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苏格  浦翰林 《传媒》2020,(10):55-57
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本文结合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新闻“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主流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值得借鉴与尝试的媒体融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宣传提出更高要求,多元化、数字化传播让新闻人的声音传得更广,也会让“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无处遁形。适应新形势,需要放大融合生产优势,用产品思维打造“爆款”。本文结合全国首批60家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之一——湖北鄂州市融媒体中心最新的媒体深度融合实践,着眼于融媒体产品语态、形态上的创新,从内容、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解剖典型案例,探析党媒融媒体产品“引爆流量”“C位出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晓蕾 《传媒》2023,(18):23-24+26
爆款融媒体产品是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本文对爆款融媒体产品的创作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爆款融媒体产品善于运用情感要素,以达到共鸣效果;树立用户思维,调动用户参与积极性;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沉浸式场景,提升其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杜烁 《新闻战线》2022,(10):59-61
邢台日报社以融媒体工作室为抓手,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信息资源、媒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以产品导向和服务导向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加快“转场升维”,生产了不少具有专业性、差异性、分众性的优质融媒体产品,未来,将继续分类分阶段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明确的融媒体工作室,让其真正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2021年初河北省发生局部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后,地方主流媒体推送的一批点击量10万+的"爆款"融媒产品,认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地方主流媒体"爆款"融媒产品大致分为权威信息、生活服务、体验探访、励志感动、意外翻车等五个类型。未来,地方主流媒体应抓住融媒体发展窗口期,持续转型;同时提高新媒体内容生产水平、多层次满足用户需求、改革新闻通联协作机制,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格局中立足、制胜。  相似文献   

6.
“现象级”爆款新闻产品的出炉,必然要经过采编团队的精心策划和细致打磨。“现象级”爆款新闻产品可以让主流媒体成功圈粉,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新闻机构和网络平台充分有效互动,有利于打造出彩的全媒体产品。本文就融媒体时代如何打造主流爆款新闻产品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季东平 《新闻世界》2023,(11):13-15
到底什么是融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要做融媒体工作室?要做什么样的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出路。本文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为例,阐明了融媒体工作室“是什么”,并从媒体转型、体制机制、用户连接等角度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工作室,从IP打造、内容输出、双效建设、激励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融媒体工作室“做什么”,为市级媒体孵化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8.
杨洋 《新闻传播》2023,(11):64-66
“三农”类融媒体产品始终存在内容专业性强,受众自身局限等限制条件。通过分析研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总站2022年推出的贯穿全年融媒体报道《龙江新“丰景”》系列产品发现,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媒体从业者必须通过践行“四力”,深入调研,成功实现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三农”融媒体产品“破圈”。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融合传播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到传媒格局并发生重大变化。在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网红博主“大流量”频出的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应与时俱进,在“流量风暴”中,以亲临一线的脚力、敏锐独具的眼力、深入思考的脑力、求新求变的笔力,紧跟流量,引导流量,做大流量,以大流量的爆款产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本文以湖北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农科院专家上门助力小伙种菇》系列融媒报道为例,重点解读地市主流媒体在热点新闻的“流量风暴”中,自觉践行“四力”要求,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流量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0.
玉溪日报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通过视频化、VR等技术,以“有情、有趣、有料、有关、有用”为原则,制作可视化、交互式的融媒体产品来提升用户体验,并以这些爆款来扩大党史学习教育融媒体产品影响,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方便而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年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进一步厚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张国强 《传媒》2023,(6):39-41
深度融合是当下新闻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各大媒体探索深度融合之际,作为都市报的《大河报》以专业性较强的法律服务为抓手,打造出垂直类融媒体产品“律媒团”,积累了丰富的融合经验。本文对“律媒团”模式和运行思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路径。文章认为,以“律媒团”为代表的融媒体发展模式,要从构建内容生态、深挖垂直内容、打造品牌IP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融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中央“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基层因地制宜的县域媒体实践中,呈现出多元丰富的“深度融合”类型。不同于幅员辽阔、空间宽广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融媒体中心在发展中遭遇多方压力,深刻说明了四级媒体融合的底部层级,绝不是深度融合的“最后一级”。本文基于上海市静安区、普陀区的案例研究,探讨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融媒体中心,如何突破“四级媒体融合布局”,在集约化的“精准融合”模式和矩阵化的“立体融合”模式中,通过时空维度的纵向、横向拓展,践行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深度融合”道路。与此同时,本文案例代表的公益一类融媒体中心亦面临着制度改革滞后、身份不明与“指挥棒”不清等结构性矛盾,亟需顶层设计给予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引。  相似文献   

13.
张宵祎  褚楠 《新闻前哨》2022,(23):37-38
身处“万物皆媒”时代,单向的传播模式,早已被双向、互动、多元传播所取代。重大主题报道是体现传统媒体思想深度和力度的报道形式,在“浅”信息中不断生产“深”内容,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在当前传播环境下,如何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传播?本文以湖北日报襄阳分社“襄阳都市圈一路看发展——我和我的家乡路”融媒体报道为例,分析地方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模式,探讨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品的生产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潘琳  李珮 《中国出版》2022,(20):41-46
县级融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成为舆论治理、综合服务及信息传播枢纽“下沉”的重要载体。在县级融媒体“下沉”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以媒介生态位理论为指导,基于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等维度构建了县级融媒体“下沉”建设逻辑,提出优化策略:实现以县域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打造多元化、极具基层特色传播平台,动员多元主体参与融媒体建设,重视商业逻辑下的业务设计与服务延伸。  相似文献   

15.
发展融媒体是地市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工作.媒体融合要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内容产品”,“扬优”是融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市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融媒体的道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芳 《中国记者》2021,(2):113-116
当下,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主题报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依托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再到如今网络媒体客户端;从单纯的文字、音像、影像到如今H5、短视频等新兴表现方式频现。主题报道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媒介传播,取得不同的传播效果。融媒体时代,主题报道要想满足受众的需要,取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就必须以"媒介融合、内容融合"的创新理念,去打造爆款产品。本文以平潭融媒体中心在主题报道中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浅谈如何打造爆款产品。  相似文献   

17.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宜昌开展城市形象爆款作品评选为例,深入分析地方媒体记者、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从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全国两会历来是各大媒体大比拼的时刻。在移动优先策略下,不少媒体推出创意十足、制作精良的移动端融媒"爆款"产品。仔细梳理发现,与传统媒介产品相比,这些移动端爆款产品并不只是形式的革新,而是从生产理念到传播路径的再造。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媒体融合)评选,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一次明确,经省级验收合格的6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每家可以申报1件作品参评。分析2021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媒体融合)中获奖的县级融媒体作品在题材选择、作品形态、采编制作、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掌握媒体融合类作品的生产规律、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各地主流媒体均在探索本媒体的融合发展模式。作为新疆地州级主流媒体,昌吉日报社(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人员选配、资金投入、设备配置、引进技术等资源配置方面向移动端倾斜,掌握新媒体“裂变式”传播规律,创作出有情感、有思想、有品质的新闻产品和公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作品,形成融合宣传的热潮和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