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小华 《东南传播》2014,(12):81-83
"大数据"一词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热议的话题,与之相伴而生的数据新闻正逐渐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两会期间,央视首次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新闻报道,《两会大数据》以及《据说两会》两档数据新闻节目获得了较高的收视与良好的口碑,成为电视时政报道数据化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试从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方式以及新闻价值判定三个维度分析此类型节目的创新模式,总结出电视数据新闻在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回归受众本位以及提升传媒公共性这三个方面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文涛 《新闻世界》2013,(8):104-105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它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多角度、多侧面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成就报道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报道传播的效果。例如报道中“百姓视角”的缺失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峡晚报》在十八大前策划了一组“美哉宜昌,快哉十年”特别报道,以百姓视角见证城市成长,通过以故事说成就、以人物写变化的方式,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立体展现宜昌的十年巨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数字十年》是中央电视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和“朝闻天下”等主要栏目里推出的一个系列报道。取名《数字十年》意在用数字梳理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迁。节目一推出就得到广大观众喜爱,网上点击率以百万计,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有观众评价,《数字十年》让人们三分钟看懂中国十年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就是找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找故事的艺术》一书中如是阐述道。实践证明,往往用讲述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的方法,能让枯燥乏味的经济报道显得生动。2008年,一个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的专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好专栏”一等奖的荣誉,这个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该专栏开办6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专栏“平民化、故事化”编排手法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成就报道是我国主流媒体上的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成就报道要想赢得受众的注意力,应该转变其新闻报道叙事,用多元的报道方式、角度以及理性思辨,实现从表象到深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李想 《新闻战线》2023,(2):55-57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中国日报积极发挥语种、版面设计、插画等方面的优势,推出“数说中国十年”系列全媒体报道,可视化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法治、生态、农业、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多维度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笔者主要针对《羊城晚报》的"故事化"新闻手法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新闻写得生动而吸引广大读者的兴趣,这就是《羊城晚报》的精彩之处,也一直以来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独辟蹊径,打造出有看点的品牌新闻栏目,是很多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南阳晚报》新闻专拦“独家。讲述”,是该报2011年5月全面改版后,全新运作的一个新闻专栏。这个致力于讲述小故事大主题、小事情大道理、小人物大情感的专栏。开栏10个月来,挖掘出了百余个弘扬真善美的新闻故事,推出了一个个影响省内外的...  相似文献   

9.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核心产品,是融媒体发展的重要产物,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为新闻传播拓宽了渠道,成为信息传播的新主流。本文以央视网《人民记忆:百年百城》系列新闻数据短视频为例,分析其讲述中国故事的路径,以为全媒体新闻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中央电视台前新闻评论部主任、现任该台副总编辑孙玉胜,出版了检视和回顾他所亲历的央视新闻改革历程的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尽管该书有着对于一个创业时代的诚朴记录,但这不是一本写史的书,而是以讲述的方式,表达作内心对于十年电视实验得失的观察与反省,透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一路走来的电视理念、创新思维的扣击读的力作。  相似文献   

11.
“天南地北阜新人”是辽宁省《阜新广播电视报》于2011年1月创办的一个人物专栏,迄今已推出近50版人物报道。人物均为从阜新走出去的杰出人士,多为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教授;在影视界和文艺团体取得佳绩的主持人、编剧、艺术家;在体育界颇有影响力的教练员、运动员。这些从阜新走出的奋斗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的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他们艰难曲折的打拼故事深受阜新广大读者的好评。2012年11月,“天南地北阜新人”被辽宁省记协评选为“辽宁名牌版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群的兴起已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也是受众视野、活动半径不断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作为区域经济报道的热点,媒体如何通过策划实现新闻资源有效整合,探索创新思路指导采编,从城市群发展的这个层面看待我国区域经济的进程,是研究区域经济报道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培娟 《新闻世界》2014,(12):24-25
面对新兴媒体强有力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如何应对?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报道或许是最基本的变革之一。《淮安日报》在要闻版面定期推出的专栏“淮安故事”,正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方法。从专栏开设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充分运用创新手段,达到了增强报纸可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包涵容 《新闻世界》2014,(6):148-149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作为新闻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和变化。传统形式的报纸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除了秉持和坚守新闻的严肃性和深度性之外,也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信息可视化是不错的选择,它让新闻变得更加"可爱"的同时,也坚持了深度性。本文以《钱江晚报·图视绘》为例,分析新闻可视化信息的叙事方式以及其对新闻从业人员、读者等的价值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天南地北阜新人"是辽宁省《阜新广播电视报》于2011年1月创办的一个人物专栏,迄今已推出近50版人物报道。人物均为从阜新走出去的杰出人士,多为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教授;在影视界和文艺团体取得佳绩的主持人、编剧、艺术家;在体育界颇有影响力的教练员、运动员。这些从阜新走出的奋斗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的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他们艰难曲折的打拼故事深受阜新广大读者的好评。2012年11月",天南地北阜新人"被辽宁省记协评选为"辽宁名牌版面"。  相似文献   

16.
王凯 《中国广播》2006,(12):35-37
如果说,《万里长歌》开播以来,得到了业内外好评,我认为主要是在主旋律题材广播直播节目的感觉化和故事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新闻直播节目的感觉化何谓新闻感觉化?它是指受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受众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愉悦等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当事人、见证人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给新闻报道一种生命力。可以说,能让受众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  相似文献   

17.
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革,展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对媒体力量和智慧的严峻考验。本文以《十堰晚报》“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为例,对重大主题报道的选材与立意、报道角度和表现手段、采写落点和语言表述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媒体和自媒体挤压、逼迫、挑战时,作为综合实力远逊于大报业集团的地市级晚报,思考得最多的课题是如何在新媒体和省级晚报都市报的双重夹击下,以"主流、本土、实用、温暖、好看"为抓手,精心烹制"地方菜",尽最大可能留住逐渐向新媒体"移民"的"原住民"。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一直给人严谨和准确的刻板印象。而民生新闻,则更容易给人亲近感。在新媒体移动端日趋普及的传播背景下,如何让时政信息更加深入人心,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更要充分满足群众的获得感。本文以黄石广播电视台在“城市更新”系列报道为例,探讨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信息传播速度超快、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时代,占有独家新闻资源基本已无可能。因此,如何在同等的新闻源情况下,让新闻更可读、更好看、更吸引读者,成为都市报纸生存发展的重大挑战——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出发点也很简单,但真正要在业务上达到良好效果,在采编技术层面上拿出增强报纸可读性的有效办法,却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