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本文对裘锡圭先生关于汉字性质的两个观点: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意符音符记号文字,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并用图表的方式综合两个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汉字是构意文字.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等师范学校汉语课程“六书”理论教学中的矛盾,可以对“六书”理论部分的教学加以改进,即补充进关于现代汉字形义关系特点的内容,让“六书”理论与汉字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对“六书”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统计分析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错别字中形声字的基础上,总结留学生在书写形声字过程中所出现四种偏误类型:意符或声符更换、意符或声符缺失、意符和声符位置错位以及音同、音近字替换,并分析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字相对于拼音文字而言,具有自己的构形优势。汉字的简化是总的趋势。论文重点讨论了汉字简化的原则,从汉字构形优势的发展和失落方面说明简化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举例分析,指出当今涉及古汉语的出版物中,繁体字与简化字转换和辨识中的一些讹误,并分析致误的原因,旨在引起从事古汉语编辑和校勘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越南是中国南边的邻国,历史上与中国有过密切的交往和全面的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喃字的定义、喃字产生的动因和条件、喃字产生的时间等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中的“亦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声”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会意兼形声”或“形声兼会意”,“亦声”就是意兼声,是一种既不同于会意又不同于形声的特殊结构。声兼意不同于“亦声”,最好将它称之为“亦意”。  相似文献   

8.
字体演变和汉字简化对汉字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字简化使得汉字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六书"理论进行现代简体的汉字教学已经变得很不合适。应当从小篆字体出发,用那些尚未改变其形符、声符的形声字来组织教学或者至少还原成其繁体字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义素是语义系统中最小的单位,属于语义的深层次,因而似乎是无所依附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把汉字也纳入我们的考察区域,我们就会发现,在汉字的字形结构中,说得更明确一些,即在汉字的意符中,我们是可以找到义素的影子的。本文将论述汉字意符和义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趣话汉字     
古代的悲字是个形声字。它上半部的非是声符,下半部的心是意符,表明这个字与心有关,是一种心理活动。悲的本义就是心里悲痛,也就是常说的悲伤。  相似文献   

11.
2009年,由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引发了简繁汉字的又一次争论,这次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汉字简繁的第二次比较激烈的讨论。分析这次简繁之争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挺简”、“挺繁”主要观点,可以明确:目前,在中国大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尊重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简化字为国家规范汉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简化汉字具有权威性、合法性、群众性,已成为全球使用汉字的人的通用汉字。简化字不能废除,必须坚持使用简化汉字。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有人提出简化字弊大于利,有损"六书"体制,违背文字发展规律,应该废弃,并全面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观点.其实简化字有利无弊,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应该坚持推行使用.目前多数人不识繁体字,是各级学校识字教学单轨制所致.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大力加强近代汉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字学包括古字研究(研究小篆及其以前的古字)和近代汉字研究(研究隶书以下的近代字),这两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而以往的研究有重前而轻后的倾向。章从构建完整的汉语字学体系、汉字简化、汉字的规范和统一、古籍的整理与研究等4个方面论述了近代汉字研究的重要意义。呼吁学术界大力加强近代汉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规范汉字”概念的提出,以及当前学术界各家对该概念定义的描述总结,综合、比较了各种定义内涵与外延,进而概括出现行“规范汉字”较为科学的定义,并总结其性质特征。以达成对现行“规范汉字”定义的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多音字的规范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应当以有利于当前人们的使用,有利于语言文字的整体规范和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为宗旨,遵循从衡量,统筹兼顾的原则,从12个方面着手,减少多音字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汉字繁体字和简体字,从不同的角度看,各有优缺点.我们应了解和掌握繁简字的利弊优劣,着眼于汉字使用的现状,不应偏执一方,而要寻求沟通,使繁简体各臻其美,各尽其用.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不少教师对于繁简体汉字作了诸多考察,认为现行的繁简汉字存在着形制上的重大矛盾,派生出种种原本不应有的弊端,务必对之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特别是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反思,关于汉字运用实践的反思,以及对违逆规律、悖碍实践的汉字体式矛盾现象如何"修正"的反思.此类思考涉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千秋大业,应当引起人文社会科学界(尤其是古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本的繁简转换是信息时代处理文本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繁简转换的电子工具和软件系统,但繁简转换的错误率仍然很高。本文封闭了170万字的新闻语料,150万字的文学语料。选取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117组繁简一对多的字(简=繁1、繁2……)组进行统计,运用微软Word2003繁简转换功能进行转换,从中测查简繁转换的错误,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繁简转换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过程中,是恢复繁体字还是坚持简化字的争论再次热化,对汉字简化的怀疑论也再次提出.汉字简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是几代爱国者和民主的追求者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语言文字现代化、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汉字改革、汉字规范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说明在信息时代,对汉字规范不但应有正确的认识,还应有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