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教师学习型组织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持续不断的自主学习过程,高校教师只有充分融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学术氛围中,才能获得专业与学术的长足发展.借鉴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引导教师主动、积极学习与创新,对学校和教师发展具有双赢的效果.高校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应能实现保障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开放学习,达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教育要求教师应更关注教育过程中幼儿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主要是指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回顾以往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大都过于偏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科学学习方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其实幼儿园的科学学习活动是帮助幼儿逐渐形成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与提高科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学习力的提高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高校教师应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高校教师可通过讲授课程、进行科研工作、组成教师团队来提高教师学习力。  相似文献   

19.
生涯辅导语境下的高校周恩来班级创建工作将学习周恩来精神、思考周恩来精神、践行周恩来精神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在创建过程中凝练了勤奋乐学、实践创新、健康生活、友爱互助、修养礼仪五个生涯目标,优化创建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引导作用,使创建过程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人生幸福感,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江苏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对非正式学习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提高江苏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为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