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地方高校持续发力、赋能乡村振兴,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专业化服务主体数量少、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校地”协同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据此,地方高校应加强教育改革,通过明确办学定位,将乡村振兴目标与教学改革有机融合,通过健全制度保障等措施完善地方高校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应将其职能的发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教师培训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发展,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依托学历继续教育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还面临价值不明、契合度不高、投入不足等挑战.今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明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凸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加大对服务乡村振兴的投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和地方政府要依据“三重螺旋模型理论”,根据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优化构建新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新时代“乡村振兴学院”,遵循政策性、区域性、阶段性和特色性的基本原则,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技术扶持、政策研究、示范建设“四位一体”办学定位,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是国家期盼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策部署。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内部结构调整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照"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结合对地方师范大学属性的认识,坚守师范主体性、强化特色理念、服务地方发展三大定位是地方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应然态势,深化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思考、注重接地气学科的建设、着力特色学科的凝聚、定位应用型的发展方向、展现对话国际的格局五大指向应是"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针对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瓶颈,文章提出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大学生拓展创新创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机遇,地方高校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群体日渐增多,创业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特点,但总体来看创业成功率不高。通过文献、访谈等方法,研究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模式与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乡村创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关系到乡村的长远发展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战略工程,而乡村教育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教育振兴了,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地方高校与乡村教育振兴共生共荣,以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为己任则是中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对地方高校提出的重要命题,亦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地方高校应将服务区域教育振兴列入办学主旨之一,健全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育的内驱力,建设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型智库。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社会服务是高校五大基本职能之一,积极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的内在需求。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在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存在的主要痛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该校在推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其他高等师范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师范专业不同程度地受到综合性大学争办教师教育专业的冲击,受到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向综合化转型的影响,在人才的培养上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通过建立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教学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关键靠青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青年提供了实践育人的方向,志愿服务赋予了高校青年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通过“三下乡”和“返家乡”等社会实践,能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陈墨 《海外英语》2023,(22):125-127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方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日益凸显,具有培养乡村英语人才、推进教育公平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其核心素养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挑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建议,以促进地方民办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该文也强调了地方民办高校英语教师本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以紧紧围绕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英语学科优势,更好地适应乡村英语教育的需求,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有其天然优势和动力来源.主动参与、全力参与、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需要,是乡村振兴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挑战和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韶关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发展,开展教育服务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实践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才作为首要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宁波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智力、科技、培训、人才等资源优势帮扶合力陆续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研究院、实践基地等多种模式,在鄞州区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聚焦宁波市域地方应用型高校赋能鄞州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现状,结合“三螺旋”理论分析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个人发展、高校建设及政策方针方面存在的困境,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赋能鄞州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化措施,以期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借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现代“三农”工作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龙头”,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是地区经济振兴、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高校社会效应进行问卷分析,可以为地方高校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以及准确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从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教育创新、教学改革、科研调整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不单纯是高校服务乡村、融入乡村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各类资源要素多维度嵌入的过程。基于“多重嵌入”的分析框架,地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可类型化为:“地方高校+村民”文化嵌入、“地方高校+企业”结构嵌入和“地方高校+平台”技术嵌入三种典型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具体实践都有需要改进之处。确立共识性价值观念、建立协同性育人机制、构建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等措施,有望能够优化“多重嵌入”实践,促进地方高校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渠道,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其中,以更贴近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效。对此,高校需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统一战线是地方党委统战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对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地方高校统一战线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成效不明显、机制不健全、举措创新不足四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地方高校统一战线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如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导致社会对高职园林技术人才的数量需求大增,亦对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别对湖南省园林技术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开展需求调查,对地方高职开展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并对两者关键信息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地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面向区域、单位、培养内容等方面仍定位为城市和城市园林,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匹配程度不高。根据以上结论,结合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地方高职办学现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赋予地方本科院校的伟大使命.地方本科院校应利用好自身的人才优势、地方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解决地方本科院校部分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不够强,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指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不够深入,与地方政府建立的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平台有效度低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