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幼儿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与习惯。  相似文献   

2.
分类计数     
幼儿园课程改革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分类计数”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提供现成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进行分类计数.缺乏提供给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此次执教“分类计数”活动,我有意识地将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整合,在数学活动中融入了“粘贴技能和色彩辨识、拼图”等美术活动内容,以此方法进行分类计数,有助于幼儿多元技能的发展,在他们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体验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同于常识教学,不应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首要目标,而应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活动中对科学产生兴趣,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以下是我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学习成为快乐之事。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4.
幼儿科学教育是以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教育基点的,不仅包含科学知识、方法、技能,还包括对科学所具有的情感、态度等。种植活动是一种非正规性的科学活动。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不仅只是种植知识的学习,更有技能的学习,同时还能在活动中获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等经验,以及培养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种植活动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近颁布的《幼儿园的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重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这就说明,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幼儿的发展,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把对幼儿知识、技能的传授看成唯一的教育目标,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并以此来引导家长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为幼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打好扎实的基础.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幼儿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何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一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二是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支持幼儿主动发现的环境,促进幼儿解决基本问题的技能的发展。本文认为,可充分利用幼儿园特有的自然资源,通过种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幼儿歌唱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幼儿歌唱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歌唱活动既要重视对幼儿情感、审美情趣的培养,又不能忽视对幼儿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们强调的是不要“过份”强调“知识和技能”,但并不等于不要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过份”强调对幼儿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必然会限制教师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这是片面的。因此,幼儿歌唱教育活动应当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荷芳 《山东教育》2011,(12):28-29
记录是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培养幼儿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促进幼儿自我建构知识和经验等具有独特的作用。记录,是幼儿探索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  相似文献   

9.
周红 《早期教育》2000,(11):33-33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同于常识教学,不应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首要目标,而应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活动中对科学产生兴趣,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以下是我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可供探究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本文就农村资源在我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张健 《考试周刊》2009,(43):176-176
新课标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一维要求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要求,强调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教与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拟就人教版《恒定电流》一章的教学为例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本质与宗旨的内在统一。科学课程是以探究为基础,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课堂是启蒙教育的基地,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的养成。因此,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新课程实施之  相似文献   

13.
一、应试教育扼杀人的创造性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态度等的教育;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很少致力于书本知识和科学实践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规律定理,而不...  相似文献   

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这就意味着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如何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更意味着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指导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怎样的指导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就教师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使用有效的指导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教育更注重训练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而不是以仅仅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2.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不挑食、不贪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不挑食、不贪食、营养全面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高考物理新考纲要求:着重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发应用,以及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破题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将破题能力培养与高考物理试题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学生清醒的“高考意识”进而通过高考复习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是:让幼儿有机会亲自探究自然奥秘,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它是幼儿发现和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注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能否实现上述科学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幼儿园如何使"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谈一些初步实践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注重学生学习分数的提高而淡化技能的增长,化学实验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科学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是造成目前有些学生科学意识淡薄,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原因.为此,笔者试图利用化学实验得天独厚的特征优势,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注重学生学习分数的提高而淡化技能的增长,化学实验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科学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是造成目前有些学生科学意识淡薄,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原因。为此。笔者试图利用化学实验得天独厚的特征优势,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